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机舱骨架总成及车辆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6727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34
本公开涉及一种前机舱骨架总成及车辆,前机舱骨架总成构造为一体成型件并包括左前纵梁总成(10)、右前纵梁总成(20)、连接在左前纵梁总成和右前纵梁总成的前围下横梁总成(30)以及减震塔总成(50),左前纵梁总成和右前纵梁总成上均设置有减震塔总成,左前纵梁总成(10)和右前纵梁总成(20)均包括前纵梁,前纵梁包括纵梁本体(1)和位于纵梁本体(1)上的吸能结构(2),吸能结构(2)包括沿垂向上或者沿横向上依次布置的多层吸能单元(22),每层吸能单元(22)包括沿纵向依次布置的多个吸能格(21)。该前机舱骨架总成能够解决跨零件间安装点相对位置度难以保证的技术问题,并保证前纵梁溃缩时的稳定吸能。稳定吸能。稳定吸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前机舱骨架总成及车辆


[0001]本公开涉及车辆装备
,具体地,涉及一种前机舱骨架总成及车辆。

技术介绍

[0002]相关技术中,当前传统的白车身前机舱结构由于碰撞受力路径传递、车身整体结构刚强度以及各种安装和密封需求,左右前纵梁总成、前围下横梁总成、减震塔总成等零部件通常通过电阻点焊、铆接、螺接以及胶接等连接方式连接在一起。然而这种方式下涉及零件众多,零件质量管理困难,且跨零件间安装点相对位置度难以保证。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公开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前机舱骨架总成,该前机舱骨架总成能够解决跨零件间安装点相对位置度难以保证的技术问题,并保证前纵梁溃缩时的稳定吸能。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前机舱骨架总成,所述前机舱骨架总成构造为一体成型件并包括左前纵梁总成、右前纵梁总成、连接在所述左前纵梁总成和所述右前纵梁总成的前围下横梁总成以及减震塔总成,所述左前纵梁总成和所述右前纵梁总成上均设置有所述减震塔总成,所述左前纵梁总成和所述右前纵梁总成均包括前纵梁,所述前纵梁包括纵梁本体和位于所述纵梁本体上的吸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机舱骨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机舱骨架总成构造为一体成型件并包括左前纵梁总成、右前纵梁总成、连接在所述左前纵梁总成和所述右前纵梁总成的前围下横梁总成以及减震塔总成,所述左前纵梁总成和所述右前纵梁总成上均设置有所述减震塔总成,所述左前纵梁总成和所述右前纵梁总成均包括前纵梁,所述前纵梁包括纵梁本体和位于所述纵梁本体上的吸能结构,所述吸能结构包括沿垂向上或者沿横向上依次布置的多层吸能单元,每层所述吸能单元包括沿纵向依次布置的多个吸能格。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前机舱骨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结构包括沿垂向上依次连接的至少三层吸能单元,每层吸能单元的相邻两个吸能格彼此连接,所述吸能结构构造为在纵向上成行和垂向上成列布置的网格状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机舱骨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格包括能够在纵向上溃缩吸能的沿垂向延伸布置的第一吸能板,多个同行布置的所述第一吸能板的壁厚,沿由前向后的方向上逐渐增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前机舱骨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每列所述吸能格的数量为多个,每列所述吸能格包括边部第一吸能板和设置于两个所述边部第一吸能板之间的中间第一吸能板,其中,所述中间第一吸能板的壁厚小于所述边部第一吸能板的壁厚。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前机舱骨架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格包括能够在纵向上溃缩吸能的沿横向延伸布置的第二吸能板,多个同行布置的所述第二吸能板的壁厚,沿由前向后的方向上逐渐增大。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朝阳
申请(专利权)人:小米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