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膜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057982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24
本申请提供一种彩膜基板,彩膜基板包括:基板;色阻层,色阻层设置于所述基板上,色阻层包括第一色阻、第二色阻及第三色阻,第一色阻具有高度H1,第二色阻具有高度H2,第三色阻具有高度H3,其中,H2≤H1<H3;遮光的填充层,填充层设置于基板上,填充层包括第一填充体及第二填充体,第一填充体填充于第一色阻与第二色阻之间的间隙,第二填充体填充于第二色阻与第三色阻之间的间隙,第一填充体具有背离基板的第一表面,第一表面与基板的表面具有间距H4,其中,H2≤H4≤H1,第二填充体具有背离基板的第二表面,第二表面与基板之间具有间距H5,其中,H2≤H5≤H3,从而有效防止显示装置中温度变化引起的液晶气泡。起的液晶气泡。起的液晶气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彩膜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彩膜基板、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Thin Film Transistor Liquid Crystal Display,TFT

LCD)具有低辐射、体积小、能耗低等优点,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被广泛的应用于各类电子信息产品上。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会因地域的不同,其工作的温度也会有较大的差异。高低温的差异大,会因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本身的特点而带来诸多问题。
[0003]就目前的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产品设计来说,为了减小彩膜基板(Color Filter,CF)的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电极与数据线(data)之间的电容(loading),通常将彩膜基板中的色阻之间设计为无覆盖(overlay)保护层的设计,这种设计会导致相邻色阻之间产生空隙,即便有彩膜基板(Color Filter,CF)侧的黑矩阵(Black Matrix,BM)或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电极作为填充层和覆盖层,但和色阻的膜厚相比,依旧不能形成平坦的地形。高低起伏的地形,会使液晶显示面板在不同温度情况下,由于热胀冷缩导致液晶流动大,从而产生气泡(bubble),严重影响薄膜晶体管液晶显示器的品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彩膜基板,所述彩膜基板包括:
[0005]基板;
[0006]色阻层,所述色阻层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色阻层包括第一色阻、第二色阻及第三色阻,所述第一色阻、所述第二色阻及所述第三色阻的颜色互不相同且彼此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色阻具有高度H1,所述第二色阻具有高度H2,所述第三色阻具有高度H3,其中,H2≤H1<H3;
[0007]遮光的填充层,所述填充层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填充层包括第一填充体及第二填充体,所述第一填充体填充于所述第一色阻与所述第二色阻之间的间隙,所述第二填充体填充于所述第二色阻与所述第三色阻之间的间隙,所述第一填充体具有背离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基板的表面具有间距H4,其中,H2≤H4≤H1,所述第二填充体具有背离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基板之间具有间距H5,其中,H2≤H5≤H3。
[0008]其中,所述第一表面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边及第二边,所述第一边与所述第一色阻背离所述基板的表面贴合设置,所述第二边与所述第二色阻背离所述基板的表面贴合设置;
[0009]所述第二表面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三边及第四边,所述第三边与所述第二色阻背离所述基板的表面贴合设置,所述第四边与所述第三色阻背离所述基板的表面贴合设置。
[0010]其中,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基板之间的间距H5自所述第二色阻至所述第三色阻之
间逐渐递增。
[0011]其中,所述第一填充体为黑矩阵,所述第二填充体为黑矩阵。
[0012]其中,所述第一填充体包括相连的第一子填充部及第二子填充部,所述第一子填充部贴合于所述基板设置,所述第二子填充部设置于所述第一子填充部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
[0013]所述第二填充体包括相连的第三子填充部及第四子填充部,所述第三子填充部贴合于所述基板设置,所述第四子填充部设置于所述第三子填充部背离所述基板的一侧;
[0014]其中,所述第一子填充部为黑矩阵,所述第三子填充部为黑矩阵。
[0015]其中,所述第四子填充部背离所述基板的表面构成所述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基板的表面的间距H5自所述第二色阻至所述第三色阻之间逐渐递增。
[0016]其中,所述第二子填充部为透明材质,所述第四子填充部为透明材质。
[0017]其中,所述第二子填充部为黑矩阵,所述第四子填充部为透明材质。
[0018]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显示面板,所述显示面板包括阵列基板、液晶层及所述彩膜基板,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相对且间隔设置,所述液晶层夹设于所述阵列基板与所述彩膜基板之间,所述彩膜基板还包括像素电极,所述像素电极设置于所述色阻层及所述填充层背离所述基板的表面。
[0019]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显示装置,所述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及所述显示面板,所述背光模组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一侧并用于为所述显示面板提供面光源。所述显示面板中的彩膜基板包括基板、色阻层及遮光的填充层。所述色阻层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色阻层包括第一色阻、第二色阻及第三色阻,所述第一色阻、所述第二色阻及所述第三色阻的颜色互不相同且彼此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色阻具有高度H1,所述第二色阻具有高度H2,所述第三色阻具有高度H3,其中,H2≤H1<H3。所述填充层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填充层包括第一填充体及第二填充体,所述第一填充体填充于所述第一色阻与所述第二色阻之间的间隙,所述第二填充体填充于所述第二色阻与所述第三色阻之间的间隙,所述第一填充体具有背离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基板的表面具有间距H4,其中,H2≤H4≤H1,所述第二填充体具有背离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基板之间具有间距H5,其中,H2≤H5≤H3。所述彩膜基板通过第一填充体及第二填充体的填充,有效减少第一色阻、第二色阻与第三色阻之间的地形差,所述第一填充体及所述第二填充体还可以设计成不同的厚度,使得第一色阻、第二色阻及第三色阻之间的地形进一步平坦化,从而有效防止显示装置中温度变化引起的液晶气泡,进而保障了所述显示装置具有优良的光学效果和显示品味。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显示装置的示意图。
[0022]图2是图1中提供的显示装置沿A

A线的截面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一对比实施例的显示装置沿A

A线的截面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彩膜基板的部分结构的俯视示意图。
[0025]图5是本申请第一实施例的显示装置沿A

A线的截面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6]图6是本申请第二实施例的显示装置沿A

A线的截面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7]图7是本申请第三实施例的显示装置沿A

A线的截面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8]图8是本申请第四实施例的显示装置沿A

A线的截面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9]图9是本申请第五实施例的显示装置沿A

A线的截面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30]图10是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彩膜基板,所述彩膜基板包括基板和色阻层,所述色阻层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色阻层包括第一色阻、第二色阻及第三色阻,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色阻、所述第二色阻及所述第三色阻的颜色互不相同且彼此间隔设置,所述第一色阻具有高度H1,所述第二色阻具有高度H2,所述第三色阻具有高度H3,其中,H2≤H1<H3;遮光的填充层,所述填充层设置于所述基板上,所述填充层包括第一填充体及第二填充体,所述第一填充体填充于所述第一色阻与所述第二色阻之间的间隙,所述第二填充体填充于所述第二色阻与所述第三色阻之间的间隙,所述第一填充体具有背离所述基板的第一表面,所述第一表面与所述基板的表面具有间距H4,其中,H2≤H4≤H1,所述第二填充体具有背离所述基板的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基板之间具有间距H5,其中,H2≤H5≤H3。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膜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表面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一边及第二边,所述第一边与所述第一色阻背离所述基板的表面贴合设置,所述第二边与所述第二色阻背离所述基板的表面贴合设置;所述第二表面具有相背设置的第三边及第四边,所述第三边与所述第二色阻背离所述基板的表面贴合设置,所述第四边与所述第三色阻背离所述基板的表面贴合设置。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膜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表面与所述基板之间的间距H5自所述第二色阻至所述第三色阻之间逐渐递增。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彩膜基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填充体为黑矩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海爽袁海江
申请(专利权)人: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