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屏幕会诊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5406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双屏幕会诊车,包括推车底座、电动升降机构、柜体、操作台、智能操控界面、立柱、第一支臂、第二支臂、显示器、一体机、麦克风和摄像机,推车底座经由电动升降机构与柜体连接,操作台设于柜体,立柱设于操作台或/和柜体的后侧,显示器经由第一支臂与立柱连接,一体机经由第二支臂与立柱连接,摄像机、显示器和麦克风均与一体机电连接,电动升降机构与智能操控界面电连接。本申请的储物量大,能够实现远程会诊等线上沟通,双屏幕的构造实现了视频沟通和资料数据查阅等同步进行,使得远程会诊和指导交流更加顺畅,解决了医疗资源不平衡的问题,且操作台能够电动升降调节,满足不同身高的使用者使用。使用。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屏幕会诊车


[0001]本技术涉及医疗器械
,尤其是指一种双屏幕会诊车。

技术介绍

[0002]会诊车是医院当中医护人员与患者交流或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基础护理的一种设备,随着医疗设备的科技化、信息化程度越来越高,会诊车的功能也急需更多样化。特别是针对基层医院诊断专业水平低下,远方的专家无法给病患作远程查房、诊断和下医嘱等,偏远地区医院缺失专业科室,偏远地区的病患无法与大城市的专家面对面,专家主任医师也无法通过教学直播的方式进行线上会诊教学的问题,专利号为CN202120002099.4的专利文件公开了一种新型远程查房会诊车,其虽然能够进行远程会诊、查房等,实现全方位观察屏幕,方便专家及医生进行会诊,对设备的电线、鼠标收纳整理,且能够在时间较短或者移动到不方便供电环境的情况下使用,适用性强,具有良好的实用性,但是该新型远程查房会诊车的升降调节不方便,不具备储物的功能,无法对医护用品、教学书籍以及病人药物等进行储放,不便于医护人员进行查房、会诊等。
[0003]因此,缺陷十分明显,亟需提供一种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双屏幕会诊车。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双屏幕会诊车,其包括推车底座、电动升降机构、柜体、操作台、智能操控界面、立柱、第一支臂、第二支臂、显示器、一体机、麦克风和摄像机,电动升降机构的底端装设于推车底座,柜体装设于电动升降机构的顶端,操作台装设于柜体的顶面,智能操控界面嵌设于操作台,立柱的底端装设于操作台或/和柜体的后侧,第一支臂的一端和第二支臂的一端均与立柱连接,第一支臂的另一端与显示器连接,第二支臂的另一端与一体机连接,摄像机装设于立柱,麦克风设置于操作台,摄像机、显示器和麦克风均与一体机电连接,电动升降机构与智能操控界面电连接。
[0007]进一步地,推车底座装设有电源,电源用于向摄像机、显示器、麦克风、一体机、电动升降机构和智能操控界面供电。
[0008]进一步地,柜体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抽屉。
[0009]进一步地,柜体的侧壁或/和操作台的侧壁装设有储放盒或/和挂件。
[0010]进一步地,操作台的前侧设置有把手。
[0011]进一步地,操作台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收纳腔,收纳腔滑动连接有扩展台,扩展台能够移出或移入收纳腔。
[0012]进一步地,操作台的前侧设置有容置腔,容置腔滑动连接有托盘,托盘能够移出或移入容置腔。
[0013]进一步地,推车底座的顶面开设有过线孔,电动升降机构设置有中空内腔,电源经
由电线分别与摄像机、显示器、麦克风、一体机、电动升降机构和智能操控界面电连接,电线经由过线孔贯穿中空内腔。
[0014]进一步地,操作台装设有支架,麦克风与支架可拆卸地连接;立柱的顶端装设有云台,摄像机装设于云台。
[0015]进一步地,操作台设置有与一体机电连接的USB接口、网线接头和SIM卡槽;操作台嵌装有WIFI无线路由器。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实际应用中,推车底座便于本双屏幕会诊车移动至所需位置,移动便捷;第一支臂和第二支臂便于调节显示器和一体机的角度、高度以及横竖屏切换,以满足不同使用角度和高度的需求;摄像机、麦克风、显示器和一体机配合使用以满足远程会诊、查房、在一体机上记录病人的案情(写电子病历)、下医嘱、远程监护和手术示教等,且可以通过远程会诊给各地学者进行教学直播,使得偏远地区享受到高水平、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提高紧急处理能力,为患者节约了看病的时间和往返费用,减少病人痛苦,特别是重症病人不需长途颠簸,也可以赢取宝贵的就诊时间,帮助基层医生确诊某些疑难杂症,提供医疗技术方面的支持,可以达到医疗资源、人力资源的共享,可以使医生突破地理范围的限制,共享病人的病历和检查、检验资料,从而有利于临床研究的发展,使基层医院的专业水平得到相应的提升,极大解决了医疗资源不平衡的问题,让患者得到及时的专业化的的治疗。显示器和一体机的设置,以达到双屏显示的效果,一个屏幕进行视频沟通,另一个屏幕进行资料查询、电子病历记录等操作,提高了医护人员进行医疗救治的效率和便捷性。另外,根据不同身高的使用者使用,通过电动升降机构调节柜体、操作台、显示器、一体机、麦克风和摄像机的高度,以满足不同的使用需求。本技术特别适用于医院住院部病区、医生会议室、ICU/CUU等场所。本技术的储物量大,能够实现远程会诊、教学等线上沟通,双屏幕的构造实现了视频沟通和资料数据查阅等同步进行,使得远程会诊和指导交流更加顺畅,极大解决了医疗资源不平衡的问题,且操作台能够电动升降调节,以满足不同身高的使用者使用。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的另一视角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附图标记说明:
[0020]1、推车底座;2、电动升降机构;3、柜体;4、操作台;5、智能操控界面;6、立柱;7、第一支臂;8、第二支臂;9、电源;10、抽屉;11、储放盒;12、挂件;13、把手;14、收纳腔;15、扩展台;16、容置腔;17、托盘;18、支架;19、云台;20、USB接口;21、网线接头;22、SIM卡槽;23、连接件;24、第一关节;25、第二关节;26、第三关节;27、第四关节;28、安装架;29、WIFI无线路由器;30、显示器;31、一体机;32、麦克风;33、摄像机。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理解,下面结合实施例与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实施方式提及的内容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定。
[0022]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双屏幕会诊车,其包括推车底座1、电动
升降机构2、柜体3、操作台4、智能操控界面5、立柱6、第一支臂7、第二支臂8、显示器30、一体机31、麦克风32和摄像机33,电动升降机构2的底端装设于推车底座1,柜体3装设于电动升降机构2的顶端,操作台4装设于柜体3的顶面,智能操控界面5嵌设于操作台4,立柱6的底端装设于操作台4或/和柜体3的后侧,第一支臂7的一端和第二支臂8的一端均与立柱6连接,第一支臂7的另一端与显示器30连接,第二支臂8的另一端与一体机31连接,摄像机33装设于立柱6,麦克风32设置于操作台4,摄像机33、显示器30和麦克风32均与一体机31电连接,电动升降机构2与智能操控界面5电连接;智能操控界面5设置有多个操控按钮,便于对电动升降机构2进行升降控制。
[0023]在实际应用中,柜体3用于储存物品,增加了储物量,推车底座1便于本双屏幕会诊车移动至所需位置,移动便捷;第一支臂7和第二支臂8便于调节显示器30和一体机31的角度、高度以及横竖屏切换,以满足不同使用角度和高度的需求;摄像机33、麦克风32、显示器30和一体机31配合使用以满足远程会诊、查房、在一体机31上记录病人的案情(写电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屏幕会诊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推车底座、电动升降机构、柜体、操作台、智能操控界面、立柱、第一支臂、第二支臂、显示器、一体机、麦克风和摄像机,电动升降机构的底端装设于推车底座,柜体装设于电动升降机构的顶端,操作台装设于柜体的顶面,智能操控界面嵌设于操作台,立柱的底端装设于操作台或/和柜体的后侧,第一支臂的一端和第二支臂的一端均与立柱连接,第一支臂的另一端与显示器连接,第二支臂的另一端与一体机连接,摄像机装设于立柱,麦克风设置于操作台,摄像机、显示器和麦克风均与一体机电连接,电动升降机构与智能操控界面电连接;操作台的一侧或两侧设置有收纳腔,收纳腔滑动连接有扩展台,扩展台能够移出或移入收纳腔。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屏幕会诊车,其特征在于:推车底座装设有电源,电源用于向摄像机、显示器、麦克风、一体机、电动升降机构和智能操控界面供电。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屏幕会诊车,其特征在于:柜体设置有一个或多个抽屉。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边善辉周肖欣张磊邓宗飞徐方斌林筠婷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市信成医疗器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