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转位数控切削刀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47346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转位数控切削刀片,在定位中心孔和切削单元之间设有第一突起部,在不同切削单元之间沿中心定位孔均匀分布有第二突起部,所述切削单元包括圆弧刃、切削刃和第三突起部,第三突起部位于圆弧刃和第一突起部之间,沿刀片本体顶角处的角平分线,从圆弧刃至定位中心孔依次为圆弧刃、前刀面、第三突起部和第一突起部,第三突起部的一端置于前刀面,另一端与第一突起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切削刀片采用多个断屑台结构,在切深很小或者切深相对较大的情况下,断屑台结构能形成有效断屑,可以对切屑形成很好的卷曲和折断,避免了难以形成有效断屑以及被加工件表面光洁度难以保证的问题。光洁度难以保证的问题。光洁度难以保证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转位数控切削刀片


[0001]本技术涉及硬质合金刀片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可转位数控切削刀片。

技术介绍

[0002]传统加工淬火钢的方法是采用磨削,但是这种方法的效率不高,而对于一些形状较为复杂的结构,更是不能采用磨削的加工方法。车削加工可以较快的提高加工效率以及磨削淬火后产生的形状和位置误差的问题。但是,由于淬火钢的硬度高HRC>50、脆性大、强度高、导热系数低,容易造成切削刀具在切削时的切削力大、切削温度高、刀具易磨损并出现打刀的情况。
[0003]在CN202022412597.4一种钢件粗加工可转位切削刀片公开包括:刀片本体,所述刀片本体包括上表面、容屑槽底面、下表面、侧面以及圆弧面;所述刀片本体中间还设有一定位孔;切削单元,所述切削单元位于所述刀片本体的上部的顶角处且按顶角平分线对称分布,其中在定位孔与所述第一突起部之间还设有第二突起部,所述第二突起部沿所述定位孔分布。该专利可以在钢件粗加工时能保证很好地断屑,并且断续加工时可以保证足够的韧性和寿命以满足客户需求的切削刀片,在保证刃口强度的同时,增强了刃口的抗冲击性能。虽然该专利能够在粗加工是能够在切深大或者切深相对较小时能够有良好的断屑效果。但是,该专利在进行淬硬钢精加工时,由于切削刀片的切深很小,一般切深ap≦0.2mm,无法形成有效的断屑,因此,也难以保证被加工件的表面光洁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切削刀片在进行钢件精加工时因切深小难以形成有效断屑以及被加工件表面光洁度难以保证的不足,提供一种可转位数控切削刀片。
[0005]本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0006]一种可转位数控切削刀片,包括多边形体的刀片本体,所述刀片本体的几何中心设有定位中心孔,刀片本体的顶角处设有切削单元,在定位中心孔和切削单元之间设有第一突起部,在不同切削单元之间沿中心定位孔均匀分布有第二突起部,所述切削单元包括圆弧刃、切削刃和第三突起部,第三突起部位于圆弧刃和第一突起部之间,沿刀片本体顶角处的角平分线,从圆弧刃至定位中心孔依次为圆弧刃、前刀面、第三突起部和第一突起部,第三突起部的一端置于前刀面,另一端与第一突起部连接。
[0007]进一步地,所述刀片本体由上表面、下表面和用于连接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多个侧面连接组成,相邻侧面之间通过圆弧面连接。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突起部呈“子弹形”,第二突起部呈“半月形”。
[0009]进一步地,所述第一突起部的长度不低于定位中心孔至圆弧刃连线长度的1/2。
[0010]进一步地,所述圆弧刃为圆弧面与上表面或下表面相交形成,切削刃为侧面与上
表面或下表面相交形成。
[0011]进一步地,在不同切削单元之间沿中心定位孔均匀分布有第二突起部,第二突起部位于刀片的边缘位置处。
[0012]进一步地,所述切削刃先定位中心延伸形成切削刃第一前刀面、第二前刀面和容屑槽,圆弧刃延伸形成圆弧刃第一前刀面和过渡圆弧面,且圆弧刃第一前刀面与切削刃第一前刀面连接,过渡圆弧面与切削刃第二前刀面连接。
[0013]进一步地,所述切削刃处第一前刀面与上表面形成的前角α为5
°
~15
°
,切削刃处第二前刀面与上表面形成的前角β为10
°
~25
°

[0014]优选地,所述切削刃处第一前刀面与上表面形成的前角α为10.5
°
,切削刃处第二前刀面与上表面形成的前角β为20.5
°

[0015]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突起部最高点的高度不高于第一突起部的。
[0016]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突起部为斜坡状,且第二突起部与第一突起部连接的一端高于位于前刀面的一端。
[0017]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突起部与上表面形成的夹角θ为5
°
~20
°

[0018]优选地,所述第三突起部与上表面形成的夹角θ为13
°

[0019]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突起部的最高面与第一突起部表面的垂直距离H为0mm~0.37mm。
[0020]优选地,所述第三突起部的最高面与第一突起部表面的垂直距离H为0.06mm。
[0021]进一步地,所述第三突起部沿着角平分线到圆弧刃的距离L为0mm~1.5mm。
[0022]优选地,所述第三突起部沿着角平分线到圆弧刃的距离L为0.8mm。
[0023]与现有技术相比,有益效果是:
[0024]本技术所述的切削刀片采用多突起形成了断屑台,即使在切深很小或者切深相对较大的情况下,断屑台均能形成有效断屑,可以对切屑形成很好的卷曲和折断,从而扩大了切屑的断屑范围,可以应用于不同的切深条件下的断屑。同时,本技术采用了双大前角切削刃,刃口锋利,充分保证了切削刀片的锋利性,减少了切削力,结合第一突起前移,在精加工时,哪怕切深ap≦0.2mm时,都能进行有效断屑,从而可以获得很好的被加工件表面光洁度。并且加工中产生的热量少,因而降低了切削温度。
附图说明
[0025]图1为本实施1中一种可转位数控切削刀片的立体图;
[0026]图2为切削单元U的局部放大图;
[0027]图3为本实施1中一种可转位数控切削刀片的主视图;
[0028]图4为图3所示刀片沿J

J线的剖视图;
[0029]图5为图3所示刀片沿H

H线的剖视图。
[0030]其中,1刀片本体,2上表面,3下表面,4侧面,5圆弧面,6第一突起部,7第二突起部,8切削刃,9圆弧刃,10切削刃第一前刀面,11切削刃第二前刀面,12圆弧刃第一前刀面,13过渡圆弧面,14第三突起部,16H

H剖视图,17J

J剖视图,18容屑槽,20定位中心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2]需要说明,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若本技术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0033]在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转位数控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包括多边形体的刀片本体,所述刀片本体的几何中心设有定位中心孔,刀片本体的顶角处设有切削单元,在定位中心孔和切削单元之间设有第一突起部,在不同切削单元之间沿中心定位孔均匀分布有第二突起部,所述切削单元包括圆弧刃、切削刃和第三突起部,第三突起部位于圆弧刃和第一突起部之间,沿刀片本体顶角处的角平分线,从圆弧刃至定位中心孔依次为圆弧刃、前刀面、第三突起部和第一突起部,第三突起部的一端置于前刀面,另一端与第一突起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转位数控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刀片本体由上表面、下表面和用于连接上表面和下表面的多个侧面连接组成,相邻侧面之间通过圆弧面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转位数控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突起部呈“子弹形”,第二突起部呈“半月形”。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转位数控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弧刃为圆弧面与上表面或下表面相交形成,切削刃为侧面与上表面或下表面相交形成。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可转位数控切削刀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切削刃向定位中心延伸形成切削刃第一前刀面、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焱强李剑锋杨俊鹏
申请(专利权)人:株洲韦凯切削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