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身总成和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74974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4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车身总成和车辆,车身总成包括侧围和车门,所述侧围上设有第一连接部,所述车门与所述侧围转动相连,所述车门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预连接位和连接位,在所述预连接位,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可脱离以使所述车门相对于所述侧围可转动,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所述车门的变形切换至所述连接位,且在所述连接位,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连以将所述车门与所述侧围连接为一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车身总成改善了侧碰时容易发生变形并侵入车内的情况,提升了安全防护性。提升了安全防护性。提升了安全防护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身总成和车辆


[0001]本技术涉及车辆
,具体地,涉及一种防侧碰的车身总成和一种应用该车身总成的车辆。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我国的人均车辆保有量也呈现出逐年攀升的趋势,需要的增长也助推着汽车行业的快速发展。安全性作为人们购车时的主要考虑因素之一,影响着人们的选择。通过对汽车事故的大数据分析,侧碰是发生概率最高的碰撞事故,但是相关技术中的车辆在发生侧碰时容易变形并侵入车内、安全防护性能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旨在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之一。
[0004]为此,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一种车身总成,该车身总成改善了侧碰时容易发生变形并侵入车内的情况,提升了安全防护性。
[0005]本技术实施例还提出一种包括上述车身总成的车辆。
[0006]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身总成包括:
[0007]侧围,所述侧围上设有第一连接部;
[0008]车门,所述车门与所述侧围转动相连,所述车门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预连接位和连接位,在所述预连接位,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可脱离以使所述车门相对于所述侧围可转动;
[0009]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所述车门的变形切换至所述连接位,且在所述连接位,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连以将所述车门与所述侧围连接为一体。
[0010]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身总成改善了侧碰时容易发生变形并侵入车内的情况,提升了安全防护性。
[001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车门设有防撞梁,所述第二连接部设于所述防撞梁。
[001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防撞梁的一端与所述侧围转动相连以使所述车门相对所述侧围可转动,所述第二连接部设于所述防撞梁的另一端。
[0013]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围包括:
[0014]立柱加强件;
[0015]加强架,所述加强架设于所述立柱加强件的外侧,且所述加强架具有外端面,所述外端面用于与所述防撞梁止抵,所述第一连接部设于所述加强架的所述外端面。
[0016]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侧围包括外板,所述外板设于所述立柱加强件的外侧,所述加强架位于所述外板和所述立柱加强件之间,所述外板设有贯通孔,在所述预连接位,所述第二连接部穿过所述贯通孔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预配合。
[0017]在一些实施例中,包括堵件,所述堵件配合在所述贯通孔内以将所述贯通孔密封封堵,所述堵件向所述加强架一侧凸出并在所述堵件的外侧形成配合槽,在所述预连接位,
所述第二连接部插入所述配合槽内。
[0018]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配合槽的横截面尺寸沿着从内至外的方向逐渐变大。
[0019]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配合槽的底面沿着从内至外的方向倾斜向下布置。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连接部和所述第二连接部的其中一者为钩挂孔、其中另一者为钩挂件,在所述预连接位,所述钩挂件穿过所述钩挂孔并间隙配合在所述钩挂孔内,在所述连接位,所述钩挂件和所述钩挂孔的孔沿钩挂配合。
[0021]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钩挂孔的孔沿设有翻边,所述翻边沿着所述钩挂孔的周向延伸闭合,在所述连接位,所述钩挂件和所述翻边钩挂配合。
[0022]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钩挂件设有钩部,在所述连接位,所述钩部与所述翻边钩挂配合;
[0023]所述钩部有多个,多个所述钩部沿着所述钩挂件的周向间隔布置;
[0024]或,所述钩部沿着所述钩挂件的周向设有一周。
[0025]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辆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车身总成。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身总成的侧向剖视示意图一。
[002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身总成的侧向剖视示意图二。
[0028]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身总成的防撞梁和侧围的装配示意图。
[0029]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身总成的加强架的装配示意图。
[0030]附图标记:
[0031]侧围1;立柱加强件11;加强架12;翻边121;外端面122;外板13;贯通孔131;第一连接部14;
[0032]车门2;第二连接部21;钩部211;防撞梁22;
[0033]堵件3;配合槽31;配合槽底面311。
具体实施方式
[0034]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5]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身总成包括侧围1和车门2。其中侧围1可以为车辆的左侧侧围或右侧侧围。侧围1上可以设有门洞,门洞可以设有一个或两个。
[0036]车门2的数量可以与侧围1上的门洞数量相同,车门2可以通过枢轴等转动装配在侧围1上,通过车门2的转动可以将侧围1上的门洞关闭,也可以将侧围1上的门洞开启。需要说明的是,当侧围1装配有多个车门2时,车门2具体可以为车辆的前门、后门等。
[0037]如图1所示,侧围1上设有第一连接部14,第一连接部14可以为孔状结构。车门2上则可以设有第二连接部21,第二连接部21可以为类似钩销的结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第二连接部21具有预连接位和连接位,其中预连接位即为车门2将侧围1的门洞关闭时第二连接部21的所在位置,在该位置,第一连接部14和第二连接部21为预连接的关系,并未配合锁死,即车门2的转动不受第一连接部14和第二连接部21的约束限制。
[0038]当发生侧碰时,车门2会发生变形,车门2的变形会使得第二连接部21的位置发生变化,从而使得第二连接部21可以切换至连接位。在连接位,第一连接部14和第二连接部21可以连接固定,从而使得车门2和侧围1可以连接为一体。
[0039]本技术实施例的车身总成,当发生侧碰时,车门2可以通过第一连接部14和第二连接部21与侧围1连接为一体,提升了车门2的变形和侧围1变形的同步性和一致性,从而改善了侧碰时车门2容易发生变形并侵入车内的情况,有利于降低侵入量,提升了安全性。其次,也能够增强车门2和侧围1的搭接效果,实现有效传力,有利于碰撞作用力分解。
[0040]在一些实施例中,车门2设有防撞梁22,第二连接部21设于防撞梁22。例如,如图1和图2所示,防撞梁22可以安装在车门2的内侧,第二连接部21可以固定在防撞梁22上,防撞梁22的设置可以提升车门2的结构强度,也可以提升车门2和侧围1的连接结构强度。第二连接部21装配在防撞梁22上则可以在发生碰撞时使得防撞梁22和侧围1连接为一体,可以增强防撞梁22的抗弯性能,避免了防撞梁22发生较大变形时容易侵入车内的情况,进一步提升了对乘员的安全保护效果。
[0041]在一些实施例中,防撞梁22的一端与侧围1转动相连以使车门2相对侧围1可转动,第二连接部21设于防撞梁22的另一端。例如,如图3所示,防撞梁22可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身总成,其特征在于,包括:侧围,所述侧围上设有第一连接部;车门,所述车门与所述侧围转动相连,所述车门设有第二连接部,所述第二连接部具有预连接位和连接位,在所述预连接位,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可脱离以使所述车门相对于所述侧围可转动;所述第二连接部通过所述车门的变形切换至所述连接位,且在所述连接位,所述第二连接部与所述第一连接部相连以将所述车门与所述侧围连接为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车门设有防撞梁,所述第二连接部设于所述防撞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撞梁的一端与所述侧围转动相连以使所述车门相对所述侧围可转动,所述第二连接部设于所述防撞梁的另一端。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车身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包括:立柱加强件;加强架,所述加强架设于所述立柱加强件的外侧,且所述加强架具有外端面,所述外端面用于与所述防撞梁止抵,所述第一连接部设于所述加强架的所述外端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围包括外板,所述外板设于所述立柱加强件的外侧,所述加强架位于所述外板和所述立柱加强件之间,所述外板设有贯通孔,在所述预连接位,所述第二连接部穿过所述贯通孔并与所述第一连接部预配合。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车身总成,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绍伟
申请(专利权)人: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