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稳定的重金属废水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056282 阅读:6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的一种高效稳定的重金属废水处理系统,它包括调节池、PH调节单元、电化学单元、催化氧化单元、中和絮凝单元、高密度沉淀单元和PH回调单元;所述调节池通过废水管连接PH调节单元,PH调节单元的一侧设置电化学单元;电化学单元通过废水管连接催化氧化单元,催化氧化单元的一侧设置中和絮凝单元,中和絮凝单元通过废水管连接高密度沉淀单元,高密度沉淀单元通过废水管连接PH回调单元,电化学单元和高密度沉淀单元通过排泥管连接污泥浓缩池。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高涉重废水处理效果的稳定性同时提高处理的达标率。同时提高处理的达标率。同时提高处理的达标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稳定的重金属废水处理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高效稳定的重金属废水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在化工、电镀、金属冶炼、电子等工业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含重金属废水,这些废水主要含有锑、铜、铅、锌、镉、砷、铬等重金属元素,有毒有害且不易被分解破坏,若不经处理直接排放到自然水体中将对自然环境及人类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而且浪费大量盐和重金属资源。现有技术中的化学药剂投加法处理,采用芬顿反应+重金属扑捉剂絮凝沉淀,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电化学处理方法采用外部高频脉冲直流电源提供电能,使电流通过导电电极,正负电极周围产生氧化剂还原剂,废水污染物分子在电极上及周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的废水处理装置(在阳极发生氧化反应,阴极发生还原反应),达到去除污染物的目的。
[0003]上述现有技术的处理方法存在以下几种问题:1、处理装置或设备出水水质的不稳定(处理效率不稳定);2、手动无法随时配比电源的输出电压、电流及输出电能,造成电能浪费;3、人工成本高,电能及辅助药剂用量难以控制,废水处理整体成本升高。
[0004]现有的废水处理加药系统利用PLC自动控制,依靠废水池的pH变化来启动加药泵,其他药剂靠定量投加。存在以下缺点:涉重废水(如电镀废水)进设备的原水水质不稳定,投加药剂的量不变,难以满足废水水质波动要求,导致后面处理后尾水不稳定,经常出现不达标的状况。
[0005]因此,开发高效环保的含重金属废水资源化处理技术,减少重金属废水排放,提高废水中重金属和杂盐的回收利用率,对重金属工业发展及生态环境保护都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不足,提供一种高效稳定的重金属废水处理系统,提高涉重废水处理效果的稳定性同时提高处理的达标率。
[0007]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
[0008]一种高效稳定的重金属废水处理系统,它包括调节池、PH调节单元、电化学单元、催化氧化单元、中和絮凝单元、高密度沉淀单元和PH回调单元;所述调节池连接PH调节单元,PH调节单元的一侧设置电化学单元;所述电化学单元连接催化氧化单元,催化氧化单元的一侧设置中和絮凝单元,所述中和絮凝单元连接高密度沉淀单元,高密度沉淀单元连接PH回调单元,所述电化学单元和高密度沉淀单元连接污泥浓缩池;
[0009]所述电化学单元包括电化学箱体,所述电化学箱体内设有穿孔曝气管、极板支撑架、脉冲布水管、极板和极板卡件,所述电化学箱体的前后内壁上分别对应设有两条上下布置的极板卡件,所述极板卡件的内侧面上设有多个均匀排布的卡槽,前后内壁上的极板卡件的卡槽相对应布置,用于卡入极板,前后上下的四个对应卡槽分别固定极板的两个侧边
的上下部位,所述极板的下方设有极板支撑架;所述极板连接脉冲直流电源。
[0010]进一步地,所述极板支撑架包括至少两根支撑条,用于支撑极板,相邻的支撑条之间设有筋条连接。
[0011]进一步地,所述电化学箱体的正面下部设有一个进水口和一个进气口,进水口连接进水管,进水口连接进气管,进水管和进气管平行设置在电化学箱体的外壁;所述电化学箱体的侧面底部设有一个排泥口,排泥口连接一个排泥管,所述排泥管设置在电化学箱体内的底部。
[0012]进一步地,所述进水管连接脉冲布水管,所述脉冲布水管设置在极板支撑架的下方,所述进气管连接穿孔曝气管,所述穿孔曝气管设置在脉冲布水管的下方。
[0013]进一步地,所述电化学箱体的背面顶部设有一个出水通道,出水通道连接副箱体,副箱体内设有并列的集渣槽和集水槽,集渣槽和集水槽之间设有隔板分隔。
[0014]进一步地,所述集渣槽靠近电化学箱体,其底面为倾斜板,倾斜板的下方将电化学箱体的出水通道与集水槽连通。
[0015]进一步地,所述集渣槽的倾斜板上垂直设有一块挡渣板,挡渣板的上方设有一个联轴器,所述联轴器上连接有一块刮渣板,联轴器连接减速机,所述减速机设置在集渣槽的一侧,所述联轴器带动刮渣板转动。
[0016]进一步地,所述集水槽的侧面设有一个出水管;所述集渣槽的底面设有一个排渣管。
[0017]进一步地,所述PH调节单元经过加药泵连接酸加药箱,所述催化氧化单元经过加药泵连接H2O2加药箱,所述PH回调单元经过加药泵连接酸加药箱;所述中和絮凝单元包括中和池和絮凝池,中和池经过加药泵连接复合碱加药箱,絮凝池经过加药泵连接PAM加药箱。
[0018]进一步地,所述PH回调单元的排放口连接取样池,取样池通过提升泵连接COD在线仪和重金属在线仪,用于监测COD含量和重金属含量,COD在线仪连接COD显示屏,重金属在线仪连接总镍显示屏;所述脉冲直流电源、COD显示屏和总镍显示屏分别连接PLC控制柜,所述H2O2加药箱的加药泵连接PLC控制柜。
[0019]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0]本技术的处理系统中在电化学单元后还设置了催化氧化单元,由于废水中的络合剂很难在电化学单元全部氧化,在此单元根据出水COD值再添加相应的高浓度双氧水,在催化剂的作用下,使废水在高纯双氧水及充足的反应时间,进行破络,使少量未游离的重金属离子完全游离,提高涉重废水处理效果的稳定性同时提高处理的达标率。
[0021]本技术的电化学单元具有以下几个优势:1、进水采用上进下出,利用一定水位差,实施脉冲多点布水,保证槽底出水均匀上升淹没极板,提高反应效率及保障槽内布水无死角;2、利用正负极周围产生的新生态氢、氧上升带动悬浮物上浮,浮渣上浮池顶,通过刮渣板摆动刮渣将悬浮物刮进集渣槽,再由排渣管进入污泥池,不会影响后续处理效果,且高效将废水中的悬浮物分离;3、极板采用上下前后四个卡件固定,极板之间既独立间距又均匀,还可以根据极板消耗情况单独更换,相比较现有技术中箱体内壁开整条长槽的方式,节省成本且损坏易更换,避免出现极板变形的情况;4、槽底污泥(铁泥)可以通过重力流排出,无需消耗动力,进入污泥池;5、采用自动导极电源,尽量均匀消耗极板,最大限度降低更换极板的频率。
[0022]本技术的系统改变传统的人工调节电源电压电流及辅助加药量,依据进出水水质在线检测设备的在线数据,自动反馈给CPU中央处理器,由处理器自动调节电源输出(电压、电流),产出相应的氧化剂及目的物,保证出水水质的达标;由此本技术的系统智能匹配最佳能耗及辅助化学药剂用量,同时降低人工成本,实现整体降低废水处理成本的目标;本技术的系统稳定涉重废水处理效果及提高达标率。
附图说明
[0023]图1为本技术的系统结构示意图。
[0024]图2为本技术的电化学单元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3为本技术的电化学单元的爆炸示意图。
[0026]图4为本技术的电化学单元的俯视图。
[0027]图5为图4的A

A剖视图。
[0028]图6为本技术的电化学单元的侧视图。
[002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稳定的重金属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它包括调节池(1)、PH调节单元(2)、电化学单元(3)、催化氧化单元(4)、中和絮凝单元(5)、高密度沉淀单元(6)和PH回调单元(7);所述调节池(1)连接PH调节单元(2),PH调节单元(2)的一侧设置电化学单元(3);所述电化学单元(3)连接催化氧化单元(4),催化氧化单元(4)的一侧设置中和絮凝单元(5),所述中和絮凝单元(5)连接高密度沉淀单元(6),高密度沉淀单元(6)连接PH回调单元(7),所述电化学单元(3)和高密度沉淀单元(6)连接污泥浓缩池(8);所述电化学单元(3)包括电化学箱体(31),所述电化学箱体(31)内设有穿孔曝气管(33)、极板支撑架(34)、脉冲布水管(35)、极板(36)和极板卡件(39),所述电化学箱体(31)的前后内壁上分别对应设有两条上下布置的极板卡件(39),所述极板卡件(39)的内侧面上设有多个均匀排布的卡槽,前后内壁上的极板卡件(39)的卡槽相对应布置,用于卡入极板(36),前后上下的四个对应卡槽分别固定极板(36)的两个侧边的上下部位,所述极板(36)的下方设有极板支撑架(34);所述电化学单元(3)中的极板(36)连接脉冲直流电源(10)。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稳定的重金属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板支撑架(34)包括至少两根支撑条,用于支撑极板(36),相邻的支撑条之间设有筋条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稳定的重金属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化学箱体(31)的正面下部设有一个进水口和一个进气口,进水口连接进水管(313),进水口连接进气管(314),进水管(313)和进气管(314)平行设置在电化学箱体(31)的外壁;所述电化学箱体(31)的侧面底部设有一个排泥口,排泥口连接一个排泥管(32),所述排泥管(32)设置在电化学箱体(31)内的底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效稳定的重金属废水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313)连接脉冲布水管(35),所述脉冲布水管(35)设置在极板支撑架(34)的下方,所述进气管(314)连接穿孔曝气管(33),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秋波陆士瑜肖美峥杨军锋邓展来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绿之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