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深部空间外墙体单边高大支模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041811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0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深部空间外墙体单边高大支模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设置在模板外侧可固定支撑模板的单侧支架,单侧支架包括相互连接的竖向固定件和横向固定件,以及设置在竖向固定件上可倾斜向下支撑于地下室底板上的斜撑件;连续墙上植入有拉结件,拉结件的末端依次穿过模板和竖向固定件后与横向固定件锁紧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对地下室外墙进行单边支模,减少基坑土方开挖量,有效控制基坑变形、沉降,避免回填土,节约成本,缩短工期,同时能够提高模板与连续墙之间支撑力,防止出现跑模和胀模,有效防止模板细部漏浆和渗水,避免墙体上形成麻面,提高平整度。提高平整度。提高平整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深部空间外墙体单边高大支模结构及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深部空间外墙体施工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深部空间外墙体单边高大支模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深部空间主要指层高超过5米以上的地下室,该地下室外墙支模属于高大支模,安全性要求比较高,由于地下室外墙与基坑内的连续墙之间的距离比较小,供地下室外墙模板施工作业空间比较狭小,难以进行双面支模,在实际施工中为了增加双面支模作业空间,需要凿除部分连续墙或增大基坑开挖面积,土方开挖量相应增加,施工量也相应增加,而且开凿后的连续墙整体力学性能降低,基坑容易产生变形或沉降。
[0003]申请号为201911169973.7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地下室外墙单面支模系统及其施工方法,该单面支模系统包括多个平行且间隔设置于单面模板外侧的单侧支架,多个单侧单侧支架通过横向设置的横肋连接为一体;单侧支架的竖肋固定于单面模板,沿竖肋高度方向自下而上间隔设置并固接三根斜撑,三根斜撑的底端固接于基础底板,通过单侧支架能够在上、中、下三个不同高度位置对整体单侧模板形成斜向稳定,从而在施工空间受限的情况下,对地下室外墙进行单边支模作业,避免了连续墙部分凿除和扩大基坑开挖面积;但是该支模系统主要采用横肋、竖肋和斜撑相互配合形成三角支撑结构以对模板进行支撑,而模板与连续墙之间缺少相应的支撑,浇筑混凝土后,模板内侧压力增大,容易出现跑模和胀模,导致墙体变形,而且在模板的细部容易出漏浆和渗水,导致墙体上形成麻面,降低了平整度,影响墙体质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深部空间外墙体单边高大支模结构及施工方法,该支模结构和施工方法能够对地下室外墙进行单边支模,提高模板与连续墙之间支撑力,从而减少基坑土方开挖量,同时防止出现跑模和胀模。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0006]一种深部空间外墙体单边高大支模结构,包括设置在模板外侧可固定支撑模板的单侧支架,单侧支架包括相互连接的竖向固定件和横向固定件,以及设置在竖向固定件上可倾斜向下支撑于地下室底板上的斜撑件;连续墙上植入有拉结件,拉结件的末端依次穿过模板和竖向固定件后与横向固定件锁紧固定。
[000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专利技术可以做如下改进:
[0008]进一步地,所述拉结件包括位于模板上部和中部的对拉螺栓,以及位于模板下部的对拉止水螺栓;对拉螺栓和对拉止水螺栓的一次性螺杆末端依次穿过模板和竖向固定件后,通过螺母与横向固定件锁紧固定。
[0009]进一步地,所述对拉螺栓上套接有塑料套管,其末端设有防漏浆锥形胶杯套。
[0010]进一步地,在所述对拉螺栓和对拉止水螺栓的一次性螺杆上均设置有防漏浆锥形
套和止水钢板;防漏浆锥形套与模板内侧贴合,其直径朝模板方向逐渐增大,使得防漏浆锥形套的贴合端直径大于设置于模板上供一次性螺杆穿过的开孔直径;止水钢板位于防漏浆锥形胶杯套远离模板的一端,止水钢板的面积大于防漏浆锥形胶杯套的贴合端轴向面积。
[0011]进一步地,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固定件固定设置在模板外侧,所述横向固定件固定设置在竖向固定件的外侧。
[0012]进一步地,所述竖向固定件由多根竖楞组成,竖楞沿模板的长度方向间隔布置,竖楞沿模板的顶部与模板的顶部平齐;所述横向固定件由多根横楞组成,横楞沿模板的高度方向间隔布置。
[0013]进一步地,所述斜撑件为斜撑钢管,其设置有多根,沿竖楞的高度方向自下而上间隔设置,斜撑钢管相互平行且位于同一竖直面上;斜撑钢管的底端与预埋在地下室底板上的预埋钢筋一一对应固定连接。
[0014]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深部空间外墙体单边高大支模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15]S1、在连续墙上植入拉结件;
[0016]S2、模板组装;
[0017]S3、安装预留洞口的模板;
[0018]S4、模板安装就位;
[0019]S5、拉结件穿出模板外;
[0020]S6、使用单侧支架进行对模板进行支撑;
[0021]S7、调整模板位置并紧固拉结件;
[0022]S8、砼浇筑前模板细部进行处理;
[0023]S9、侧墙模板验收;
[0024]S10、混凝土分层浇筑,以形成地下室外墙。
[0025]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1中,拉结件包括对拉螺栓和对拉止水螺栓;对拉螺栓位于模板的上部和中部,对拉止水螺栓位于模板的下部。
[0026]进一步地,所述步骤S6中,斜撑钢管与地下室底板之间的夹角为45
°
~60
°

[0027]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技术具有以下优点:
[0028](1)本专利技术的支模结构及施工方法在连续墙上植入有拉结件,通过拉结件能够提高模板与连续墙之间支撑力,防止出现跑模和胀模;拉结件包括对拉螺栓和对拉止水螺栓,有效防止模板细部漏浆,混凝土浇筑细部麻面,提高平整度和质量;
[0029](2)本专利技术的对拉螺栓和对拉止水螺栓均具有一次性螺杆,地下室外墙浇筑完成后,一次性螺杆保留在墙体内,无需拆除,从而降低施工量,缩短工期;
[0030](3)本专利技术主要支模构件能够回收再利用,降低了施工成本,而且节约资源。
附图说明
[003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0032]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深部空间外墙体单边高大支模结构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33]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深部空间外墙体单边高大支模结构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0034]图3为图1的A处局部放大图;
[0035]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模板拼接图
[0036]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单片模板穿设对拉螺栓和对拉止水螺栓的结构示意图。
[0037]附图上的标记:1

地下室底板、2

模板、3

连续墙、4

对拉螺栓、5

对拉止水螺栓、6

竖楞、7

横楞、8

斜撑钢管、9

预埋钢筋、10

防漏浆锥形胶杯套、11

止水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3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专利技术,但并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专利技术各个实施方式中所涉及到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组合。
[0039]参见图1至图5,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深部空间外墙体单边高大支模结构,待施工地下室外墙竖立在地下室底板1上,待施工地下室外墙外侧支立有模板2,该单边高大支模结构包括设置在连续墙外3侧可固定支撑模板2的单侧支架,模板2的内侧朝向连续墙3,模板2与连续墙3之间形成浇筑地下室外墙的模腔。
[0040]具体来说,模板2为木制板体,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深部空间外墙体单边高大支模结构,包括设置在模板外侧可固定支撑模板的单侧支架,其特征在于,单侧支架包括相互连接的竖向固定件和横向固定件,以及设置在竖向固定件上可倾斜向下支撑于地下室底板上的斜撑件;连续墙上植入有拉结件,拉结件的末端依次穿过模板和竖向固定件后与横向固定件锁紧固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深部空间外墙体单边高大支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结件包括位于模板上部和中部的对拉螺栓,以及位于模板下部的对拉止水螺栓;对拉螺栓和对拉止水螺栓的一次性螺杆末端依次穿过模板和竖向固定件后,通过螺母与横向固定件锁紧固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深部空间外墙体单边高大支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拉螺栓上套接有塑料套管,其末端设有防漏浆锥形胶杯套。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深部空间外墙体单边高大支模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对拉螺栓和对拉止水螺栓的一次性螺杆上均设置有防漏浆锥形套和止水钢板;防漏浆锥形套与模板内侧贴合,其直径朝模板方向逐渐增大,使得防漏浆锥形胶杯套的贴合端直径大于设置于模板上供一次性螺杆穿过的开孔直径;止水钢板位于防漏浆锥形套远离模板的一端,止水钢板的面积大于防漏浆锥形胶杯套的贴合端轴向面积。5.根据权利要求1

4任一项所述的深部空间外墙体单边高大支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竖向固定件固定设置在模板外侧,所述横向固定件固定设置在竖向固定件的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押晓飞刘红亮胡键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二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