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亮度的液晶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037426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面板,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面上,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增亮膜,所述增亮膜包括棱镜结构,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下偏光片,所述下偏光片包括下光栅结构;所述增亮膜的棱镜结构与所述下偏光片的下光栅结构之间相平行。该液晶显示装置具有较高的亮度,且成本较低。且成本较低。且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亮度的液晶显示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亮度的液晶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液晶显示装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具有机身薄、省电、无辐射等众多优点,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如液晶电视、移动电话、个人数字助理(PDA)、数字相机、计算机屏幕或笔记本电脑屏幕等。液晶显示装置一般包括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面板,为了提高所述背光模组的光线出射亮度,所述背光模组内通常设置有增亮膜,利用所述增亮膜表面上的棱镜结构将各个方向的光线聚集后出射,达到增亮的目的。
[0003]如专利号为CN201920643114.6的中国专利中公开了一种窄边框液晶显示器,包括背光模组和形成在背光模组上方的液晶显示面板,所述背光模组用以为液晶显示面板提供背光光亮显示,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器显示图像。所述液晶显示器还包括与背光模组电性连接的背光线路板和与液晶显示面板电性连接的显示线路板,所述背光线路板和显示线路板均与液晶显示器的主板电连接实现信号传输。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光源,所述光源形成在导光组件的侧边形成侧入式背光模组,其中,所述导光组件包括从下往上依次层叠设置在底板上的反射片、导光板和光学膜。光源发出的线光源从导光板的侧面进入至导光板内形成面光源并从导光板的上端面射出以为液晶显示面板提供背光光亮,导光板内入射至导光板底部的光线被反射片反射回导光板内提高光线利用率,所述光学膜用于使从导光板上端面射出的光线更加均匀地显示。所述光学膜至少包括从下往上依次层叠设置在导光板上端面的下增亮膜、扩散膜和上增亮膜。
[0004]但是,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的下偏光片基于光栅效应将不同方向的光线变为同一方向的偏振光进入到面板内,再配合液晶材料的旋光性以及上偏光片,最终实现光线的亮暗通断。因为所述增亮膜为棱镜结构,所述上偏光片为下光栅结构,光线经过所述增亮膜的棱镜结构后,不同的棱镜角度造成光线的出射角度不同,这样光线在进入所述下偏光片时的角度也不同,从而造成所述下偏光片对光线的利用率不同,使得从所述下偏光片出射的光量不同,最终引起所述液晶显示装置亮度不同。为了提高亮度,现有技术一般在所述背光模组中采用高亮增亮膜,但是高亮增亮膜的价格比较昂贵,不利于成本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装置,具有较高的亮度,且成本较低。
[0006]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7]一种高亮度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面板,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面上,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增亮膜,所述增亮膜包括棱镜结构,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下偏光片,所述下偏光片包括下光栅结构;所述增亮膜的棱镜结构与所述下偏光片的下光栅结构之间相平行。
[0008]进一步地,还包括与所述背光模组电性连接的背光线路板以及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电性连接的显示线路板。
[0009]进一步地,所述背光线路板和显示线路板为同一线路板。
[0010]进一步地,所述增亮膜包括基膜,所述棱镜结构设置于所述基膜上,所述棱镜结构包括多条微棱镜,各条微棱镜在所述基膜上沿第一方向延伸,并沿第二方向平行排列。
[0011]进一步地,所述下偏光片包括下基片,所述下光栅结构设置于所述下基片上,所述下光栅结构包括多条下微光栅,各条下微光栅在所述下基片上沿第一方向延伸,并沿第二方向平行排列。
[0012]进一步地,所述棱镜结构包括多条微棱镜,所述下光栅结构包括多条下微光栅,所述微棱镜的延伸方向与所述下微光栅的延伸方向之间相平行。
[0013]进一步地,所述液晶显示面板与所述增亮膜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
[0014]进一步地,所述背光模组还包括框架以及设置于所述框架内的导光板和背光灯条,所述导光板和背光灯条与所述框架固定设置;所述背光灯条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入光面上,所述增亮膜设置于所述导光板的出光面上。
[0015]进一步地,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还包括设置于所述下偏光片上的阵列基板、设置于所述阵列基板上的液晶材料层、设置于所述液晶材料层上的彩膜基板以及设置于所述彩膜基板上的上偏光片;所述上偏光片也包括上光栅结构,所述上偏光片的上光栅结构与所述下偏光片的下光栅结构之间相垂直。
[0016]进一步地,所述上偏光片包括上基片,所述上光栅结构设置于所述上基片上,所述上光栅结构包括多条上微光栅,各条上微光栅在所述上基片上沿第二方向延伸,并沿第一方向平行排列。
[0017]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液晶显示装置通过调节所述增亮膜的棱镜结构与所述下偏光片的下光栅结构之间的夹角,进而调节从所述增亮膜出射的光线在入射至所述下偏光片时的光通量,最终使得光线透过所述下偏光片时的光通量最大,提高了显示装置的整体亮度,且经过调节后,采用低亮增亮膜或普亮增亮膜也能够获得与采用高亮增亮膜相接近的亮度,产品成本较低。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的堆叠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中增亮膜的棱镜方向示意图。
[0020]图3为图2所示的增亮膜的A

A剖视图。
[0021]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下偏光片的光栅方向示意图。
[0022]图5为图4所示的下偏光片的B

B剖视图。
[0023]图6为本技术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中上偏光片的光栅方向示意图。
[0024]图7为图6所示的上偏光片的C

C剖视图。
[0025]图8为本技术提供的液晶显示装置中所述下偏光片的光通量和,所述下偏光片与所述增亮膜之间夹角的关系曲线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说明,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7]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8]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第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9]在本技术中,除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亮度的液晶显示装置,包括背光模组和液晶显示面板,所述液晶显示面板设置于所述背光模组的出光面上,所述背光模组包括增亮膜,所述增亮膜包括棱镜结构,所述液晶显示面板包括下偏光片,所述下偏光片包括下光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增亮膜的棱镜结构与所述下偏光片的下光栅结构之间相平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亮度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与所述背光模组电性连接的背光线路板以及与所述液晶显示面板电性连接的显示线路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亮度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背光线路板和显示线路板为同一线路板。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亮度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增亮膜包括基膜,所述棱镜结构设置于所述基膜上,所述棱镜结构包括多条微棱镜,各条微棱镜在所述基膜上沿第一方向延伸,并沿第二方向平行排列。5.根据权利要求1或4所述的高亮度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偏光片包括下基片,所述下光栅结构设置于所述下基片上,所述下光栅结构包括多条下微光栅,各条下微光栅在所述下基片上沿第一方向延伸,并沿第二方向平行排列。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亮度的液晶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春平樊劼黄昌鹏
申请(专利权)人:信利光电仁寿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