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混凝土修边倒圆角的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4482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混凝土修边倒圆角的模具,其包括带有手柄的模板,模板包括相互呈一夹角布置的第一模板部和第二模板部,第一模板部和第二模板部的交接处设置有倒圆角组件,倒圆角组件包括用于成型目标圆角的成型刮板、至少一组用于成型直角的第一刮板组件和/或至少一组用于成型圆角的第二刮板组件,每组第一刮板组件包括两个相对于成型刮板对称布置的第一辅助刮板,每组第二刮板组件包括两个相对于成型刮板对称布置的第二辅助刮板,第一辅助刮板和第二辅助刮板的截面面积均小于成型刮板的截面面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继承平角抹子和圆角抹子的基本功能,同时结合倒角条方便、高效的优点,降低对工人手艺水平的要求。降低对工人手艺水平的要求。降低对工人手艺水平的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混凝土修边倒圆角的模具


[0001]本技术属于倒圆角模具
,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混凝土修边倒圆角的模具。

技术介绍

[0002]外露基础倒圆角工艺广泛应用于升压站和储能项目,尤其是对有创优要求的项目更为严格,目前市面上能辅助完成该工艺的工具仅有圆角抹子、平抹子和倒角条,该倒圆角工艺对泥工水平要求较高,需要结合泥工的经验和水平,后期二次收面压光或者终凝后打磨才能实现,工艺繁琐,污染严重,质量保证全依靠工人手艺。以升压站项目为例,当前设备基础倒圆角存在以下问题:倒角条工艺:1)倒角条支模时需要提前预埋定位,塑料角条与模板固定困难,浇筑过程中经常偏位;2)塑料角条强度不足,安装浇筑及拆除过程经常破损;3)角条预埋在模板内测,压缩混凝土的实际尺寸,拆除后会形成等厚度的压槽,后期清理困难;4)成品角条长度有限,对于较长基础需要多根拼接,拼接接头混凝土接缝压痕明显不宜修补。另外,现有技术中,施工人员还可以利用平圆抹子实现混凝土的倒圆角,但是其存在以下问题:1)圆角抹子对工人手艺和经验要求高;2)需要掌控合适的拆模时间,需要长期项目的积累,技术台阶高;3)面层需要二次修饰,存在新旧施工缝,层次明显,观感不佳;4)结构的实际浇筑尺寸小于设计截面,不满足设计要求;5)二次装饰素水泥修面,养护不到位极易出现干裂缝且强度低。
[0003]进一步的,中国专利CN202448208U、CN203394031U、CN207228144U、CN212421679U、CN214785951U等的说明书中均公开了一些混凝土倒角模具,其一般包括有手柄、连接杆和刮板,手柄通过连接杆与刮板连接,刮板包括有基架和刮片,刮片呈长条形构造,截面为弧形构造,弧形构造虽然实现了混凝土的倒圆角,但是其实质上就是圆角抹子,其在倒圆角时无法加强混凝土边角部位的振捣管理,从而无法保证面层有足够的水泥浆而无石子,故成型效果差。
[0004]故亟待开发一种用于混凝土修边倒圆角的模具实现一次解决工人的手艺问题、工艺难题、混凝土倒圆角成型效果差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混凝土修边倒圆角的模具,其继承平角抹子和圆角抹子的基本功能,同时结合倒角条方便、高效的优点,降低对工人手艺水平的要求。
[0006]本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混凝土修边倒圆角的模具,其包括带有手柄的模板,所述模板包括相互呈一夹角布置的第一模板部和第二模板部,所述第一模板部和所述第二模板部的交接处设置有倒圆角组件,所述倒圆角组件包括用于成型目标圆角的成型刮板、至少一组用于成型直角的第一刮板组件和/或至少一组用于成型圆角的第二刮板组件,每组第一刮板组件包括两个相对于所述成型刮板对称布置的第一辅助刮板,每组第二刮板组
件包括两个相对于所述成型刮板对称布置的第二辅助刮板,所述第一辅助刮板和所述第二辅助刮板的截面面积均小于所述成型刮板的截面面积。
[0007]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辅助刮板的截面面积与其与所述成型刮板之间的间距呈反比。
[0008]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辅助刮板的截面面积与其与所述成型刮板之间的间距呈反比。
[0009]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相邻两个第一辅助刮板和第二辅助刮板中,靠近所述成型刮板的辅助刮板的截面面积大于远离所述成型刮板的辅助刮板的截面面积。
[0010]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辅助刮板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
[0011]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辅助刮板的截面形状包括一条圆弧边。
[0012]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辅助刮板与所述第一模板部相互垂直布置,所述第一辅助刮板与所述第二模板部相互垂直布置。
[0013]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二辅助刮板与所述第一模板部相互垂直布置,所述第二辅助刮板与所述第二模板部相互垂直布置。
[0014]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刮板组件为两组,所述第二刮板组件为一组,所述第一刮板组件和所述第二刮板组件交替等距间隔布置。
[0015]在本技术的一种优选实施方案中,所述第一模板部和所述第二模板部之间的夹角为90
°

[0016]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继承平角抹子和圆角抹子的基本功能,同时结合倒角条方便、高效的优点,降低对工人手艺水平的要求,其可以根据现场工人和工艺的实际需求,一次解决工人的手艺问题和工艺难题,实现长距离大作业面施工,提高工作效率,降低人工成本,混凝土的倒角质量和效果都能得到保障;
[0017]进一步的,本技术的第一辅助刮板的截面面积与其与成型刮板之间的间距呈反比、第二辅助刮板的截面面积与其与成型刮板之间的间距呈反比、相邻两个第一辅助刮板和第二辅助刮板中,靠近成型刮板的辅助刮板的截面面积大于远离成型刮板的辅助刮板的截面面积的技术方案可以使得混凝土浇筑时加强振捣的管理,尤其边角部位,保证面层有足够的水泥浆而无石子,浇筑后根据结构的体量和实际承载情况,选择初凝后终凝前拆除侧模板,将倒圆角工具卡在边角上反复揉搓3~5五次,一米长的圆角即可形成;
[0018]进一步的,本技术的第一辅助刮板的截面形状为三角形、第二辅助刮板的截面形状包括一条圆弧边的结构设计使其可以适配各种尺寸的倒圆角,提高本技术的兼容性;
[0019]进一步的,本技术的第一辅助刮板与第一模板部相互垂直布置,第一辅助刮板与第二模板部相互垂直布置、第二辅助刮板与第一模板部相互垂直布置,第二辅助刮板与第二模板部相互垂直布置的结构设计具有便于加工装配的优点;
[0020]进一步的,本技术的第一刮板组件为两组,第二刮板组件为一组,第一刮板组件和第二刮板组件交替等距间隔布置,该结构设计具有质量轻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一种用于混凝土修边倒圆角的模具的主视图;
[0022]图2是本技术一种用于混凝土修边倒圆角的模具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技术一种用于混凝土修边倒圆角的模具的第一辅助刮板示意图;
[0024]图4是本技术一种用于混凝土修边倒圆角的模具的第二辅助刮板示意图;
[0025]图5是本技术一种用于混凝土修边倒圆角的模具的成型刮板示意图;
[0026]图6是本技术一种用于混凝土修边倒圆角的模具的夹持模组示意图;
[0027]图中:1

手柄;2

模板;3

第一模板部;4

第二模板部;5

第一辅助刮板;6

成型刮板;7

第二辅助刮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下面通过附图以及列举本技术的一些可选实施例的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包括优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混凝土修边倒圆角的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带有手柄(1)的模板(2),所述模板(2)包括相互呈一夹角布置的第一模板部(3)和第二模板部(4),所述第一模板部(3)和所述第二模板部(4)的交接处设置有倒圆角组件,所述倒圆角组件包括用于成型目标圆角的成型刮板(6)、至少一组用于成型直角的第一刮板组件和/或至少一组用于成型圆角的第二刮板组件,每组第一刮板组件包括两个相对于所述成型刮板(6)对称布置的第一辅助刮板(5),每组第二刮板组件包括两个相对于所述成型刮板(6)对称布置的第二辅助刮板(7),所述第一辅助刮板(5)和所述第二辅助刮板(7)的截面面积均小于所述成型刮板(6)的截面面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混凝土修边倒圆角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刮板(5)的截面面积与其与所述成型刮板(6)之间的间距呈反比。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混凝土修边倒圆角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辅助刮板(7)的截面面积与其与所述成型刮板(6)之间的间距呈反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混凝土修边倒圆角的模具,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第一辅助刮板(5)和第二辅助刮板(7)中,靠近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兵兵高洁张永炜宋晓兵魏学升刘庆王宏达李昌杰朱付广陈鹏张肃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省电力勘测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