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纤维车圈缓冲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6672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碳纤维车圈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碳纤维车圈缓冲结构,包括车圈本体,所述环体、花鼓与内环的表面皆设置有缓冲减震机构,所述环体的表面设置有发光照明机构,所述车圈本体的表面皆设置有便于安装机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不仅使得缓冲结构使用时的缓冲减震效果更好,同时,使得车圈本体的缓冲效果更好,使得缓冲结构在夜间使用者能够提醒周围的行人,同时,能够对周围的环境进行照明,便于观察,而且提高了缓冲结构使用时的便利性,同时,使得操作人员在安装车轮时更加快捷方便。作人员在安装车轮时更加快捷方便。作人员在安装车轮时更加快捷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纤维车圈缓冲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碳纤维车圈
,具体为一种碳纤维车圈缓冲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自行车车圈轮组由车圈本体、辐条及花鼓三个部位组成,由于碳纤维比重小、刚性好、强度高等特点,因此碳纤维材料在自行车的生产中备受青睐,自行车中除了车架使用碳纤维材料制成,车圈也可采用碳纤维材料制成,碳纤维车圈在使用时需要用到一种碳纤维车圈缓冲结构。
[0003]缓冲结构在使用时需要对车圈的缓冲减震效果增强,然而一些车圈在使用时并不能增强车圈的缓冲减震效果,从而使得缓冲结构使用时的缓冲减震效果不能更好,同时,不能使得车圈本体的缓冲效果更好;缓冲结构在使用时需要设置夜间照明的功能,然而一些缓冲结构在使用时并不具备此功能,从而使得缓冲结构在夜间使用者不能够提醒周围的行人,同时,不能够对周围的环境进行照明,不便于观察;缓冲结构在对安装车轮进行安装时往往较为繁琐,从而降低了缓冲结构使用时的便利性,同时,使得操作人员在安装车轮时不能更加快捷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碳纤维车圈缓冲结构,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缓冲结构使用时不能增强车圈的缓冲减震效果,不能设置夜间照明的功能,以及在对安装车轮进行安装时往往较为繁琐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碳纤维车圈缓冲结构,包括车圈本体,所述车圈本体的内侧设置有环体,所述环体的内侧设置有花鼓,所述环体的内侧安装有内环,所述环体、花鼓与内环的表面皆设置有缓冲减震机构,所述缓冲减震机构的内部包含有缓冲弹簧、缓冲伸缩柱与缓冲减震部,所述缓冲减震部设置在环体、花鼓与内环的表面,所述环体与花鼓之间和环体与内环之间通过缓冲减震部进行缓冲减震,所述环体的表面设置有发光照明机构,所述发光照明机构的内部包含有灯框本体、紧固螺栓与发光照明部,所述车圈本体的表面皆设置有便于安装机构,所述便于安装机构的内部包含有弹性柱、第一加强板与便于安装部。
[0006]优选的,所述缓冲减震部由块体、弹性板与紧固螺柱构成,所述环体的表面皆安装有等间距的缓冲伸缩柱,所述缓冲伸缩柱的一端与内环的表面相固定,所述缓冲伸缩柱的表面套装有缓冲弹簧。
[0007]优选的,所述缓冲弹簧的一端与环体的表面相固定,所述缓冲弹簧的另一端与内环的表面相固定,所述花鼓的表面皆设置有等间距的弹性板,所述环体的内壁皆安装有等间距的块体。
[0008]优选的,所述块体的表面与弹性板的表面相接触,所述弹性板的表面皆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柱,所述紧固螺柱的一端贯穿弹性板并分别与花鼓和块体的表面螺纹紧固。
[0009]优选的,所述发光照明部设置在环体的表面,所述车圈本体在夜间使用时通过发光照明部进行发光,从而提示行人,所述发光照明部由紧固螺钉、安装板、聚光板与灯珠板本体构成,所述环体的表面皆设置有等间距的灯框本体,所述灯框本体两侧的表面皆螺纹连接有用于将灯框本体与环体的表面固定住的紧固螺栓,所述紧固螺栓的一端贯穿灯框本体并与环体的表面螺纹紧固。
[0010]优选的,所述灯框本体的表面设置有聚光板,所述聚光板的表面皆安装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表面螺纹连接有用于将聚光板与灯框本体的表面固定住的紧固螺钉,所述紧固螺钉的一端贯穿安装板并与灯框本体的表面螺纹紧固,所述灯框本体的内部安装有用于发光照明的灯珠板本体。
[0011]优选的,所述便于安装部设置在车圈本体的表面,所述车圈本体表面的轮胎通过便于安装部进行夹持安装,所述便于安装部的内部包含有橡胶柱、耐磨垫与第二加强板,所述车圈本体两侧的表面皆安装有弹性柱,所述弹性柱两侧的表面皆安装有用于增加强度的第二加强板。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加强板的表面安装有第一加强板,所述第一加强板的表面与车圈本体的表面相固定,所述弹性柱的表面安装有用于夹持的橡胶柱,所述橡胶柱远离弹性柱的表面安装有用于增加摩擦力的耐磨垫。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该碳纤维车圈缓冲结构不仅使得缓冲结构使用时的缓冲减震效果更好,同时,使得车圈本体的缓冲效果更好,使得缓冲结构在夜间使用者能够提醒周围的行人,同时,能够对周围的环境进行照明,便于观察,而且提高了缓冲结构使用时的便利性,同时,使得操作人员在安装车轮时更加快捷方便;
[0014]1、通过设置有缓冲减震机构,当车圈本体的表面受到力时,在缓冲伸缩柱的作用下进行减震处理,随后,在缓冲伸缩柱表面缓冲弹簧弹力作用下对车圈本体与环体之间能够进行缓冲减震,当环体的表面受到力时,此时,将弹性板分别放置于花鼓的表面,使得弹性板的另一端与块体的表面相接触,随后,拧紧弹性板表面的紧固螺柱,在紧固螺柱的作用下将弹性板与花鼓的表面固定住,使得弹性板的另一端与块体的表面固定住,在弹性板的作用下进行缓冲处理,使得车圈本体的缓冲效果更好,实现了缓冲结构增强缓冲减震效果的功能,从而使得缓冲结构使用时的缓冲减震效果更好,同时,使得车圈本体的缓冲效果更好;
[0015]2、通过设置有发光照明机构,将灯框本体分别放置在环体的表面,拧紧灯框本体表面的紧固螺栓,在紧固螺栓的作用下将灯框本体安装在环体的表面,随后,将聚光板放置于灯框本体的表面,使得聚光板带动安装板运动至与灯框本体的表面相接触,随后,拧紧紧固螺钉,在紧固螺钉的作用下将安装板与灯框本体的表面固定住,从而将聚光板与灯框本体的表面固定住,随后,在灯框本体内部灯珠板本体的作用下进行发光照明,在聚光板的作用下对灯珠板本体发出的光亮进行聚光处理,使得灯珠板本体在夜间的发光照明效果更好,实现了缓冲结构夜间照明的功能,从而使得缓冲结构在夜间使用者能够提醒周围的行人,同时,能够对周围的环境进行照明,便于观察;
[0016]3、通过设置有便于安装机构,在弹性柱的作用下带动橡胶柱运动,在橡胶柱的作用下对车轮进行夹持住,使得车轮夹持在车圈本体的表面,此时,橡胶柱带动耐磨垫运动至与车轮的表面相接触,增强车轮与车圈本体之间的摩擦力,此时,在第二加强板与第一加强
板的共同作用下增强弹性柱的稳定性,使得橡胶柱对车轮的夹持效果更好,从而将车轮安装在车圈本体的表面,实现了缓冲结构便于安装车轮的功能,从而提高了缓冲结构使用时的便利性,同时,使得操作人员在安装车轮时更加快捷方便。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三维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3为本技术的侧视剖面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0]图4为本技术的图2中发光照明机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0021]图中:1、车圈本体;101、环体;102、花鼓;103、内环;2、缓冲减震机构;201、缓冲弹簧;202、缓冲伸缩柱;203、缓冲减震部;2031、块体;2032、弹性板;2033、紧固螺柱;3、发光照明机构;301、灯框本体;302、紧固螺栓;303、发光照明部;3031、紧固螺钉;3032、安装板;3033、聚光板;3034、灯珠板本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纤维车圈缓冲结构,包括车圈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圈本体(1)的内侧设置有环体(101),所述环体(101)的内侧设置有花鼓(102),所述环体(101)的内侧安装有内环(103),所述环体(101)、花鼓(102)与内环(103)的表面皆设置有缓冲减震机构(2),所述缓冲减震机构(2)的内部包含有缓冲弹簧(201)、缓冲伸缩柱(202)与缓冲减震部(203),所述缓冲减震部(203)设置在环体(101)、花鼓(102)与内环(103)的表面,所述环体(101)与花鼓(102)之间和环体(101)与内环(103)之间通过缓冲减震部(203)进行缓冲减震,所述环体(101)的表面设置有发光照明机构(3),所述发光照明机构(3)的内部包含有灯框本体(301)、紧固螺栓(302)与发光照明部(303),所述车圈本体(1)的表面皆设置有便于安装机构(4),所述便于安装机构(4)的内部包含有弹性柱(401)、第一加强板(402)与便于安装部(40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车圈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减震部(203)由块体(2031)、弹性板(2032)与紧固螺柱(2033)构成,所述环体(101)的表面皆安装有等间距的缓冲伸缩柱(202),所述缓冲伸缩柱(202)的一端与内环(103)的表面相固定,所述缓冲伸缩柱(202)的表面套装有缓冲弹簧(20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纤维车圈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弹簧(201)的一端与环体(101)的表面相固定,所述缓冲弹簧(201)的另一端与内环(103)的表面相固定,所述花鼓(102)的表面皆设置有等间距的弹性板(2032),所述环体(101)的内壁皆安装有等间距的块体(203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碳纤维车圈缓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块体(2031)的表面与弹性板(2032)的表面相接触,所述弹性板(2032)的表面皆螺纹连接有紧固螺柱(2033),所述紧固螺柱(2033)的一端贯穿弹性板(2032)并分别与花鼓(102)和块体(2031)的表面螺纹紧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蓝东延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欧势复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