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幅钢桁梁的顶推滑移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05541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双幅钢桁梁的顶推滑移施工方法包括:在右侧的墩组的前后侧设置纵移临时施工支架,在左侧的墩组的前后侧设置左幅临时施工支架;在纵移临时施工支架上搭设纵移滑道结构和横移滑道结构;在纵移滑道结构上拼装左幅第一钢桁架以及左幅引导梁,并向前顶推至第一预设位置后拼装左幅第二钢桁架,向前顶推至第二预设位置;将左幅桁架梁沿横移滑道结构顶推至左幅临时施工支架上并落梁就位,以使左幅桁架梁跨设于第一墩柱和第二墩柱;在纵移滑道结构上拼装右幅第一钢桁架和右幅引导梁,并向前顶推至第一预设位置后拼装右幅第二钢桁架,向前顶推至第二预设位置;将右幅桁架梁落梁就位,以使右幅桁架梁跨设于第三墩柱和第四墩柱。墩柱。墩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幅钢桁梁的顶推滑移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钢桁梁施工
,尤其是一种双幅钢桁梁的顶推滑移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常泰长江大桥南北公路接线工程CT

TX

2施工标段位于泰州市泰兴市张桥镇,标段起自CT

TX1施工标段设计终点(桩号K6+100.000),向南跨西焦中沟与张圩线后经焦港村与通江村西侧,跨规划镇海路南延线,与其设置张桥互通(互通范围的镇海路南延线由本项目同期实施),路线继续向南布设,经褚陈村东侧上跨规划东西南部干线后连续跨越羌溪河、焦土港及G345国道,于张桥镇与虹桥镇镇界处接CT

TX3施工标段起点(桩号K11+000.000),全长4.9公里。路基标准断面宽度34.5米,采用双向六车道形式,设计时速120Km/h。
[0003]主桥为跨度153m的下承式简支钢析梁,横向分为双幅桥,主桁中心距为18.8m;桥面设单项2%横坡。该桥梁为双幅钢桁架桥,单幅钢桁桥重3175t,两幅重6351t;并且,该项目需要将双幅钢桁架桥移送至连续跨过国道和航道,结合现场工况条件,以及水上交通管理部门的限制要求;按常规纵向顶推方法无法实现大跨度、大吨位钢桁梁快速安全就位的目的,且双幅钢桁架桥需要在现场搭建更多的辅助支架,耗时耗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双幅钢桁梁的顶推滑移施工方法,旨在解决现有的钢桁梁施工无法应用于同时跨国道航道或者跨度较宽的施工项目、且施工耗时耗力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出一种双幅钢桁梁的顶推滑移施工方法,所述双幅钢桁梁的顶推滑移施工方法用于将双幅钢桁梁分别顶推至施工区域内的两个墩组上,两个所述墩组在左右向上并排设置,左侧所述墩组包括从前至后间隔设置的第一墩柱和第二墩柱,右侧所述墩组包括从前至后间隔设置的第三墩柱和第四墩柱,所述双幅钢桁梁的顶推滑移施工方法的步骤,包括:
[0006]在右侧的所述墩组的前后侧设置纵移临时施工支架,在左侧的所述墩组的前后侧设置左幅临时施工支架;
[0007]在所述纵移临时施工支架上搭设纵移滑道结构和横移滑道结构,其中,所述纵移滑道结构沿前后向设置,所述横移滑道结构沿左右向设置,并连接所述纵移滑道结构与所述左幅临时施工支架;
[0008]在所述纵移滑道结构上拼装左幅第一钢桁架,并在所述左幅第一钢桁架的前侧拼装左幅引导梁;
[0009]将所述左幅第一钢桁架和所述左幅引导梁在所述纵移滑道结构上向前顶推至第一预设位置;
[0010]在所述左幅第一钢桁架的后侧拼装左幅第二钢桁架,以形成左幅桁架梁;
[0011]将所述左幅桁架梁和所述左幅引导梁在所述纵移滑道结构上向前顶推至第二预设位置;
[0012]将所述左幅桁架梁在所述横移滑道结构上向左顶推至所述左幅临时施工支架上;
[0013]将所述左幅桁架梁落梁就位,以使所述左幅桁架梁跨设于所述第一墩柱和所述第二墩柱;
[0014]在所述纵移滑道结构上拼装右幅第一钢桁架,并在所述右幅第一钢桁架的前侧拼装右幅引导梁;
[0015]将所述右幅第一钢桁架和所述右幅引导梁在所述纵移滑道结构上向前顶推至所述第一预设位置;
[0016]在所述右幅第一钢桁架的后侧拼装右幅第二钢桁架,以形成右幅桁架梁;
[0017]将所述右幅桁架梁和所述右幅引导梁在所述纵移滑道结构上向前顶推至所述第二预设位置;
[0018]将所述右幅桁架梁落梁就位,以使所述右幅桁架梁跨设于所述第三墩柱和所述第四墩柱。
[0019]可选地,所述“在所述纵移滑道结构上拼装左幅第一钢桁架,并在所述左幅第一钢桁架的前侧拼装左幅引导梁”的步骤,还包括:
[0020]在所述纵移滑道结构上搭设左幅桁架拼装支架;
[0021]在所述左幅桁架拼装支架上拼装所述左幅第一钢桁架,并在所述左幅第一钢桁架的前侧拼装左幅引导梁;
[0022]在所述左幅桁架拼装支架的纵移滑道结构上设置左幅临时支墩结构,以调节所述左幅第一钢桁架以及及所述左幅引导梁高程;
[0023]拆除所述左幅桁架拼装支架;
[0024]在所述左幅第一钢桁架以及所述左幅引导梁的底部分别安装纵移滑靴;
[0025]拆除所述左幅桁架拼装支架以及所述左幅临时支墩结构;
[0026]将所述左幅第一钢桁架以及所述左幅引导梁落梁到位,以使所述左幅第一钢桁架以及所述左幅引导梁底部的纵移滑靴置于所述纵移滑道结构上。
[0027]可选地,所述“在所述左幅桁架拼装支架上拼装所述左幅第一钢桁架,并在所述左幅第一钢桁架的前侧拼装左幅引导梁”的步骤,包括:
[0028]在所述左幅桁架拼装支架上拼装首段左幅桁架段;
[0029]在所述首段左幅桁架段的后侧依次拼装多个左幅桁架段,以形成所述左幅第一钢桁架;
[0030]在所述首段左幅桁架段的前侧拼装所述左幅引导梁。
[0031]可选地,所述“在所述左幅桁架拼装支架上拼装首段左幅桁架段”的步骤,包括:
[0032]将两个下弦杆安装于所述左幅桁架拼装支架上,其中,两个所述下弦杆在左右向上并排间隔设置;
[0033]安装横梁结构,其中,所述横梁结构包括多个横梁,多个所述横梁设于两个所述下弦杆之间,且在前后向上并排间隔设置;
[0034]安装桥面板,其中,所述桥面板设于两个所述下弦杆之间,且置于多个所述横梁上;
[0035]在各所述下弦杆上分别安装腹杆结构;
[0036]在各所述腹杆结构上分别安装上弦杆;
[0037]在两个所述上弦杆之间安装桥门架,其中,所述桥门架处于两个所述上弦杆的前侧;
[0038]在各所述上弦杆与对应的所述下弦杆之间设置竖腹杆;
[0039]在两个所述上弦杆之间安装上平联横撑,其中,所述上平联横撑对应所述竖腹杆的位置设置;
[0040]在所述两个所述上弦杆之间安装X型上平联,其中,所述X型上平联处于所述桥门架与所述上平联横撑之间。
[0041]可选地,所述“将所述左幅桁架梁在所述横移滑道结构上向左顶推至所述左幅临时施工支架上”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0042]在所述第二预设位置处向上顶升所述左幅桁架梁,以使所述左幅桁架梁底部纵移滑靴与所述纵移滑道结构分离;
[0043]拆除所述左幅桁架梁的底部的纵移滑靴;
[0044]在所述左幅桁架梁的底部安装横移滑靴;
[0045]将所述左幅桁架梁落梁到位,以使所述左幅桁架梁底部的横移滑靴置于所述纵移滑道结构上,并与所述横移滑道结构对应设置;
[0046]将所述左幅桁架梁向左顶推至所述左幅临时施工支架上。
[0047]可选地,所述“在所述第二预设位置处向上顶升所述左幅桁架梁,以使所述左幅桁架梁底部纵移滑靴与所述纵移滑道结构分离”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0048]拆除所述左幅引导梁。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幅钢桁梁的顶推滑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幅钢桁梁的顶推滑移施工方法用于将双幅钢桁梁分别顶推至施工区域内的两个墩组上,两个所述墩组在左右向上并排设置,左侧所述墩组包括从前至后间隔设置的第一墩柱和第二墩柱,右侧所述墩组包括从前至后间隔设置的第三墩柱和第四墩柱,所述双幅钢桁梁的顶推滑移施工方法的步骤,包括:在右侧的所述墩组的前后侧设置纵移临时施工支架,在左侧的所述墩组的前后侧设置左幅临时施工支架;在所述纵移临时施工支架上搭设纵移滑道结构和横移滑道结构,其中,所述纵移滑道结构沿前后向设置,所述横移滑道结构沿左右向设置,并连接所述纵移滑道结构与所述左幅临时施工支架;在所述纵移滑道结构上拼装左幅第一钢桁架,并在所述左幅第一钢桁架的前侧拼装左幅引导梁;将所述左幅第一钢桁架和所述左幅引导梁在所述纵移滑道结构上向前顶推至第一预设位置;在所述左幅第一钢桁架的后侧拼装左幅第二钢桁架,以形成左幅桁架梁;将所述左幅桁架梁和所述左幅引导梁在所述纵移滑道结构上向前顶推至第二预设位置;将所述左幅桁架梁在所述横移滑道结构上向左顶推至所述左幅临时施工支架上;将所述左幅桁架梁落梁就位,以使所述左幅桁架梁跨设于所述第一墩柱和所述第二墩柱;在所述纵移滑道结构上拼装右幅第一钢桁架,并在所述右幅第一钢桁架的前侧拼装右幅引导梁;将所述右幅第一钢桁架和所述右幅引导梁在所述纵移滑道结构上向前顶推至所述第一预设位置;在所述右幅第一钢桁架的后侧拼装右幅第二钢桁架,以形成右幅桁架梁;将所述右幅桁架梁和所述右幅引导梁在所述纵移滑道结构上向前顶推至所述第二预设位置;将所述右幅桁架梁落梁就位,以使所述右幅桁架梁跨设于所述第三墩柱和所述第四墩柱。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幅钢桁梁的顶推滑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纵移滑道结构上拼装左幅第一钢桁架,并在所述左幅第一钢桁架的前侧拼装左幅引导梁”的步骤,还包括:在所述纵移滑道结构上搭设左幅桁架拼装支架;在所述左幅桁架拼装支架上拼装所述左幅第一钢桁架,并在所述左幅第一钢桁架的前侧拼装左幅引导梁;在所述左幅桁架拼装支架的纵移滑道结构上设置左幅临时支墩结构,以调节所述左幅第一钢桁架以及及所述左幅引导梁高程;拆除所述左幅桁架拼装支架;在所述左幅第一钢桁架以及所述左幅引导梁的底部分别安装纵移滑靴;
拆除所述左幅桁架拼装支架以及所述左幅临时支墩结构;将所述左幅第一钢桁架以及所述左幅引导梁落梁到位,以使所述左幅第一钢桁架以及所述左幅引导梁底部的纵移滑靴置于所述纵移滑道结构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双幅钢桁梁的顶推滑移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所述左幅桁架拼装支架上拼装所述左幅第一钢桁架,并在所述左幅第一钢桁架的前侧拼装左幅引导梁”的步骤,包括:在所述左幅桁架拼装支架上拼装首段左幅桁架段;在所述首段左幅桁架段的后侧依次拼装多个左幅桁架段,以形成所述左幅第一钢桁架;在所述首段左幅桁架段的前侧拼装所述左幅引导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双幅钢桁梁的顶推滑移施工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安鹏高永吉吕天文王文炜李龙吉丁霄霄吕兵荣王小兵周星帆严少峰陈青松牟登科沈胜强
申请(专利权)人:中铁二十局集团有限公司东南大学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