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细采集植物根际土壤的实验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05146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植物根际土壤采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精细采集植物根际土壤的实验装置,包括逐层嵌套的多个网状硬质套筒和底座,底座包括固定柱和固定座,固定柱设置在固定座中部,固定柱与最内层的网状硬质套筒可拆卸连接,固定座与各个网状硬质套筒底端抵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使植物根系可以均匀分布于最内层,与外层土壤充分联通,逐层内部土壤样本受到植物根系影响均匀,同时可以深埋于野外自然环境进行试验,使得根系环境与自然环境相互连通,最大限度地模拟野外自然环境。最大限度地模拟野外自然环境。最大限度地模拟野外自然环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精细采集植物根际土壤的实验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植物根际土壤采集
,具体涉及一种精细采集植物根际土壤的实验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为了实现对植物根系附近土壤的分层取样,尤其是根际土壤的分层取样,后续研究人员设计了多层夹板式根系土壤采集装置,这类装置一般采用具有机械强度的材质组成密布孔洞的薄板,在最内侧两层薄板之间填充土壤栽植植物,随后在最内层薄板两侧依次放置薄板填充土壤,分层取样。使用这类实验装置时,根系生长于最内层夹板内,呈扇面状分布,同一层夹板内土壤微生物、根系分泌物分布不均,影响取样精度。
[0003]中国专利CN103293035B公开了一种研究种植植物与土壤相互关系的根箱试验装置,将植物根系及根际土壤限制于圆筒装置内部与外周土壤隔开,方便取样,同时能够使根系自然向四周径向生,使模拟实验研究结果更加准确。但是该装置的取样精度较差,不能实现对植物根际土壤的高精度分层取样。中国专利CN110133200A公开了一种用于研究植物根际微环境的多功能根箱装置,使用套筒式结构,将植物根系定植于最中间圆筒内,使用外层套筒对根际土壤分层,拆分后逐层取样。但是该装置结构复杂,取样不便,且不能满足直接深埋于野外自然环境进行实验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对植物根际土壤分层取样的装置精度低、取样不便、不能直接深埋于野外自然环境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精细采集植物根际土壤的实验装置,包括逐层嵌套的多个网状硬质套筒和底座,底座包括固定柱和固定座,固定柱设置在固定座中部,固定柱与最内层的网状硬质套筒可拆卸连接,固定座与各个网状硬质套筒底端抵接。
[0005]使用该实验装置时,选取合适直径的多个网状硬质套筒逐层套放,将底座与套筒连接固定,填充土壤,将植物栽种在最内层套筒;取样时,拆卸底座,逐层拆解套筒取样即可。本技术使植物根系可以均匀分布于最内层,与外层土壤充分联通,逐层内部土壤样本受到植物根系影响均匀,同时可以深埋于野外自然环境进行试验,使得根系环境与自然环境相互连通,最大限度的模拟野外自然环境。
[0006]进一步的,网状硬质套筒包括半球部和竖筒部,半球部位于网状硬质套筒上部,竖筒部位于网状硬质套筒下部,竖筒部与底座抵接。
[0007]上半部半球形装置,结合下部连接的套筒装置能够满足不同作物的需求,不仅可以用于研究直根系作物,也可以用于研究鳞茎作物如洋葱、大蒜等。
[0008]进一步的,网状硬质套筒的厚度为2mm,相邻网状硬质套筒间隙为2mm,取样精度更高。
[0009]进一步的,固定柱上设置有螺杆,最内层网状硬质套筒底部设置有与螺杆适配的
螺纹,螺纹与螺杆配合使固定座与最内层网状硬质套筒固定连接,拆卸便捷。
[0010]进一步的,固定座与网状硬质套筒抵接处设置有凹槽,用于固定网状硬质套筒间的间隙。
[0011]进一步的,最内层网状硬质套筒内部设置有纱网。
[0012]进一步的,最外层网状硬质套筒外部设置有封口膜。
[0013]进一步的,网状硬质套筒为黑色尼龙材质,可以反复使用,耐高温、耐酸碱,能够满足多种实验环境。
[0014]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5]本技术提供的精细采集植物根际土壤的实验装置,可以直接深埋于野外土壤中,最大限度地模拟野外自然环境,同时具有结构简单、取样便捷、适用范围广、分层取样精度高等优点,对于促进植物根际土壤微环境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附图说明
[00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7]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实验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本技术应用例1中不同距离的根系分泌物2,6

二异丙基苯酚含量的测定结果图。
[0019]图3为本技术应用例2中不同时间的根系分泌物2,6

二异丙基苯酚含量的测定结果图。
[0020]图4为本技术应用例3中不同距离的根际微生物荧光假单胞菌菌数的测定结果图。
[0021]其中,1、网状硬质套筒;11、半球部;12、竖筒部;2、底座;21、固定座;22、固定柱;23、螺杆;24、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1
[0024]如图1所示,一种精细采集植物根际土壤的实验装置,包括五个网状硬质套筒1和底座2。网状硬质套筒1为黑色尼龙材质(PA12),厚度为2mm,包括位于上部的半球部11和与半球部11下部连接的竖筒部12,最内层网状硬质套筒1的半球部的内径为25mm,竖筒部的内径为20mm,其他网状硬质套筒1相应部位的内径逐个递加4mm。底座2包括固定座21和固定柱22,固定柱22位于固定座21中部,固定柱22上设置有螺杆23,最内层网状硬质套筒1底部设置有与螺杆23适配的螺纹,螺纹与螺杆23配合使固定座21与最内层网状硬质套筒1固定连
接。固定座21与网状硬质套筒1抵接处设置有五条环状凹槽24,用于固定外层网状硬质套筒1的位置。最内层网状硬质套筒1内部设置有纱网,用于阻止根系穿入外层;最外层网状硬质套筒外部设置有Parafilm封口膜。使用该实验装置时,将网状硬质套筒1逐层套放,将底座2与网状硬质套筒1连接固定,填充土壤,将植物栽种在最内层网状硬质套筒1,整个装置可以放置在实验室环境中,也可以深埋于野外自然环境中。采集植物根际土壤时,拆卸底座2,从外向内逐层拆解网状硬质套筒1,每拆掉一个网状硬质套筒1,就将下一层网状硬质套筒1外的土壤收集起来,完成取样。
[0025]应用例1不同距离的大蒜根际土壤中根系分泌物2,6

二异丙基苯酚含量测定
[0026]使用的实验装置包括七个网状硬质套筒和一个相适配的底座,其他设置同实施例1的实验装置。
[0027]采集玉米田间土壤过10目筛,充分混匀备用。将上述实验装置组装好后,使用Parafilm膜将最外层网状硬质套筒的所有空洞密封,留顶端分层处不封口,最内层网状硬质套筒内侧放置200目纱网用于阻止根系穿入外层。随后将过筛混匀的田间土壤填充于本实验装置中,轻微震动使土壤完全填充于装置内的孔洞和缝隙,并浇水充分润湿土壤。
[0028]在最内层网状硬质套筒内种植蒜瓣,种植3棵作为三个重复,在25℃、光周期光照:黑暗=16:8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精细采集植物根际土壤的实验装置,包括逐层嵌套的多个网状硬质套筒和底座,其特征在于,底座包括固定柱和固定座,固定柱设置在固定座中部,固定柱与最内层的网状硬质套筒可拆卸连接,固定座与各个网状硬质套筒底端抵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细采集植物根际土壤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网状硬质套筒包括半球部和竖筒部,半球部位于网状硬质套筒上部,竖筒部位于网状硬质套筒下部,竖筒部与底座抵接。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精细采集植物根际土壤的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网状硬质套筒的厚度为2mm,相邻网状硬质套筒间隙为2mm。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方园张新建吴晓青范素素赵晓燕周红姿张广志谢雪迎梁庆霞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省科学院生态研究所山东省科学院中日友好生物技术研究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