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墩机内模提升装置及施工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05754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造墩机内模提升装置及施工方法,包括爬架系统和模板支架系统,模板支架系统位于爬架系统上方;爬架系统内侧设有爬升导轨,还设有固设在墩体上的锚座,锚座与爬升导轨之间设有爬升装置;爬架系统的顶部设有水平布置的退模平台,模板支架系统的底部通过滑动平台与退模平台连接,模板支架系统的内壁设有外模板;还设有内模板支架,内模板设置在内模板支架的外壁。模板采用透明模板,在模板的背面设有图像采集装置。通过采用标准化的桁架框架和杆件的组合结构,能够大幅降低造墩机的成本。设置的图像采集装置,能够实施检测墩体表面的浇筑缺陷。设置的控制系统能够确保爬模在提升过程中的安全。模在提升过程中的安全。模在提升过程中的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造墩机内模提升装置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桥墩施工装备及方法领域,尤其是一种造墩机内模提升装置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针对低墩施工,主要有装配式脚手架、翻模等施工方法;针对中高墩施工,主要有挂架、液压爬模等施工方法。其中装配式脚手架,结构简单,模块化设计,成本低,但是功能单一,仅做围护使用,一般用于单节段墩柱,装配式脚手架需定制,标准化程度不足。而翻模结构,模板反复周转,成本低,但是易发生错台,架体抗风能力差;不易搭设操作平台,安全风险大;吊装作业次数多。而采用挂架结构,材料投入少,工艺简单;架体反复周转,成本低;后移平台辅助脱模,脱模风险小;但是架体高空安拆难度大,吊装次数多,安全风险高;占用吊装设备时间长。采用液压或电动葫芦驱动的爬模结构,集平台、支架、模板、爬升设备于一体,简化工序,施工效率高。CN 217438725 U记载了一种现浇薄壁空心桥墩内

外侧模整体爬升结构,其中记载了爬模结构,且将内模与外模在顶部互相连接,以使外模和内模同步提升,存在的问题是,外模的爬升只能升不能降,而外模板爬架与墩柱外壁的锚锥固定连接,再需要将内模板支架与墩柱内壁的锚锥连接操作较为复杂,且存在安全隐患。在墩柱的内壁空间较为狭窄,在其内无法使用大型机械设备辅助施工,立模和拆模的工作量较大,施工干涉较多,也存在安全隐患。由于模板的自重较重,而模板支撑结构多为悬臂结构,这导致内模支架的自重也会相应增加,这也会增加外模板爬架所承载的重量。
[0003]CN217438725U记载了一种现浇薄壁空心桥墩内

外侧模整体爬升结构,其中记载了自动收缩的内模支架结构,但是该结构仅适用于墩柱内部空间非常狭窄的结构,而且该结构仅适用于脱模,不适于立模施工,因为该内模支架结构不仅具有沿水平方向的受力,还有沿轴向方向的受力,实现自动控制的难度较大,尤其是转角模板的位置也难以实现自动化的脱模和立模操作。
[0004]对于高墩桥梁的墩柱,采用变截面的设计效益更高,但是变截面的墩柱施工,涉及到钢筋部品、模板均需采用相应的优化施工方法,目前尚无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均较高的施工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造墩机内模提升装置及施工方法,能够简化造墩机内模结构,并能够方便的对内模板支架的高度位置进行精确调节,安装较为方便。优选的方案中,还能够减轻内模板支架的自重,并实现自动化的立模和脱模。通过对内模板的结构加以改进,能够方便的适应变截面墩柱的施工。
[000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造墩机内模提升装置,包括外模板爬架,外模板爬架的顶部设有多根同步提升梁,同步提升梁穿过内模板支架,用于使内模板支架跟随外模板爬架提升;
在外模板爬架与同步提升梁之间设有微调千斤顶,微调千斤顶用于在外模板爬架固定后,再微调内模板支架的高度。
[0007]优选的方案中,同步提升梁为两段的结构,两段的同步提升梁之间通过联系梁固定连接。
[0008]优选的方案中,内模板支架从上到下依次分为顶部施工平台、中部施工平台和底部施工平台;顶部施工平台的底部设有内模板悬挂装置,内模板悬挂装置与内模板的顶部连接,中部施工平台上设有多个伸缩装置,伸缩装置与内模板的背面连接,以驱动内模板外扩和内缩。
[0009]优选的方案中,在中部施工平台上还固设有多个滑动座,滑动杆与内模板的背面连接,滑动杆与滑动座滑动连接。
[0010]优选的方案中,中部施工平台的底部用于与预埋在已浇筑的墩柱内壁的锚锥固定连接;在底部施工平台的边缘设有多个内模滚轮,内模滚轮与已浇筑的墩柱内壁接触。
[0011]优选的方案中,内模板为多块结构,内模板之间通过多个内模板背楞互相连接,每个侧面的内模板设有一个内模楔形模板,和多个内模拼缝模板,内模楔形模板最宽的宽度和内模拼缝模板的宽度相同。
[0012]优选的方案中,在内模板转角的位置设有阳角模板,阳角模板的两侧延伸至内模直线模板的外壁,在内模板的背面设有内模板背楞,内模板背楞为空心钢管;阳角模板通过连接杆与阳角模板滑块连接,阳角模板滑块的两端弯折延伸,阳角模板滑块的两端伸入到内模板背楞内,阳角模板滑块与内模板背楞之间具有间隙,阳角模板滑块的两端在内模板背楞内沿着内模板外扩和内缩的方向滑动。
[0013]一种采用上述的造墩机内模提升装置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前一仓的墩柱浇筑完成后,在墩柱顶部的内壁预埋锚锥;S2、内模板脱模;S3、将同步提升梁延伸至外模板爬架的顶部并与微调千斤顶固定连接;S4、外模板爬架爬升,带动内模板支架爬升,外模板爬架爬升到位后与墩柱外壁的锚锥固定连接;S5、通过微调千斤顶调升内模板支架的高度,到位后,将中部施工平台的底部与墩柱内壁的锚锥固定连接;S6、内模板和外模板立模,安装对拉螺杆;通过以上步骤实现内模提升的施工。
[0014]优选的方案中,步骤S2中,脱模时,伸缩装置缩回,带动内模板的内模直线模板缩回,当缩回一段距离后,阳角模板滑块与内模板背楞的内壁接触,带动阳角模板缩回,实现脱模;步骤S6中,立模时,伸缩装置伸出,带动内模板的内模直线模板伸出,内模直线模板推动阳角模板同时向外伸出,实现立模。
[0015]优选的方案中,若当前仓需要改变墩柱内截面时,从每侧的内模直线模板中取下一块内模拼缝模板;
若当前仓不需要改变墩柱内截面时,从每侧的内模直线模板中取下内模楔形模板,并增加一片内模拼缝模板。
[0016]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造墩机内模提升装置及施工方法,通过采用由外模板爬架通过同步提升梁辅助举升内模板支架的方案,减少了塔吊的占用时间,且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步提升梁采用可拆卸的结构,能够在内模板支架安装就位后进行拆除,减少施工干涉。设置的微调千斤顶能够对内模板支架的安装高度进行微调,从而大幅降低内模板支架的安装难度。从内模板支架的顶部施工平台底部设置的内模板悬挂装置,能够为内模板提供辅助的支撑,从而大幅降低伸缩装置的刚度要求,进而减轻内模板支架的自重。设置的阳角模板滑块的结构,使阳角模板与内模直线模板之间构成随动结构,能够方便的跟随内模直线模板实现立模和脱模操作。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内模拼缝模板和内模楔形模板的组合结构,能够方便的根据设计要求拼合出上下精确衔接的变截面墩柱结构。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整体结构的主视图。
[0018]图2为图1的B

B剖视图。
[0019]图3为图1的A

A剖视图。
[0020]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内模直线模板的局部示意图。
[0021]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内模板立模时阳角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内模板脱模时阳角模板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内模板支架举升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4]图中:外模板1,外模板爬架2,内模板3,内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造墩机内模提升装置,包括外模板爬架(2),其特征是:外模板爬架(2)的顶部设有多根同步提升梁(16),同步提升梁(16)穿过内模板支架(6),用于使内模板支架(6)跟随外模板爬架(2)提升;在外模板爬架(2)与同步提升梁(16)之间设有微调千斤顶(17),微调千斤顶(17)用于在外模板爬架(2)固定后,再微调内模板支架(6)的高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墩机内模提升装置,其特征是:同步提升梁(16)为两段的结构,两段的同步提升梁(16)之间通过联系梁(161)固定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造墩机内模提升装置,其特征是:内模板支架(6)从上到下依次分为顶部施工平台(5)、中部施工平台(18)和底部施工平台(12);顶部施工平台(5)的底部设有内模板悬挂装置(4),内模板悬挂装置(4)与内模板(3)的顶部连接,中部施工平台(18)上设有多个伸缩装置(9),伸缩装置(9)与内模板(3)的背面连接,以驱动内模板(3)外扩和内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造墩机内模提升装置,其特征是:在中部施工平台(18)上还固设有多个滑动座(8),滑动杆(7)与内模板(3)的背面连接,滑动杆(7)与滑动座(8)滑动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造墩机内模提升装置,其特征是:中部施工平台(18)的底部用于与预埋在已浇筑的墩柱(10)内壁的锚锥(14)固定连接;在底部施工平台(12)的边缘设有多个内模滚轮(15),内模滚轮(15)与已浇筑的墩柱(10)内壁接触。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造墩机内模提升装置,其特征是:内模板(3)为多块结构,内模板(3)之间通过多个内模板背楞(31)互相连接,每个侧面的内模板(3)设有一个内模楔形模板(34)和多个内模拼缝模板(33),内模楔形模板(34)最宽的宽度和内模拼缝模板(33)的宽度相同。7.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造墩机内模提升装置,其特征是:在内模板(3)转角的位置设有阳角模板(36),阳角模板(36)的两侧延伸至内模直线模板(3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超李拔周李阳田涛余汉锦林治民吴柯汪华文狄飞超王磊罗平王炜王臻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武汉港湾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