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用于3D打印机的自动筛粉收粉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062659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7-06 08: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3D打印机的自动筛粉收粉系统,包括:粉料吸取装置,粉料吸取装置包括提供吸力的吸粉主机、弯曲形状可变化的柔性吸粉管以及吸取粉料的吸风嘴;粉料暂存装置,粉料暂存装置包括集粉容器、粉料导入管以及粉料导出管;粉料筛选装置,粉料筛选装置包括筛粉筒、送粉螺旋件、转动驱动器、粗粉料回收器以及细粉料回收器,粗粉料回收器通过第一回收通道连通于筛粉筒的出料端,细粉料回收器通过第二回收通道朝上兜住筛粉筒。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将激光打印后的残余粉料吸取并筛分成粗粉料和细粉料,并且整体结构布局更加紧凑合理。理。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适用于3D打印机的自动筛粉收粉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增材制造
,特别是涉及一种适用于3D打印机的自动筛粉收粉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金属构件增材制造技术,又称金属3D打印技术,是在快速原型制造技术和金属熔覆技术基础上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开始发展起来的一项先进的净成形技术。金属增材制造技术是基于离散、堆积原理,利用快速原型制造技术在无需任何模具的条件下快速制造形状复杂构件的基本原理,以金属粉末/丝材为原料,通过激光、电子束和电弧等热源沿CAD模型划分的路径逐层熔化沉积,最终实现金属构件的无模具、全致密、近净成形快速制造,特别适用于航空、航天、医疗等领域的复杂结构零件精密快速制造。
[0003]在增材制造过程中,部分粉末会熔化粘结形成大颗粒杂质,影响粉末的再次使用。因此,打印完成一批次零件后需要把使用过的粉末取出,通过人工筛粉或者放入专用筛粉设备中把大颗粒杂志去除,然后重新添加进增材制造设备中,工序复杂耗时长,导致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3D打印机的自动筛粉收粉系统,能够将激光打印后的残余粉料吸取并筛分成粗粉料和细粉料,提高粉料利用效率,并且整体结构布局更加紧凑合理。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适用于3D打印机的自动筛粉收粉系统,所述3D打印机包括成型仓、设于成型仓底部的成型平台以及向成型仓供给粉料的供粉容器,所述自动筛粉收粉系统包括:
[0006]粉料吸取装置,粉料吸取装置包括提供吸力的吸粉主机、弯曲形状可变化的柔性吸粉管以及吸取粉料的吸风嘴,吸粉主机位于成型仓的外侧,柔性吸粉管密封穿设于成型仓的侧壁,柔性吸粉管的出料端对接连通于吸粉主机并且柔性吸粉管的进料端位于成型仓的内侧,吸风嘴设于柔性吸粉管的进料端上;
[0007]粉料暂存装置,粉料暂存装置包括集粉容器、粉料导入管以及粉料导出管,粉料导入管的进料端对接连通于吸粉主机并且粉料导入管的出料端对接连通于集粉容器,粉料导出管的进料端对接连通于集粉容器;
[0008]粉料筛选装置,粉料筛选装置包括筛粉筒、送粉螺旋件、转动驱动器、粗粉料回收器以及细粉料回收器,筛粉筒的进料端对接连通于粉料导出管的出料端,送粉螺旋件定轴转动地设置于筛粉筒内,转动驱动器传动连接于送粉螺旋件,粗粉料回收器通过第一回收通道连通于筛粉筒的出料端,细粉料回收器通过第二回收通道朝上兜住筛粉筒;
[0009]当3D打印机运行时,柔性吸粉管或吸风嘴被工作人员挂设于成型仓的侧壁;
[0010]当3D打印机关机后,吸风嘴在工作人员的手持控制下将成型平台上的残余粉料吸
入至集粉容器内,送粉螺旋件在转动驱动器的驱动下将残余粉料从筛粉筒的进料端输送至筛粉筒的出料端,粗粉料经第一回收通道落入粗粉料回收器,细粉料在自重作用下朝下漏出并且经第二回收通道落入细粉料回收器。
[0011]优选地,所述适用于3D打印机的自动筛粉收粉系统还包括用于使筛粉筒或粉料振动的粉料振动装置。
[0012]优选地,所述粉料振动装置为可产生超声振动波的超声波发生器,超声波发生器的超声波发出方向对齐于筛粉筒。
[0013]优选地,所述粉料筛选装置还包括粉料回仓通道,粉料回仓通道的进料端对接连通于细粉料回收器并且粉料回仓通道的出料端对接连通于供粉容器。
[0014]优选地,所述送粉螺旋件包括转子和螺旋叶片,转子传动连接于转动驱动器,螺旋叶片设于转子上。
[0015]优选地,所述第一回收通道倾斜设置。
[0016]优选地,所述第二回收通道的横截面从上至下逐渐变小。
[0017]优选地,所述筛粉筒的轴线水平布置。
[0018]优选地,所述筛粉筒由过滤网卷曲而成。
[0019]优选地,所述转动驱动器为驱动电机。
[0020]如上所述,本技术的适用于3D打印机的自动筛粉收粉系统,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上述粉料吸取装置用于吸取上述成型平台上的残余粉料。粉料吸取装置包括提供吸力的吸粉主机、弯曲形状可变化的柔性吸粉管以及吸取粉料的吸风嘴,当吸粉主机启动时,残余粉料可以依次经过吸风嘴、柔性吸粉管以及吸粉主机。粉料暂存装置用于暂时存储被粉料吸取装置吸取的残余粉料,吸粉主机内的残余粉料通过粉料导入管落入集粉容器,集粉容器内的残余粉料通过粉料导出管落入粉料筛选装置的筛粉筒。可以在集粉容器和粉料导出管的连通处设置阀门,以控制残余粉料是否落入筛粉筒。粉料筛选装置用于将残余粉料筛分成粗粉料和细粉料,粗粉料和细粉料可以根据一个预设粉粒直径进行划分。筛粉筒的筒壁上具有均匀分布的筛孔,筛孔只允许细粉料通过。筛粉筒的进料端对接连通于粉料导出管的出料端,送粉螺旋件定轴转动地设置于筛粉筒内,转动驱动器传动连接于送粉螺旋件。当送粉螺旋件定轴转动时,残余粉料可以一边被筛分,一边从筛粉筒的进料端运动至筛粉筒的出料端。在残余粉料沿筛粉筒轴向运动的过程中,所有细粉料通过筛孔落入第二回收通道,进而落入细粉料回收器。所有粗粉料运动至筛粉筒的出料端,随后落入第一回收通道,进而落入粗粉料回收器。当3D打印机运行时,柔性吸粉管或吸风嘴被工作人员挂设于成型仓的侧壁,此时,粉料吸取装置和粉料筛选装置均处于停机状态。当3D打印机关机后,吸风嘴在工作人员的手持控制下将成型平台上的残余粉料吸入至集粉容器内,送粉螺旋件在转动驱动器的驱动下将残余粉料从筛粉筒的进料端输送至筛粉筒的出料端,粗粉料经第一回收通道落入粗粉料回收器,细粉料在自重作用下朝下漏出并且经第二回收通道落入细粉料回收器。因此,本技术的适用于3D打印机的自动筛粉收粉系统能够将激光打印后的残余粉料吸取并筛分成粗粉料和细粉料,提高粉料利用效率,并且整体结构布局更加紧凑合理。
附图说明
[0021]图1显示为本技术的适用于3D打印机的自动筛粉收粉系统的示意图;
[0022]图2显示为粉料筛选装置的示意图;
[0023]图3显示为送粉螺旋件的示意图。
[0024]元件标号说明
[0025]13D打印机
[0026]11成型仓
[0027]12成型平台
[0028]2粉料吸取装置
[0029]21吸粉主机
[0030]22柔性吸粉管
[0031]23吸风嘴
[0032]3粉料暂存装置
[0033]31集粉容器
[0034]32粉料导入管
[0035]33粉料导出管
[0036]4粉料筛选装置
[0037]41筛粉筒
[0038]42送粉螺旋件
[0039]421转子
[0040]422螺旋叶片
[0041]43转动驱动器
[0042]44粗粉料回收器
[0043]45细粉料回收器
[0044]46第一回收通道
[0045]47第二回收通道
[0046]5粉料振动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3D打印机的自动筛粉收粉系统,所述3D打印机(1)包括成型仓(11)、设于成型仓(11)底部的成型平台(12)以及向成型仓(11)供给粉料的供粉容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自动筛粉收粉系统包括:粉料吸取装置(2),粉料吸取装置(2)包括提供吸力的吸粉主机(21)、弯曲形状可变化的柔性吸粉管(22)以及吸取粉料的吸风嘴(23),吸粉主机(21)位于成型仓(11)的外侧,柔性吸粉管(22)密封穿设于成型仓(11)的侧壁,柔性吸粉管(22)的出料端对接连通于吸粉主机(21)并且柔性吸粉管(22)的进料端位于成型仓(11)的内侧,吸风嘴(23)设于柔性吸粉管(22)的进料端上;粉料暂存装置(3),粉料暂存装置(3)包括集粉容器(31)、粉料导入管(32)以及粉料导出管(33),粉料导入管(32)的进料端对接连通于吸粉主机(21)并且粉料导入管(32)的出料端对接连通于集粉容器(31),粉料导出管(33)的进料端对接连通于集粉容器(31);粉料筛选装置(4),粉料筛选装置(4)包括筛粉筒(41)、送粉螺旋件(42)、转动驱动器(43)、粗粉料回收器(44)以及细粉料回收器(45),筛粉筒(41)的进料端对接连通于粉料导出管(33)的出料端,送粉螺旋件(42)定轴转动地设置于筛粉筒(41)内,转动驱动器(43)传动连接于送粉螺旋件(42),粗粉料回收器(44)通过第一回收通道(46)连通于筛粉筒(41)的出料端,细粉料回收器(45)通过第二回收通道(47)朝上兜住筛粉筒(41);当3D打印机(1)运行时,柔性吸粉管(22)或吸风嘴(23)被工作人员挂设于成型仓(11)的侧壁;当3D打印机(1)关机后,吸风嘴(23)在工作人员的手持控制下将成型平台(12)上的残余粉料吸入至集粉容器(31)内,送粉螺旋件(42)在转动驱动器(43)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毛丽陈晓晖刘建业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汉邦联航激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