一种公路隧道无轨自行走智能巡检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7581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公路隧道无轨自行走智能巡检机器人,包括底车架,所述底车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内部铰接有固定防护盒,所述底车架的顶部转动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安装有伸缩壁,所述伸缩壁远离气缸的一端铰接有铰接套座。通过设置的传动电机启动后,传动电机的输出端可以带动转轴进行转动,从而使转轮进行转动,从而使轮带在转轮的外侧进行移动,从而使装置进行移动,从而使机器人在隧道内部进行移动巡检,巡检方便,不受轨道的限制,提升巡检效果。果。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路隧道无轨自行走智能巡检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巡检机器人
,具体涉及一种公路隧道无轨自行走智能巡检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城市地下隧道、跨水体隧道又是其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各种隧道建设数量的日益增加,给城市路政的日常管理工作带来巨大压力。另一方面城市隧道工程投资大,关注高,影响广,因而城市隧道交通的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0003]但是现在的隧道机器人,都是固定安装在某一个地方或者是通过轨道进行固定路线巡检,只能简单的对隧道内进行录像,查询违规车辆,当发生事故时,无法有效的做出反应。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公路隧道无轨自行走智能巡检机器人,解决了现在的隧道机器人,都是固定安装在某一个地方或者是通过轨道进行固定路线巡检,只能简单的对隧道内进行录像,查询违规车辆,当发生事故时,无法有效的做出反应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公路隧道无轨自行走智能巡检机器人,包括底车架,所述底车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的内部铰接有固定防护盒,所述底车架的顶部转动安装有转盘,所述转盘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气缸,所述气缸的输出端安装有伸缩壁,所述伸缩壁远离气缸的一端铰接有铰接套座,所述铰接套座的内部安装有安装杆,所述安装杆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座,所述连接座的一侧铰接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防护壳,所述固定防护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探照灯,所述固定防护壳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巡检摄像头B,所述底车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信号传输器,所述底车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所述底车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处理器,所述底车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存储器,所述底车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信号收发器,所述底车架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报警灯。
[0006]优选的,所述底车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四组传动电机,且每组传动电机的输出端均固定安装有转轴,所述转轴远离传动电机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轮,所述转轮的外侧活动安装有轮带。
[000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优点在于传动电机启动后,传动电机的输出端可以带动转轴进行转动,从而使转轮进行转动,从而使轮带在转轮的外侧进行移动,从而使装置进行移动,从而使机器人在隧道内部进行移动巡检,巡检方便,不受轨道的限制,提升巡检效果。
[0008]优选的,所述转轮的一端均固定安装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的另一端固定安装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的外侧活动安装有防撞壳,所述防撞壳与防护板之间固定安装有弹簧。
[000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优点在于通过设置的防撞壳在机器人受到外界撞击,或者移动时碰撞到其他物体时,防撞壳可在防护板的外侧进行移动,从而实现对弹簧进行挤压,从而降低碰撞时的冲撞力,从而对机器人进行保护。
[0010]优选的,所述防撞壳内腔的两侧均开设有滑槽,所述防护板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滑块,所述滑块活动安装在滑槽的内部。
[0011]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优点在于当防撞壳在防护板的外侧进行移动时,滑块可在滑槽的内侧进行移动。
[0012]优选的,所述底车架的内部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且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与转盘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底车架的底部安装有检修门。
[0013]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优点在于驱动电机启动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可以带动转盘进行转动,从而带动信号收发器进行转动,从而使固定防护壳的朝向进行转动,从而改变巡检摄像头B巡检的拍摄朝向,提升巡检效果,另外气缸启动后可对伸缩壁进行推动,使伸缩壁趋于竖直,从而改变安装杆的高度,从而使固定防护壳的高度改变,从而改变巡检摄像头B巡检的拍摄高度,提升巡检效果,另外固定防护壳的巡检拍摄内容会传输给处理器,然后处理器对信息进行处理后,处理器将信息分别传输给信号传输器、控制器和存储器,存储器可对信息进行保存,而控制器可控制驱动电机和传动电机进行启动,对机器人巡检和移动进行控制,另外信号传输器可将信息传输给信号收发器,然后通过信号收发器将信息传输给远程,从而进行巡检。
[0014]优选的,所述伸缩壁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束线座。
[0015]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优点在于束线座可对导线进行束缚,方便对巡检设备进行接线。
[0016]优选的,所述安装座的两侧均开设有铰接孔,所述固定防护盒的两侧均固定安装有铰接柱,所述铰接柱铰接在铰接孔的内部。
[0017]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优点在于通过设置的巡检摄像头A可对固定高度的位置进行巡检,提升机器人的巡检效果,而通过设置的铰接柱和铰接孔可以调节巡检摄像头A的朝向。
[0018]优选的,所述安装杆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限位帽,所述连接座的内侧固定安装有线筒。
[0019]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优点在于限位帽的作用是对安装杆的一端进行封堵限位,通过设置的线筒可对底车架内部设备进行检修维护更换。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1]1、通过设置的传动电机启动后,传动电机的输出端可以带动转轴进行转动,从而使转轮进行转动,从而使轮带在转轮的外侧进行移动,从而使装置进行移动,从而使机器人在隧道内部进行移动巡检,巡检方便,不受轨道的限制,提升巡检效果。
[0022]2、通过设置的防撞壳在机器人受到外界撞击,或者移动时碰撞到其他物体时,防撞壳可在防护板的外侧进行移动,当防撞壳在防护板的外侧进行移动时,滑块可在滑槽的内侧进行移动,从而实现对弹簧进行挤压,从而降低碰撞时的冲撞力,从而对机器人进行保护。
[0023]3、通过设置的驱动电机启动后,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可以带动转盘进行转动,从而
带动信号收发器进行转动,从而使固定防护壳的朝向进行转动,从而改变巡检摄像头B巡检的拍摄朝向,提升巡检效果,另外气缸启动后可对伸缩壁进行推动,使伸缩壁趋于竖直,从而改变安装杆的高度,从而使固定防护壳的高度改变,从而改变巡检摄像头B巡检的拍摄高度,提升巡检效果。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外观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侧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俯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仰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仰视剖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中:1、底车架;2、转轴;3、轮带;4、转盘;5、气缸;6、防撞壳;7、固定座;9、支撑杆;10、安装座;11、铰接柱;12、巡检摄像头A;13、固定防护盒;14、伸缩壁;15、铰接套座;17、安装杆;18、连接座;19、线筒;21、固定防护壳;22、探照灯;23、巡检摄像头B;24、铰接座;25、限位帽;26、报警灯;27、转轮;28、检修门;29、束线座;30、信号收发器;31、弹簧;32、信号传输器;33、存储器;34、处理器;35、控制器;36、防护板;37、滑槽;38、滑块;39、连接柱。
具体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隧道无轨自行走智能巡检机器人,包括底车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车架(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座(7),所述固定座(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支撑杆(9),所述支撑杆(9)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座(10),所述安装座(10)的内部铰接有固定防护盒(13),所述底车架(1)的顶部转动安装有转盘(4),所述转盘(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气缸(5),所述气缸(5)的输出端安装有伸缩壁(14),所述伸缩壁(14)远离气缸(5)的一端铰接有铰接套座(15),所述铰接套座(15)的内部安装有安装杆(17),所述安装杆(17)的外侧固定安装有连接座(18),所述连接座(18)的一侧铰接有铰接座(24),所述铰接座(24)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固定防护壳(21),所述固定防护壳(2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探照灯(22),所述固定防护壳(2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巡检摄像头B(23),所述底车架(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信号传输器(32),所述底车架(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控制器(35),所述底车架(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处理器(34),所述底车架(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存储器(33),所述底车架(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信号收发器(30),所述底车架(1)的顶部固定安装有报警灯(2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公路隧道无轨自行走智能巡检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底车架(1)的内部固定安装有四组传动电机,且每组传动电机的输出端均固定安装有转轴(2),所述转轴(2)远离传动电机的一端固定安装有转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晖李耀权陈春松江林春金建非施顺江王磊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杰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