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穿戴的负压电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4964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1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可穿戴的负压电疗仪,包括负压电极和微型理疗仪;所述负压电极包括负压罩和导电体,所述负压罩的罩体内形成空腔,空腔具有一小端和一大端,且所述大端为开口端,所述小端形成封闭端;所述导电体包括正电极导电体和负电极导电体,所述正电极导电体和所述负电极导电体间隔地结合于所述空腔的内壁上,并由所述封闭端沿伸至所述开口端;所述微型理疗仪包括主机、正极接头和负极接头,所述主机结合于所述封闭端,所述正极接头电连接所述正电极导电体,所述负极接头电连接所述负电极导电体。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并将电疗仪的主机设计成微型结构,大大减小的尺寸,可以直接结合于负压罩上,免去了所有的连接线,大大方便了使用,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提升了用户的体验。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穿戴的负压电疗仪


[0001]本技术涉及理疗产品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刺激神经或肌肉达到理疗目的的体表电极。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市面上的体表电极多为片状凝胶结构,用于贴敷于需皮肤表面的治疗部位,可以配合仪器使用,对神经或肌肉产生刺激,以发挥理镇痛、消炎等作用。
[0003]但由于体表电极为片状凝胶结构,单次或多次使用后,粘性下降影响治疗,需要更换新的电极片增加治疗成本。后来有研究者提出将体表电极与负压罩结合,借助负压罩产生的负压可以将负压罩吸附固定在人体皮肤上,从而兼具电极理疗和拔罐功能。然而,由于体表电极需要正负两个电极才能发挥功能,因此需要结合两个负压罩。一个负压罩配备一个电极,再将两个电极用导线连接至电疗仪的主机。由此导致导线数量多,连接操作不便,用户体验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可穿戴的负压电疗仪,两个电极结合在一个负压罩内,并将电疗仪的主机设计成微型结构,大大减小的尺寸,可以直接结合于负压罩上,免去了所有的连接线,大大方便了使用,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0005]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穿戴的负压电疗仪,包括负压电极和微型理疗仪;
[0006]所述负压电极包括负压罩和导电体,所述负压罩的罩体内形成空腔,空腔具有一小端和一大端,且所述大端为开口端,所述小端形成封闭端;所述导电体包括正电极导电体和负电极导电体,所述正电极导电体和所述负电极导电体间隔地结合于所述空腔的内壁上,并由所述封闭端沿伸至所述开口端;r/>[0007]所述微型理疗仪包括主机、正极接头和负极接头,所述主机结合于所述封闭端,所述正极接头电连接所述正电极导电体,所述负极接头电连接所述负电极导电体。
[0008]本技术还可以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穿戴的负压电疗仪,包括负压电极和微型理疗仪;
[0009]所述负压电极包括负压罩和导电体,所述负压罩的罩体内形成空腔,空腔具有一小端和一大端,且所述大端为开口端,所述小端形成封闭端;所述导电体包括正电极导电体和负电极导电体,所述正电极导电体和所述负电极导电体间隔地弹性悬空连接于所述空腔的空间内,并由所述封闭端沿伸至所述开口端;
[0010]所述微型理疗仪包括主机、正极接头和负极接头,所述主机结合于所述封闭端,所述正极接头电连接所述正电极导电体,所述负极接头电连接所述负电极导电体。
[0011]本技术的优点在于:本技术将负压电疗仪设计成负压电极和微型理疗仪两个部分,两个部分可以是一体式结构,也可以是分体式结构,其中负压电极是将两个电极
的导电体结合在一个负压罩内,负压罩由柔性绝缘材料制成,罩体内形成空腔,空腔的大端为开口端,开口端可与人体皮肤接触,可以通过外力挤压负压罩释放部分空气时以降低空腔内气压从而产生负压,也可以设置抽气阀,通过抽气装置将空腔内的空气抽出以产生负压,从而可借此负压产生的吸附作用将负压罩固定在人体皮肤上。微型理疗仪是将电疗仪的主机设计成微型结构,大大减小的尺寸,可以直接结合于负压罩上形成一体结构,或与负压罩形成分体结构再通过磁性接头连接结合,从而免去了所有的连接线,大大方便了使用,提升了用户的体验。且电极采用负压罩的方式实现,改变了以往需要一次性凝胶电极片粘附人体的治疗方式,进而做到零耗材的高效使用,降低了使用成本。
【附图说明】
[0012]下面参照附图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可穿戴的负压电疗仪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负压电极的前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负压电极的后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6]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负压电极的一前视图;
[0017]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负压电极的一侧视图;
[0018]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的负压电极的一轴向剖视图;
[0019]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负压神经肌肉刺激体表电极的前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负压神经肌肉刺激体表电极的后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负压神经肌肉刺激体表电极的一轴向剖视图;
[0022]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二的负压神经肌肉刺激体表电极连接电流发生器时的状态示意图。
[0023]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三的可穿戴的负压电疗仪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4]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三的负压电极的前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5]图13是本技术实施例三的负压电极的后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6]图14是本技术实施例三的负压电极的一前视图;
[0027]图15是本技术实施例三的负压电极的一侧视图;
[0028]图16是本技术实施例三的负压电极的一轴向剖视图;
[0029]图17是本技术实施例四的负压神经肌肉刺激体表电极的前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0]图18是本技术实施例四的负压神经肌肉刺激体表电极的后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0031]图19是本技术实施例四的负压神经肌肉刺激体表电极的一轴向剖视图;
[0032]图20是本技术实施例四的负压神经肌肉刺激体表电极连接电流发生器时的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3]本技术实施例通过提供一种可穿戴的负压电疗仪,两个电极结合在一个负压罩内,并将电疗仪的主机设计成微型结构,大大减小的尺寸,可以直接结合于负压罩上,免去了所有的连接线,大大方便了使用,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0034]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问题,总体思路如下:将负压电疗仪设计成负压电极和微型理疗仪两个部分,两个部分可以是一体式结构,也可以是分体式结构,其中负压电极是将两个电极的导电体结合在一个负压罩内,负压罩由柔性绝缘材料制成,罩体内形成空腔,空腔的大端为开口端,开口端可与人体皮肤接触,可以通过外力挤压负压罩释放部分空气时以降低空腔内气压从而产生负压,也可以设置抽气阀,通过抽气装置将空腔内的空气抽出以产生负压,从而可借此负压产生的吸附作用将负压罩固定在人体皮肤上。微型理疗仪是将电疗仪的主机设计成微型结构,大大减小的尺寸,可以直接结合于负压罩上形成一体结构,或与负压罩形成分体结构再通过磁性接头连接结合,从而免去了所有的连接线,大大方便了使用,提升了用户的体验。
[0035]为了更好地理解上述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的实施方式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说明。
[0036]实施例一
[0037]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一种可穿戴的负压电疗仪,包括负压电极100和微型理疗仪200;在该实施例中,负压电极100和微型理疗仪200直接结合为一体,使用时不可拆。
[0038]所述负压电极100包括负压罩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穿戴的负压电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负压电极和微型理疗仪;所述负压电极包括负压罩和导电体,所述负压罩的罩体内形成空腔,空腔具有一小端和一大端,且所述大端为开口端,所述小端形成封闭端;所述导电体包括正电极导电体和负电极导电体,所述正电极导电体和所述负电极导电体间隔地结合于所述空腔的内壁上,并由所述封闭端沿伸至所述开口端;所述微型理疗仪包括主机、正极接头和负极接头,所述主机结合于所述封闭端,所述正极接头电连接所述正电极导电体,所述负极接头电连接所述负电极导电体。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穿戴的负压电疗仪,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磁吸连接件,所述磁吸连接件结合于所述封闭端,并具有一连接件主体、一正极磁吸接头和一负极磁吸接头,且所述正极磁吸接头和所述负极磁吸接头间隔设置于连接件主体上且一端露出所述连接件主体的外表面,另一端与所述正电极导电体和所述负电极导电体对应电连接;所述连接件主体由高分子绝缘材料制成,所述连接件主体与所述正极磁吸接头、所述负极磁吸接头通过机械紧配合或者模塑成型方式结合而成;所述正极接头和所述负极接头均为磁吸接头,分别与所述正极磁吸接头和所述负极磁吸接头磁吸连接并导电;所述正电极导电体与所述磁吸接头之间,以及所述负电极导电体与所述负极磁吸接头之间是通过机械紧配合或者模塑成型方式结合形成导电连接;所述微型理疗仪为中频或中低频电流理疗仪,且能与上位机或APP进行通讯,接受上位机或APP的对电刺激处方的控制;所述主机为板式结构,三维尺寸不大于5cm
×
5cm
×
1cm。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穿戴的负压电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体由高分子柔性导电材料制成,所述导电体采用模塑成型方式结合于所述负压罩的空腔表面,且使空腔表面平滑过渡;所述导电体由导电橡胶硫化成型制成;所述导电体内还布设了金属丝网。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穿戴的负压电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罩由柔性绝缘材料制成,所述柔性绝缘材料包括柔性高分子绝缘材料,所述柔性高分子绝缘材料包括硅橡胶;或者:所述负压罩由刚性材料制成,且所述罩体上设有连通所述空腔的抽气阀。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穿戴的负压电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负压罩的材料、所述正极磁吸接头、所述负极磁吸接头、所述正电极导电体和所述负电极导电体均通过颜色进行区分;所述正极接头、所述负极接头、所述正极磁吸接头和所述负极磁吸接头上或旁侧还设有极性标识;所述正电极导电体和所述负电极导电体上还设有极性标识。6.一种可穿戴的负压电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负压电极和微型理疗仪;所述负压电极包括负压罩和导电体,所述负压罩的罩体内形成空腔,空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平葛继荣陈玄毛勇赖昌盛李聪燕
申请(专利权)人:津准三明医学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