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温棚提高大刺鳅越冬存活率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058943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2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大刺鳅越冬养殖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温棚提高大刺鳅越冬存活率的方法,本发明专利技术先搭建越冬棚,而后在越冬棚内挖建越冬池和储水池,储水池与越冬池相邻,在储水池与越冬池之间的塘堤上放置有用于将储水池的水输向越冬池的进水软管,在越冬池内放置有用于存放大刺鳅的存放装置,在存放装置内放置有若干捆棕皮,将需要越冬的大刺鳅放入存放装置内进行放养越冬管理;在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在存放装置内设置有若干捆棕皮,棕皮沉底,棕皮对水质具有一定的净化作用,在棕皮附近放置加热棒,其好处在于使大刺鳅聚集在棕皮里,减少其活动范围,同时加热棒放在棕皮附近,增强局部保温效果,提高越冬存活率。提高越冬存活率。提高越冬存活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温棚提高大刺鳅越冬存活率的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大刺鳅越冬养殖
,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温棚提高大刺鳅越冬存活率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大刺鳅,隶属鲈形目、刺鳅科、刺鳅属,是一种分布在我国长江以南各大水系中的鱼类,该鱼营养丰富,口感独特深受消费者喜爱,市场价更是高达200~300元/kg,是一种非常高档的淡水鱼品种。
[0003]目前受酷渔滥捕、大肆开挖等人类活动影响,大刺鳅野生资源大幅度下降,很多省份已将大刺鳅列入了重点保护野生水生动物名录。
[0004]随着近几年兴起的大刺鳅养殖热潮,大刺鳅逐渐成为了市场的宠儿,但因大刺鳅为暖水性鱼类,除了在我国广东以南等低纬度地区可以自然越冬外,在其他地区越冬存活率极低,极大地限制了大刺鳅产业的发展。
[0005]目前大刺鳅越冬的方法较为简单,具体如下:1、在室外池塘,依靠深水使其自然越冬,但受环境影响极大,大刺鳅越冬存活率较低,且人为可控度小;
[0006]2、搭建温棚,在温棚内使用泥土、保温罐等方法越冬,但结果也不尽人意。

技术实现思路

[0007]为了克服上述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基于温棚提高大刺鳅越冬存活率的方法,其应用越冬棚内的越冬池来越冬放养大刺鳅,用存放装置来帮助大刺鳅越冬,在存放装置内设置有若干捆棕皮,棕皮沉底,棕皮对水质具有一定的净化作用,其材质柔软且可长时间浸泡在水中不会产生毒害物质,利用大刺鳅集群、攀附习性,大刺鳅会集中钻入棕皮中,棕毛纤维柔软不会对大刺鳅身体(皮肤)造成伤害,在棕皮附近放置加热棒,其好处在于使大刺鳅聚集在棕皮里,减少其活动范围,同时加热棒放在棕皮附近,增强局部保温效果,提高越冬存活率。
[0008]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基于温棚提高大刺鳅越冬存活率的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搭建越冬棚;步骤S2、在所述越冬棚内挖建越冬池和储水池,所述储水池与所述越冬池相邻,在所述储水池与所述越冬池之间的塘堤上放置有用于将所述储水池的水输向所述越冬池的进水软管;步骤S3、在所述越冬池内放置有用于存放大刺鳅的存放装置;步骤S4、在所述存放装置内放置有若干捆棕皮;步骤S5、将需要越冬的大刺鳅放入所述存放装置内进行放养越冬管理。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改进,在每捆所述棕皮附近放置一根加热棒。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储水池和存放装置内分别放入已调试好的第一温度计和第二温度计。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越冬棚的主体结构由钢管搭建而成,所述越冬棚呈半圆柱形,所述越冬棚的棚顶用透明塑料膜覆盖,所述越冬棚的两端各留一扇门帘。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越冬池呈长方形,其池深为1.8米~2.2米,所述越冬池的水位面与塘堤的垂直落差高度至少30厘米。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储水池的容积大于或等于所述越冬池的容积,所述储水池的水位高于所述越冬池的水位。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存放装置包括网兜。
[0015]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存放装置包括设置有孔的越冬桶。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网兜由尼龙网连接而成,所述网兜的顶部留空,而且所述网兜的四个角分别绑好用于固定在所述越冬池内的细绳,所述网兜平铺于所述越冬池内。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更进一步改进,步骤S5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51、在放养大刺鳅前7天时,用聚维酮碘溶液按75mg/m3的用量对越冬池进行消毒处理;步骤S52、用清水浸泡网兜3天~5天,在放养大刺鳅前1天时,用聚维酮碘溶液按750mg/m3的用量浸泡所述网兜1小时后,晾干备用;步骤S53、将棕皮清洗干净后,在清水中浸泡5~7天,待棕皮吸水下沉;而后在将棕皮放入越冬池内的前一天,用聚维酮碘溶液按750mg/m3的用量浸泡棕皮1小时备用;将备用的每捆棕皮依次排布在所述网兜内,每捆棕皮相距的距离不超过20厘米;步骤S54、用聚维酮碘溶液按750mg/m3的用量对需要越冬的大刺鳅浸泡5分钟~10分钟,将大刺鳅按不同规格进行分类放入至所述棕皮内进行越冬放养。
[0018]本专利技术具备如下有益效果:1、提高存活率,大刺鳅在池塘中自然越冬,受环境影响非常大,一旦处于长期低温、出现雨雪冰霜等情况下,大刺鳅的越冬存活率非常低,一般存活率小于10%,甚至全军覆没,而使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后,可将越冬存活率提升至93%以上,极大地提高了大刺鳅的越冬存活率;
[0019]2、便于观察,相较于池塘的自然越冬和越冬池内加泥土、保温罐等越冬的方式,本专利技术的方法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大刺鳅本身有死后沉底的现象,尤其在越冬期间,其死亡后会直接沉入水底不会上浮,正常情况下不易发现其异常现象,导致延误了治疗时机,造成损失,本专利技术可以直接在塘堤上提拉绑在棕皮上的细绳,随时可以检查大刺鳅的健康情况,这一步骤是越冬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环节,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
[0020]3、防缺氧,相较于在泥土中埋入保温罐等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方法不会出现大刺鳅缺氧的情况,大刺鳅喜聚集,生性较懒,尤其在越冬环境下,几乎都是聚集在一团不会活动,若躲在泥土、保暖罐里易出现缺氧的情况,影响越冬效果;
[0021]4、便于用药,相对于躲在泥土或保暖罐里的大刺鳅,本专利技术可直接在网兜里施药,并且网兜中的大刺鳅较为集中,效果更为显著;
[0022]5、对越冬池的水深要求更低,无论是在池塘自然越冬还是在温棚内越冬,大刺鳅
对越冬池的水深要求都必须要高,如在室外池塘越冬,池塘水深必须要高于3m,甚至3.5m以上才能达到一定效果,利用保温罐越冬同样也是需要3~3.5m,而本专利技术只需要1.5~1.8m水深即可,极大地降低了越冬要求。
附图说明
[0023]为了易于说明,本专利技术由下述的较佳实施例及附图作以详细描述。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步骤框图。
实施方式
[0025]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
[0026]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基于温棚提高大刺鳅越冬存活率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搭建越冬棚;步骤S2、在所述越冬棚内挖建越冬池和储水池,所述储水池与所述越冬池相邻,在所述储水池与所述越冬池之间的塘堤上放置有用于将所述储水池的水输向所述越冬池的进水软管;步骤S3、在所述越冬池内放置有用于存放大刺鳅的存放装置;步骤S4、在所述存放装置内放置有若干捆棕皮;步骤S5、将需要越冬的大刺鳅放入所述存放装置内进行放养越冬管理。
[0027]其中,在每捆棕皮附近放置一根加热棒;具体地讲,在每捆棕皮附近,放置一根功率为500W的加热棒,加热棒全部浸入水中,通电后将加热棒温度设置在28℃~30℃。本专利技术内,应用越冬棚内的越冬池来越冬放养大刺鳅,用存放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温棚提高大刺鳅越冬存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搭建越冬棚;步骤S2、在所述越冬棚内挖建越冬池和储水池,所述储水池与所述越冬池相邻,在所述储水池与所述越冬池之间的塘堤上放置有用于将所述储水池的水输向所述越冬池的进水软管;步骤S3、在所述越冬池内放置有用于存放大刺鳅的存放装置;步骤S4、在所述存放装置内放置有若干捆棕皮;步骤S5、将需要越冬的大刺鳅放入所述存放装置内进行放养越冬管理。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温棚提高大刺鳅越冬存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每捆所述棕皮附近放置一根加热棒。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基于温棚提高大刺鳅越冬存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储水池和存放装置内分别放入已调试好的第一温度计和第二温度计。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基于温棚提高大刺鳅越冬存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越冬棚的主体结构由钢管搭建而成,所述越冬棚呈半圆柱形,所述越冬棚的棚顶用透明塑料膜覆盖,所述越冬棚的两端各留一扇门帘。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基于温棚提高大刺鳅越冬存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越冬池呈长方形,其池深为1.8米~2.2米,所述越冬池的水位面与塘堤的垂直落差高度至少30厘米。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基于温棚提高大刺鳅越冬存活率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池的容积大于或等于所述越冬池的容积,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园刘斌连海曾庆祥钟颖良张家海刘德亭张乐乐胡重华廖丽玫
申请(专利权)人:赣州市畜牧水产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