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阻丝接线端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65972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阻丝接线端子,包括外固定件、内固定件以及导电的连接螺栓,所述内固定件设置内限位孔、内连接孔和用于与安装板上非圆孔配合的第一周向限位部,所述内连接孔贯穿第一周向限位部,所述外固定件包括呈帽盖形的座体,该座体具有可容纳第一周向限位部外伸端的外容纳孔,外容纳孔底部设置贯穿外固定件的外连接孔,所述连接螺栓设置用于连接电阻丝的头部,该头部轴向滑动配合于内限位孔内,所述连接螺栓的头部设置的第二周向限位部与内限位孔周向限位,所述连接螺栓的杆部穿过所述外连接孔和所述内连接孔并与外固定件螺纹连接。纹连接。纹连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阻丝接线端子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接线端子,尤其是负载箱的电阻丝接线端子。

技术介绍

[0002]负载箱是一种电源检测设备,主要是对发电机、不间断电源、电力传输设备进行负载检测及维护,是发电机组与UPS不间断电源周期性测试、维护保养工具设备。它的使用避免了备用机组或电源启动或初次使用失败造成的经济损失,也为新机组带载能力的检测提供了科学依据。
[0003]负载箱通常使用电阻丝作为负载元件,在负载箱的箱体内布置若干独立的U型电阻丝,U型电阻丝的开口端均分别焊接于负载箱安装板的若干金属连接螺栓上,通过金属连接螺栓外接待测试的设备,采用这种连接方式,金属连接螺栓和电阻丝形成了不可拆卸的焊接连接结构,需要专业的焊接工人使用焊接工具,进行重复的焊接作业,作业要求较高,若出现电阻丝脱落时,缺少焊接工具的情况也难以进行修复。同时,焊接的时候是高温成型的过程,电阻丝端部以及邻近的电阻丝端部电阻丝段受到高温影响,金相组织变化,特别是在电阻丝端部材质或者横截面面积发生变化,电阻丝端部电阻以及强度将发生不可预测变化,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断裂,降低了设备可靠性;再者,采用上述连接方式连接电阻丝,负载箱的检测功率恒定,不能快速进行根据需求进行电阻的拆卸、替换、装配等作业,降低了负载箱的适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阻丝接线端子,结构简单,无需焊接,便于拆装,能保证电阻丝和端子之间接触良好,不易脱落。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电阻丝接线端子,包括外固定件、内固定件以及导电的连接螺栓,所述内固定件设置内限位孔、内连接孔和用于与安装板上非圆孔配合的第一周向限位部,所述内连接孔贯穿第一周向限位部,所述外固定件包括呈帽盖形的座体,该座体具有可容纳第一周向限位部外伸端的外容纳孔,外容纳孔底部设置贯穿外固定件的外连接孔,所述连接螺栓设置用于连接电阻丝的头部,该头部轴向滑动配合于内限位孔内,所述连接螺栓的头部设置的第二周向限位部与内限位孔周向限位,所述连接螺栓的杆部穿过所述外连接孔和所述内连接孔并与外固定件螺纹连接。
[0007]所述外固定件还包括抵靠在座体外端面的一个螺母。
[0008]所述外固定件还包括在座体外连接孔内的内螺纹连接部。
[0009]所述第一周向限位部呈棱柱状凸台、椭圆柱状凸台以及花键轴状凸台。
[0010]所述第一周向限位部的形状为正四棱柱,所述内限位孔的空间形状为正六棱柱。
[0011]所述外固定件、内固定件材质为电工陶瓷。
[0012]所述连接螺栓头部和所述内限位孔之间形成一个调节的空间,该空间侧壁设置供
电阻丝穿过的过线孔。
[0013]所述内限位孔孔壁设有可供电阻丝进入的凹槽,该凹槽与连接螺栓头部侧端面形成过线孔。
[0014]所述连接螺栓头部设有可供电阻丝进入的缺口,该缺口与内限位孔内壁形成过线孔。
[0015]所述内限位孔孔壁设有内凹槽,所述连接螺栓头部设有对应的外凹槽,所述外凹槽与内凹槽拼凑成过线孔。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
[0017]一种电阻丝接线端子,包括外固定件、内固定件以及导电的连接螺栓,所述内固定件设置内限位孔、内连接孔和用于与安装板上非圆孔配合的第一周向限位部,所述内连接孔贯穿第一周向限位部,所述外固定件包括呈帽盖形的座体,该座体具有可容纳第一周向限位部外伸端的外容纳孔,外容纳孔底部设置贯穿外固定件的外连接孔,所述连接螺栓设置用于连接电阻丝的头部,该头部轴向滑动配合于内限位孔内,所述连接螺栓的头部设置的第二周向限位部与内限位孔周向限位,所述连接螺栓的杆部穿过所述外连接孔和所述内连接孔并与外固定件螺纹连接,通过将所述内固定件的第一周向限位部穿过安装板上非圆孔,再使用所述外固定件上座体的外容纳孔覆盖所述第一周向限位部,最后使用连接有电阻丝的连接螺栓的杆部穿过所述外连接孔和所述内连接孔并与外固定件螺纹连接,实现将端子固定在负载箱的安装板上,在安装过程中,由于第一周向限位部与安装板上非圆孔的配合,所述内固定件无法转动,由于所述第二周向限位部与所述内限位孔的配合,连接螺栓也无法转动,继而实现扭矩的传递,在负载箱的外部进行操作即可完成电阻丝接线端子的紧固,继而完成电阻丝的安装,同时,连接螺栓上所连接的电阻丝在轴向上被螺栓头部下端面和内限位孔底部端面压迫、压紧,发生形变,紧紧贴合连接螺栓,两者间接触面积增大、接触电阻减小。
[0018]所述外固定件还包括抵靠在座体外端面的一个螺母,只需在负载箱的外部转动螺母,即可完成电阻丝接线端子的紧固,继而完成电阻丝的安装,作业难度低。
[0019]所述外固定件还包括在座体外连接孔内的内螺纹连接部,能够使连接更为紧密。
[0020]所述第一周向限位部呈棱柱状凸台、椭圆柱状凸台以及花键轴状凸台,均为常见的形制,加工难度低,能限制转动,有利于传递扭矩。
[0021]所述第一周向限位部的形状为正四棱柱,所述内限位孔的空间形状为正六棱柱,均为常见的形制,加工难度低,安装时容易对准,能限制转动,有利于传递扭矩。
[0022]所述外固定件、内固定件材质为电工陶瓷,电工陶瓷由石英、长石和粘土做原料烘焙而成,表面通常以瓷釉覆盖,以提高其机械强度,防水浸润,增加表面光滑度。
[0023]所述连接螺栓头部和所述内限位孔之间形成一个调节的空间,该空间侧壁设置供电阻丝穿过的过线孔,电阻丝由过线孔进入,与连接螺栓连接,通过调整螺母的松紧程度,完成对该空间的调节,同时,在螺母拧紧时,连接螺栓受到拉力轴向运动,其头部下端面和内限位孔底面压迫、压紧电阻丝,使电阻丝发生形变、更加贴合连接螺栓,两者之间触面积增大,接触电阻降低。
[0024]所述内限位孔孔壁设有可供电阻丝进入的凹槽,该凹槽与连接螺栓头部侧端面形成过线孔。
[0025]所述连接螺栓头部设有可供电阻丝进入的缺口,该缺口与内限位孔内壁形成过线孔,加工难度低,适用性好。
[0026]所述内限位孔孔壁设有内凹槽,所述连接螺栓头部设有对应的外凹槽,所述外凹槽与内凹槽拼凑成过线孔,使得过线孔内的电阻丝被内凹槽和外凹槽压紧,甚至形变,更加贴合连接螺栓的头部,连接螺栓和过线孔内的电阻丝接触面积增大。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本技术工作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3是所述外固定件的右视图;
[0030]图4是所述内固定件的右视图;
[0031]图5是所述内固定件的左视图;
[0032]图6是本技术的工作示意图。
[0033]附图中,100为外固定件,110为外容纳孔,120为外连接孔,200为内固定件,210为内限位孔,220为内连接孔,230为第一周向限位部,300为连接螺栓,310为第二周向限位部,320为过线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阻丝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固定件(100)、内固定件(200)以及导电的连接螺栓(300),所述内固定件(200)设置内限位孔(210)、内连接孔(220)和用于与安装板上非圆孔配合的第一周向限位部(230),所述内连接孔(220)贯穿第一周向限位部(230),所述外固定件(100)包括呈帽盖形的座体,该座体具有可容纳第一周向限位部(230)外伸端的外容纳孔(110),外容纳孔(110)底部设置贯穿外固定件(100)的外连接孔(120),所述连接螺栓(300)设置用于连接电阻丝的头部,该头部轴向滑动配合于内限位孔(210)内,所述连接螺栓(300)的头部设置的第二周向限位部(310)与内限位孔(210)周向限位,所述连接螺栓(300)的杆部穿过所述外连接孔(120)和所述内连接孔(220)并与外固定件(100)螺纹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阻丝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固定件(100)还包括抵靠在座体外端面的一个螺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阻丝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固定件(100)还包括在座体外连接孔内的内螺纹连接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阻丝接线端子,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廖丽瑕赖世鸿徐嘉西范能蒋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辛普森动力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