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送导管及介入式血泵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06727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输送导管和介入式血泵系统,所述输送导管包括:内鞘管、外鞘管和阻塞结构,所述阻塞结构设置于所述内鞘管的外壁和/或所述外鞘管的内壁;所述内鞘管沿所述外鞘管的轴向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外鞘管;所述内鞘管的远端自所述外鞘管的远端伸出时,所述外鞘管的远端与所述内鞘管通过所述阻塞结构形成封闭。如此配置,通过阻塞结构的设置,能够有效地对外鞘管的远端与内鞘管形成封闭,避免或减少了血液进入外鞘管与内鞘管之间,有效减少了血栓的生成。了血栓的生成。了血栓的生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输送导管及介入式血泵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特别涉及一种输送导管及介入式血泵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输送导管是一类用于介入式治疗的导管组件,其用于介入和输送各种医疗用途的部件。输送导管包含多种类型和结构,其中有一些输送导管具有内鞘和外鞘,内鞘通过可活动地穿设在外鞘中而实现使用功能。例如穿刺鞘系统的输送导管,或者介入式血泵系统的输送导管等。现有的输送导管中,由于内鞘与外鞘为可活动装配,血液容易进入内鞘和外鞘之间而形成血栓,从而产生一些问题。
[0003]以介入式血泵系统的输送导管为例,介入式血泵系统主要用于心源性休克的急救和高危PCI手术期间的辅助循环。其包括输送导管和设置于输送导管远端的泵头,泵头用于置于主动脉瓣膜上,其可以提供高达4L/min的流量支持,从而代替心脏的泵血功能,可以挽救心源性休克患者的生命,或者在高危PCI患者的手术期间,稳定心脏状态,减少心律失常的发生,从而降低手术风险,保证高危PCI手术的成功率。
[0004]该类型血泵的泵头一般由具有可收缩性的材料制成,使用时通过输送导管进入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输送导管,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鞘管、外鞘管和阻塞结构,所述阻塞结构设置于所述内鞘管的外壁和/或所述外鞘管的内壁;所述内鞘管沿所述外鞘管的轴向可活动地穿设于所述外鞘管;所述内鞘管的远端自所述外鞘管的远端伸出时,所述外鞘管的远端与所述内鞘管通过所述阻塞结构形成封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送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鞘管的远端自所述外鞘管的远端伸出时,所述外鞘管的远端与所述内鞘管之间具有间隙;所述阻塞结构包括阻塞球囊,所述阻塞球囊固定设置于所述外鞘管和所述内鞘管中的一者上;所述阻塞球囊具有扩张状态和收缩状态;所述阻塞球囊处于所述扩张状态时,通过与所述外鞘管和所述内鞘管中的另一者相抵靠而封闭所述间隙;所述阻塞球囊处于所述收缩状态时,与所述外鞘管和所述内鞘管中的另一者脱离开而解除对所述间隙的封闭,以允许所述内鞘管沿所述外鞘管的轴向移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输送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塞球囊固定设置于所述内鞘管上,所述内鞘管充盈腔,所述充盈腔与所述阻塞球囊的内腔连通,用于供充盈流体流通。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输送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塞球囊包括周向环绕所述内鞘管设置的球囊壁,所述球囊壁沿所述内鞘管的轴向包括第一连接段、支撑段和第二连接段;所述第一连接段和所述第二连接段分别与所述内鞘管的外周壁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段用于在所述充盈流体的作用下膨胀和收缩,以使所述阻塞球囊在所述扩张状态和所述收缩状态间转换。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送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鞘管的外壁具有沿径向凹陷的凹陷区段,所述球囊壁的轴向延伸范围落在所述凹陷区段内。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送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壁还包括第一过渡段和第二过渡段,所述第一连接段通过所述第一过渡段与所述支撑段过渡连接,所述第二连接段通过所述第二过渡段与所述支撑段过渡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送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阻塞球囊在所述扩张状态时,所述支撑段沿所述内鞘管的轴向的纵截面呈平直形、弧形或锥形。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输送导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壁满足下述条件中的至少一个:所述球囊壁的壁厚为0.02mm~0.3mm;所述球囊壁的硬度为20A~90D;在所述阻塞球囊处于所述收缩状态时,所述支撑段的外径小于所述外鞘管的外径,且其差值为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伦谢超宇卢飞姚瑶李俊菲
申请(专利权)人:微创投资控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