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铁路货车下心盘螺栓智能组装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07414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铁路货车下心盘螺栓智能组装系统,包括:螺栓组装机构,组装下心盘螺栓;组装移载装置,设置在转向架上方,固定螺栓组装机构并将螺栓组装机构移载至转向架上方的不同位置;转向架移载装置,用于移载转向架至不同的工位;识别装置,设置在组装移载装置上,识别转向架的信息;到位传感器,设置于不同的工位处,识别转向架的到位信息;控制机构,分别与螺栓组装机构、组装移载装置、转向架移载装置、到位传感器、识别装置信号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集成多个装置于一体,多个装置或机构协同作业,共同完成下心盘螺栓的组装、转向架的移载作业,满足了转向架心盘组装亟需的全自动化需求。化需求。化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铁路货车下心盘螺栓智能组装系统


[0001]本技术属于轨道交通
,涉及一种铁路货车下心盘螺栓智能组装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货车心盘螺栓组装过程中,目前主要以人工作业为主,会存在很多问题,例如:
[0003]螺栓组装前后需要进行转向架的移载,目前转向架的移载过程一般还是采用人工推运或者底部斜撑推动的方式,存在以下问题:(1)占用人工,劳动强度大;(2)人工作业容易在多人同步作业,繁忙时出现碰撞人的情况发生,人工移载转向架至机器作业位,存在人机交互,容易出现危险;(3)人工移载上料在匹配设备时,存在上料节拍不确定,上料到位精度不可靠;(4)采用底部斜撑推动时,转向架获得一个初始速度,之后不受控,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等问题;(5)采用底部斜撑推动无法满足定位需求;
[0004]在心盘螺栓的人工组装过程中,人工安装螺栓,并在两侧人工用开口扳手固定螺母,然后用专用扳机进行螺栓组装,单次作业4套螺栓,组装完成后,再进行另外4套螺栓组装。
[0005]综上,上述现有心盘螺栓组装作业大部分工作依赖人工和半自动工具进行完成,不但劳动强度大、效率低,而且因为人工和半自动设备搭配作业的方式很容易发生事故,难以满足作业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与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铁路货车下心盘螺栓智能组装系统。
[000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8]一种铁路货车下心盘螺栓智能组装系统,包括:
[0009]螺栓组装机构,用于组装所述下心盘螺栓;
[0010]组装移载装置,设置在转向架上方,用于固定螺栓组装机构并将螺栓组装机构移载至转向架上方的不同位置;
[0011]转向架移载装置,用于移载转向架至不同的工位;
[0012]识别装置,设置在组装移载装置上,用于识别转向架的信息;
[0013]到位传感器,设置于不同的工位处,用于识别转向架的到位信息;
[0014]控制机构,分别与所述螺栓组装机构、组装移载装置、转向架移载装置、到位传感器、识别装置信号连接,用于接收到位信息并控制转向架移载装置将转向架移载至不同工位,接收转向架的信息并控制组装移载装置将螺栓组装机构移载至不同位置,控制螺栓组装机构组装螺栓。
[0015]进一步的,所述螺栓组装机构包括用于驱动转向架下方心盘螺母转动的套筒,与套筒连接并具有沿轴线方向移动自由度的转轴,与转轴连接并用于驱动转轴转动的电机。
[0016]进一步的,所述螺栓组装机构包括用于驱动螺栓转动的第一套筒,与第一套筒连接并用于驱动第一套筒转动的驱动电机,与驱动电机的法兰连接并具有沿螺栓轴线方向移动自由度的夹紧机构,固定安装于夹紧机构下端用于夹持螺帽的扳手,扳手与所述第一套筒构成对位夹持。
[0017]进一步的,所述组装移载装置包括主机框架,固定在地面上;主机箱体,通过竖直导轨与主机框架上下滑动连接;主动箱体内设有水平导轨,水平导轨上连接所述螺栓组装机构。
[0018]进一步的,所述组装移载装置设为多轴机器人。
[0019]进一步的,所述转向架移载装置包括安装在铁轨一端用于制动转向架的轨道缓冲块,安装在轨道缓冲块外用于牵引转向架在轨道上移动的卷扬机,与卷扬机信号连接用于控制卷扬机启停的控制机柜。
[0020]进一步的,所述转向架移载装置包括设置在转向架下方并具有车轮的车体,设置在车体内用于搭接承载转向架的升降机构,用于控制车体沿轨道方向行走以及控制升降机构高度的动力控制机构。
[0021]进一步的,所述到位传感器设为检测开关。如光电式传感器或接近开关。
[0022]进一步的,所述识别装置包括用于采集转向架图像的图像采集摄像头,与图像采集摄像头信号连接的定位控制器,定位控制器能够识别采集图像中的螺栓特征并确定螺栓位置坐标。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
[0024](1)本技术的智能组装系统解放劳动力,降低劳动强度;规避人员参与生产中,保证生产安全;完全实现自动化作业,有利于智能化工厂建设,数字化生产等。
[0025](2)本技术的智能组装系统集成多个装置于一体,包括螺栓组装机构、组装移载装置、转向架移载装置、识别装置、到位传感器以及控制机构,多个装置或机构协同作业,共同完成下心盘螺栓的组装、转向架的移载作业,满足了转向架心盘组装亟需的全自动化需求,用以实现完全自动化作业,代替过去的人工和半自动化作业。
[0026](3)本技术设计合理、结构紧凑、简单有效、成本较低、寿命长、易于实现和维护。
[0027](4)本技术运行效果更好,避免无效动作,客户接受度高。
附图说明
[0028]图1是本技术的智能组装系统示意图一;
[0029]图2是本技术的智能组装系统示意图二;
[0030]图3是转向架移载装置的示意图;
[0031]图4是螺栓组装机构示意图一;
[0032]图5是螺栓组装机构示意图二;
[0033]图6是组装移载装置示意图一;
[0034]图7是组装移载装置示意图二;
[0035]图中各标号表示:
[0036]A、按钮,B、组装移载装置,C、电控柜,D、取料确认开关,E、第一螺栓组装机构,F、第
二螺栓组装机构,G、转向架移载装置,H、到位开关,I、识别装置,J、第一转向架,K、第二转向架,L、第三转向架,M、限位块,N、安全防护栏,O、设备防护罩。
[0037]E1、套筒,E2、转轴,E3、电机;E4、第一套筒,E5、电机结构,E6、夹紧机构,E7、扳手;
[0038]B1、主机框架,B2、主机箱体,B3、水平导轨,B4、竖直导轨;B5、支撑台,B6、第一机械臂,B7、第二机械臂;
[0039]G1、铁轨,G2、轨道缓冲块,G3、卷扬机,G4、控制机柜。
具体实施方式
[0040]以下将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41]参照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铁路货车下心盘螺栓智能组装系统包括组装移载装置B、电控柜C、螺栓组装机构、转向架移载装置G、到位开关H、识别装置I、限位块M、安全防护栏N、设备防护罩O;
[0042]其中,限位块M设置在第一转向架J的位置,限位固定。
[0043]到位开关H设置于不同的工位处,用于识别转向架的到位信息。
[0044]到位开关H设为光电式传感器或接近开关。光电式传感器可设为如对射开关、反射开关等,配合待检测机构(即转向架)实现是否到达指定位置的检测。
[0045]因为待检测机构的转向架有一定厚度,外形复杂,需要多个传感器进行到位检测,本实施例中的到位开关H可设为两组对射开关,同时检测两个轮对的到位情况,方能满足到位检测结果要求。
[0046]转向架移载装置G设置在转向架前进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铁路货车下心盘螺栓智能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螺栓组装机构,用于组装所述下心盘螺栓;组装移载装置,设置在转向架上方,用于固定螺栓组装机构并将螺栓组装机构移载至转向架上方的不同位置;转向架移载装置,用于移载转向架至不同的工位;识别装置,设置在组装移载装置上,用于识别转向架的信息;到位传感器,设置于不同的工位处,用于识别转向架的到位信息;控制机构,分别与所述螺栓组装机构、组装移载装置、转向架移载装置、到位传感器、识别装置信号连接,用于接收到位信息并控制转向架移载装置将转向架移载至不同工位,接收转向架的信息并控制组装移载装置将螺栓组装机构移载至不同位置,控制螺栓组装机构组装螺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货车下心盘螺栓智能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组装机构包括用于驱动转向架下方心盘螺母转动的套筒,与套筒连接并具有沿轴线方向移动自由度的转轴,与转轴连接并用于驱动转轴转动的电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铁路货车下心盘螺栓智能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螺栓组装机构包括用于驱动螺栓转动的第一套筒,与第一套筒连接并用于驱动第一套筒转动的驱动电机,与驱动电机的法兰连接并具有沿螺栓轴线方向移动自由度的夹紧机构,固定安装于夹紧机构下端用于夹持螺帽的扳手,扳手与所述第一套筒构成对位夹持。4.如权利要求1

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铁路货车下心盘螺栓智能组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组装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其昌梅劲松李宁袁泉董智源张兆贵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拓控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