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回收预应力锚索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75783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43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回收预应力锚索,其包括锚索组件、支架和连接组件,锚索组件包括钢绞线和回收索,钢绞线包括分隔设置的自由段和锚固段;支架开设有注浆孔和安装孔;连接组件包括连接部和呈锥状的第一夹持件,连接部嵌设于安装孔,连接部形成有内腔,内腔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自由段安装于第一端,第二端沿第一方向呈渐缩设置,第一夹持件套设于锚固段且嵌设于第二端内,回收索的一端沿第一方向伸入内腔与第一夹持件连接。该可回收预应力锚索能实现对边坡,基坑内壁,矿井等部位的支护,支护及回收原理简单,制作容易,构造简单,方便操作,容易回收,可多次周转利用,提高了锚索使用价值。了锚索使用价值。了锚索使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回收预应力锚索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锚索
,尤其涉及一种可回收预应力锚索。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大多数临时性工程支护通常采用可回收型锚索,以节约施工成本、减少地下空间的污染。预应力锚索的出现为岩土工程的防护方式提供了新的方案,其应用非常广泛,较为常见,多用于边坡防护、深基坑支护等,同时在煤矿矿井中也有大量的应用。初期设计及制造的预应力锚索基本为不可回收锚索,锚索全部都永久留置在土体中,当工程所需的锚索量较大时,不回收锚索会使得该项工程造价提高,不免有些浪费,同时大量的钢材留置在土体中,时间长了会造成污染。
[0003]现有公开的一些可回收预应力锚索产品,虽然较大地改善了上述污染环境及造价高的问题,并根据不同的用途、不同的使用功能设计并制造出了各式各样的锚索,从而为工程上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但已有的可回收锚索,仍然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已有的机械式可回收锚索的设计制造有些过于精巧,组件设计较为复杂,不便安装,传力路径不太清晰,在使用过程中易出现变形、卡死等问题而导致无法回收;(2)另一大类为热熔式可回收锚索,需要准确安装热熔剂及导线,热熔剂在使用时易洒落漏掉,导线易受到岩石土体摩擦挤压而断裂,造成锚索无法回收。
[0004]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可回收预应力锚索,以解决或至少缓解上述技术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可回收预应力锚索,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可回收锚索结构复杂和回收困难的技术问题。
[0006]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回收预应力锚索,所述可回收预应力锚索包括:
[0007]锚索组件,包括钢绞线和回收索,所述钢绞线包括分隔设置的自由段和锚固段,定义沿所述自由段的延伸方向且朝向所述锚固段的方向为第一方向;
[0008]支架,所述支架开设有注浆孔和安装孔;
[0009]连接组件,包括连接部和呈锥状的第一夹持件,所述连接部嵌设于所述安装孔,所述连接部形成有内腔,所述内腔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自由段安装于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端沿所述第一方向呈渐缩设置,所述第一夹持件套设于所述锚固段且嵌设于所述第二端内,所述回收索的一端沿所述第一方向伸入所述内腔与所述第一夹持件连接。
[00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支架包括安装部和止浆板,所述止浆板与所述安装部背离所述自由段的一侧连接,所述安装孔同时贯穿所述止浆板和所述安装部,所述注浆孔形成在所述止浆板上。
[00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锚索组件的数量为三组,所述安装孔的数量为三组,三组所述安装孔呈三角状分布在所述支架上,每一所述锚索组件与每一所述安装孔一一对应连接。
[0012]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可回收预应力锚索还包括加强组件,所述加强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扩张环和紧箍环,所述紧箍环的内径小于所述扩张环的内径,所述扩张环与所述紧箍环同心设置,且所述扩张环与所述紧箍环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设置,且分别与三组所述锚索组件的所述锚固段连接,以使得三组所述锚固段呈凹凸的梭状结构。
[00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加强组件还包括导向帽,三组所述锚固段远离所述支架的一端均收拢于所述导向帽内。
[00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片夹片,两片所述夹片相对的两侧均开设有用于包覆所述锚固段的容纳槽,所述夹片的外轮廓沿所述第一方向呈渐缩设置,所述回收索的数量为两条,两条回收索分别与两片所述夹片连接;
[0015]或,所述第一夹持件包括三片夹片,三片所述夹片环设在所述锚固段外周呈圆周分布,所述夹片的外轮廓沿所述第一方向呈渐缩设置,所述回收索的数量为三条,三条回收索分别与三片所述夹片连接。
[0016]在一实施例中,每一所述夹片与所述锚固段的抵接面均形成有多条沿第一方向间隔设置的限位筋。
[0017]在一实施例中,所述连接组件还包括第二夹持件,所述第二夹持件沿所述第一方向呈渐扩设置,所述第一端沿所述第一方向呈渐扩设置,所述第二夹持件套设于所述自由段的外周且嵌设于所述第一端内。
[001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孔的直径沿所述第一方向逐渐增大,所述连接部的外径沿所述第一方向逐渐增大,所述连接部的外壁面与所述安装孔的内壁面吻合。
[001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可回收预应力锚索还包括密封件,所述密封件包括绞线密封环和注浆密封环,所述绞线密封环套设于所述锚固段且贴合在所述连接部外侧,所述注浆密封环环设于所述注浆孔。
[0020]本专利技术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第一夹持件用于组装固定锚固段和连接部,防止在注浆以及张拉时锚固段与连接部脱离;组装时,先用第一夹持件包裹住锚固段,再一同装入连接部的第二端组合成型后,再一同安装进支架的安装孔内,自由段与第一端固定连接,支架分隔开需注浆的洞口,锥状的第一夹持件沿第一方向外径逐渐减小,与第二端的内壁吻合嵌入第二端,锚固段伸入洞内,自由段顺出洞口外漏连接张拉千斤顶,先通过将注浆管穿过注浆孔伸入洞内往内部注浆,浆体在连接部下侧粘结浸润锚固段及洞壁土体,从而使得锚索具有强大的锚固力,待浆体凝固到一定程度后对钢绞线进行张拉,预应力通过连接部从自由段传递至锚固段,沿第一方向渐缩设置的第二端挤压第一夹持件,第一夹持件挤压锚固段,从而使第一夹持件对锚固段的夹持更稳固以及与第二端的连接更紧密;当使用完毕进行回收工作时,在自由段放松锚索的钢绞线,使锚索保持松弛状态,利用人工或张拉设备张拉回收索,使得套设在锚固段的第一夹持件与第二端和锚固段脱离,此时再张拉钢绞线的自由段,自由段带动连接部,连接部带动支架与洞口分离,仅留锚固段在浆体内,如此便可实现预应力锚索大部分组件的回收。本专利技术能实现对边坡,基坑内壁,矿井等部位的支护,其支护及回收原理简单,制作容易,构造不复杂,方便操作,容易回收,可多次周转利用,提高了锚索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00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能够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2]图1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可回收预应力锚索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3]图2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可回收预应力锚索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3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连接组件和锚索组件工作时的剖视图;
[0025]图4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连接组件和锚索组件回收时的剖视图;
[0026]图5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可回收预应力锚索的局部放大图;
[0027]图6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支架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7为本专利技术一实施例支架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9]附图标号说明:
[0030]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可回收预应力锚索11钢绞线110注浆管111自由段1锚索组件112锚固段2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回收预应力锚索,其特征在于,包括:锚索组件,包括钢绞线和回收索,所述钢绞线包括分隔设置的自由段和锚固段,定义沿所述自由段的延伸方向且朝向所述锚固段的方向为第一方向;支架,所述支架开设有注浆孔和安装孔;连接组件,包括连接部和呈锥状的第一夹持件,所述连接部嵌设于所述安装孔,所述连接部形成有内腔,所述内腔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自由段安装于所述第一端,所述第二端沿所述第一方向呈渐缩设置,所述第一夹持件套设于所述锚固段且嵌设于所述第二端内,所述回收索的一端沿所述第一方向伸入所述内腔与所述第一夹持件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回收预应力锚索,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包括安装部和止浆板,所述止浆板与所述安装部背离所述自由段的一侧连接,所述安装孔同时贯穿所述止浆板和所述安装部,所述注浆孔形成在所述止浆板上。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回收预应力锚索,其特征在于,所述锚索组件的数量为三组,所述安装孔的数量为三组,三组所述安装孔呈三角状分布在所述支架上,每一所述锚索组件与每一所述安装孔一一对应连接。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回收预应力锚索,其特征在于,所述可回收预应力锚索还包括加强组件,所述加强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扩张环和紧箍环,所述紧箍环的内径小于所述扩张环的内径,所述扩张环与所述紧箍环同心设置,且所述扩张环与所述紧箍环的中心轴线与所述第一方向平行设置,且分别与三组所述锚索组件的所述锚固段连接,以使得三组所述锚固段呈凹凸的梭状结构。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可回收预应力锚索,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晓勇陈耀华钟选良杨晓强李继光顾颖王海彦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