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提高旋转机械轴振动测量系统抗干扰能力的方法,该方法包括:利用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对旋转机械轴振动测量系统进行检测,检测出旋转机械轴振动测量系统抗干扰能力差的部位;利用电磁兼容原理对抗干扰能力差的部位进行屏蔽;利用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检验抗干扰能力差的部位的抗干扰能力是否符合要求。该方法能准确、及时、有效地检测出旋转机械轴振动测量系统抗干扰能力差的部位,有效地避免出现因受到电磁干扰严重而引起电网主机自动保护而跳闸的情况,确保了电网主机的正常运行,提高了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并避免因电磁干扰而引起主机跳闸所造成的巨大经济损失。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旋转机械轴振动测量监视控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提高旋转机 械轴振动测量系统抗干扰能力的方法。
技术介绍
发电厂的电子设备工作环境比较恶劣,干扰源较多,各种高电压、大电流、 大电感的设备周围都存在很强的电磁场,并经常发生变化,通过多种方式辐射 到生产线上的电子设备中,影响了机组的安全、稳定运行。其中,用于监测汽 轮机、电动机、给水泵等具有高速旋转旋转机械轴的振动位移是否会超出保护 值的旋转机械轴振动测量系统经常受到电磁干扰,该旋转机械轴振动测量系统原理如图1所示,传感器3检测到被测旋转机械轴面4的信号后,通过同轴电 缆6送至前置放大器2,前置放大器2输出通过信号线5送至测量卡件1,测量 卡件1比较信号是否超过保护定值,如果超出保护定值时说明旋转机械轴振动 的位移超出了安全值,此时发出主机(如汽轮机、电动机、给水泵等)跳闸指 令。当轴振动测量系统受到严重的电磁信号干扰而引起主机跳'闸时,会对电厂 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并影响电网正常的运行。如果频繁因电磁干扰信号而引 起主机跳闸,主机容易损坏,且会影响整个电网的发电量,从而会对社会造成 一定影响。目前没有解决旋转机械轴振动测量系统被电磁干扰的明确方法,也没有方 法确定干扰信号是从系统的哪个部位进入,即是没有一套完整的分析、处理、 验证解决电磁干扰的方案。目前通常采用的处理方法是用新的测量卡件、前置 放大器、传感器、同轴电缆来更换旧的部件,被干扰问题基本无法得到有效解 决。也有通过对讲机向旋转机械轴振动测量系统发出干扰信号而进行干扰信号 的排除方法,即使用对讲机在测量系统附近进行电磁波干扰。由于对讲机射频 千扰范围较大,并且^出的射频干扰信号幅度受距离和当时发射的功率影响, 所以很难定位测量系统上抗干扰能力薄差的部位,且该检测方法的可重复性较差,具体数据也难以获得。另外,对讲机发出的干扰信号带宽较窄,不能覆盖 旋转机械轴振动测量系统的电子设备所受到的电磁干扰带宽范围,所以采用对 讲机检测旋转机械轴振动测量系统的抗干扰能力不够准确。综上所述,目前迫切需要寻求一种能够准确地检测旋转机械轴振动测量系 统的抗干扰差部位、并能有效地改善抗干扰差部位的抗干扰能力的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补足之处,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法简单、可靠 性好、有效的提高旋转机械轴振动测量系统抗干扰能力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提供的 ,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利用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对旋转机械轴振动测量系 统进行检测,检测出旋转机械轴振动测量系统抗干扰能力差的部位;利用电》兹 兼容原理对所述抗干扰能力差的部位进^f亍屏蔽;利用电快速瞬变脉沖群抗扰度 试验检验所述抗干扰能力差的部位的抗干扰能力是否符合要求。具体地,上述利用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对振动测量系统进行检 测,检测出振动测量系统抗干扰能力差的部位的步骤,具体包括电快速瞬变 脉沖群通过容性耦合夹将脉沖群干扰信号耦合到前置放大器与测量卡件之间的 信号线上,记录测量卡件的信号变化情况;电快速瞬变脉沖群通过容性耦合夹 将脉沖群干扰信号耦合到前置放大器与传感器之间的同轴电缆上,记录测量卡 件的信号变化情况;比较两次测量卡件的信号变化情况如果信号变化量小, 为抗干扰能力强的部位;如果信号变化量大,则为抗干扰能力差的部位。更具体地,上述振动测量系统抗干扰能力差的部位为前置放大器与传感器 之间的同轴电缆。上述利用电磁兼容原理对所述同轴电缆进行屏蔽的步骤,具体为上述同 轴电缆穿过与地连接的屏蔽层,所述同轴电缆通过所述屏蔽层吸收入射的电磁 干扰信号。优选地,上述屏蔽层为金属管。优选地,上述金属管的壁厚为大于或等于lmm。上述利用电快速瞬变脉沖群抗扰度试验检验所述振动测量系统抗干扰能 力差的部位抗干扰能力是否符合要求的步骤,具体为电快速瞬变脉冲群通过容性耦合夹将脉沖群干扰信号耦合到所述同轴电缆上,观察所述测量卡件的信 号变化量是否符合要求。本专利技术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由于本专利技术通过电快速瞬变脉冲群 抗扰度试验检测出旋转机械轴振动测量系统抗干扰能力差的部位,并利用电磁 兼容原理对抗干扰能力差的部位进行屏蔽,最后用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 验检验屏蔽后的抗干扰能力差的部位的抗干扰能力是否提高,该方法提供了一 套完整的分析、处理和验证抗干扰能力差的部位的方案,解决了一直无法解决 的轴振动测量系统受到严重电磁干扰的问题,且该方法优于现有技术的采用对 讲机在测量通道附近进行干扰的方法,能准确、方便、及时地4企测出旋转机械 轴振动测量系统抗干扰能力差的部位,并电磁兼容原理针对该抗千扰能力差的 部位进行屏蔽,能有效地避免出现因抗干扰能力差的部位受到电磁干扰严重而 引起电网主机自动保护而跳闸的情况,确保旋转旋转机械和电网主机的正常运 行,且有利于电网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能避免因电磁干扰而引起主机跳闸所造 成的巨大的经济损失。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 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 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 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的旋转机械轴振动测量系统的原理示意图; 图2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 的流程图3是本专利技术提供的 中对振动测量系统进行检测的流程图。具体实施例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 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 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提高旋转机械轴振动测量系统抗干扰能力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的流程,如图2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提高旋转机械轴振动测量系统抗干扰能力的方法包括 如下具体步骤101、 利用电快速瞬变脉沖群抗扰度试验对旋转机械轴振动测量系统进行 检测,检测出旋转机械轴振动测量系统抗干扰能力差的部位;102、 利用电磁兼容原理对抗干扰能力差的部位进行屏蔽;103、 利用电快速瞬变脉沖群抗扰度试验检验抗干扰能力差的部位的抗干 扰能力是否符合要求如果否,执行步骤(102);如果是,执行步骤(104);104、 结束对旋转机械轴振动测量系统的4企测。具体地,步骤(103)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定符合系统要求的抗干扰能力 值,即确保抗干扰能力差的部位的抗干扰能力满足轴振动测量系统受到严重的 电磁信号干扰时不会引起主机跳闸。其中,电快速瞬变脉沖群(EFT/B)抗扰度试验一般只用于电子产品开发 阶段和产品电磁兼容(EMC)参数鉴定时候进行的试验,该试验可通过再现现 场特殊工况,评估电气和电子设备的供电电源端口、信号和控制端口在受到重 复性快速瞬变脉冲群干扰时的性能,验证电子设备对诸如来自切换瞬态过程(切 断感性负载、继电器触点弹跳等)的各种类型瞬变骚扰的抗扰度。由于电快速 瞬变脉冲群(EFT/B)抗扰度试验产生的电快速瞬变脉冲群信号,其谐波频率主 要在lMHz和lOOMHz之间,覆盖了现场普遍存在的电磁干扰信号;与现有技 术采用对讲机的射频信号进行干扰相比,电快速瞬变脉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提高旋转机械轴振动测量系统抗干扰能力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利用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对旋转机械轴振动测量系统进行检测,检测出旋转机械轴振动测量系统抗干扰能力差的部位; 利用电磁兼容原理对所述抗干扰能力 差的部位进行屏蔽; 利用电快速瞬变脉冲群抗扰度试验检验所述抗干扰能力差的部位的抗干扰能力是否符合要求。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志刚,王琦,陈世和,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粤能电力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81[中国|广州]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