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管廊预应力张拉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021305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制管廊预应力张拉方法,属于预制结构技术领域。该预制管廊预应力张拉方法包括采用锥形塑料套管包裹精轧螺纹钢,若干管廊节段间通过精轧螺纹钢连接;清理锚具垫片并将其对称安装在管廊节段上,同时保持锚具垫片的外端平齐;对千斤顶进行校检,校检完成后将千斤顶安装在托架上进行张拉,张拉时采用对角线张拉的方式,并在张拉过程以及张拉效果采用双控,以控制张拉应力为主,以控制钢筋伸长值为辅并相互进行校核;在张拉完成后水泥浆注射器进行注浆,孔道压浆完成后利用清水冲洗并采用高压风吹干,采用密封罩或水泥浆对锚具垫片孔隙进行封堵;最终采用细石混凝土注浆机通过注浆孔进行注浆,完成连接箱封锚。完成连接箱封锚。完成连接箱封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预制管廊预应力张拉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预制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预制管廊预应力张拉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综合管廊就是地下城市管道综合走廊,即在城市地下建造一个隧道空间,将电力、通信,燃气、供热、给排水等各种工程管线集于一体,设有专门的检修口、吊装口和监测系统,实施统一规划、统一设计、统一建设和管理,是保障城市运行的重要基础设施的“生命线”。
[0003]现如今地下综合管廊有传统现浇和预制的两种做法,相对于传统现浇来说,预制管廊有着节能环保、快速高效、质量良好等优点,然而,预制管廊在节段拼接时对预应力张拉以及压浆容易出现孔道注浆不饱满、连接箱封锚不密实,导致预应力钢筋锈蚀从而失去作用,导致预制管廊节段拼缝变大、渗水风险大,因此,现有技术中的预制管廊预应力张拉方法存在着注浆不饱满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预制管廊预应力张拉方法,其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预制管廊预应力张拉方法存在着注浆不饱满的技术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预制管廊预应力张拉方法,包括采用锥形塑料套管包裹精轧螺纹钢,若干管廊节段间通过精轧螺纹钢连接;清理锚具垫片并将其对称安装在管廊节段上,同时保持锚具垫片的外端平齐;对千斤顶进行校检,校检完成后将千斤顶安装在托架上进行张拉,张拉时采用对角线张拉的方式,并在张拉过程以及张拉效果采用双控,以控制张拉应力为主,以控制钢筋伸长值为辅并相互进行校核;在张拉完成后水泥浆注射器进行注浆,孔道压浆完成后利用清水冲洗并采用高压风吹干,采用密封罩或水泥浆对锚具垫片孔隙进行封堵;最终采用细石混凝土注浆机通过注浆孔进行注浆,完成连接箱封锚。
[0006]进一步地,在管廊预制节段预埋波纹管内设置PVC管,在精轧螺纹钢穿入预应力管道内时将PVC管取出。
[0007]进一步地,校检千斤顶采用标准测力计校验法,千斤顶安装就位后安装工具锚并预留空间以便拆卸锚具垫片。
[0008]进一步地,张拉前把铁架紧靠在预制构件两端,千斤顶固定在托架上,并在距离千斤顶1.5~2.0m处安设防护板,当混凝土强度达到90%设计抗拉、抗压强度以及砼弹性模量后进行张拉。
[0009]进一步地,张拉时先对A、D号张拉槽同时加压张拉至70%,接着对B、C号张拉槽同时加压张拉至70%,然后对A、D号张拉槽同时加压张拉至100%,最后对B、C号张拉槽同时加压张拉至100%。
[0010]进一步地,孔道压浆在终张拉完成后进行,压浆由下锚垫板处排气孔采用水泥浆
注射器注浆,上锚垫板处排气孔出气,压浆至上锚垫板处出气孔冒出规定浓度的浆液为止。
[0011]进一步地,压浆按照由高程较低一侧向高程较高一侧的顺序进行压浆。
[0012]进一步地,在张拉完成后精轧螺纹钢氧割切除张拉端多余部分,预留高度至少为3cm。
[0013]本专利技术的技术原理为:
[0014]相比于现有技术,本专利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对角同时进行张拉,以控制拉应力为主,以控制钢筋伸长值为辅,并相互进行校核,避免了承插口以及连接箱造成损害,从而保证张拉质量。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张拉孔位置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中的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0017]如图1所示,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预制管廊预应力张拉方法,采用锥形塑料套管包裹精轧螺纹钢,以防止钢筋头刺破管道,同时减少穿入阻力,若干管廊节段间通过精轧螺纹钢连接;清理锚具垫片使得精轧螺纹钢能够穿在锚具对应的孔道上,安装垫片时将垫片清理干净,以免泥沙对锚具的锚固性能造成影响,并将其对称安装在管廊节段上,同时保持锚具垫片的外端平齐;对千斤顶进行校检,校检完成后将千斤顶安装在托架上进行张拉,张拉时采用对角线张拉的方式,并在张拉过程以及张拉效果采用双控,以控制张拉应力为主,以控制钢筋伸长值为辅并相互进行校核,实测伸长值与理论伸长值的相对误差控制在
±
6%以内,张拉力应符合设计要求,张拉达到控制应力后,持荷5分钟后锚固,并及时填写好张拉记录;在张拉完成后水泥浆注射器进行注浆,孔道压浆完成后利用清水冲洗并采用高压风吹干,采用密封罩或水泥浆对锚具垫片孔隙进行封堵;最终采用细石混凝土注浆机通过注浆孔进行注浆,完成连接箱封锚。
[0018]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在管廊预制节段预埋波纹管内设置PVC管,在精轧螺纹钢穿入预应力管道内时将PVC管取出,通过设置PVC管可以有效地防止在施工过程中精轧螺纹钢与波纹管容易发生摩擦、碰撞,同时有卡入管道开叉和弯折的问题。
[0019]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校检千斤顶采用标准测力计校验法,将电动油泵的油路、电源接通,给千斤顶供油,活塞上移,顶压标准测力计。当测力计达到一定吨位时,立即从千斤顶的油压表上读数。各级吨位的压力读数复校三次,然后计算油压表在各级吨位时相应读数的平均值,作为压力表读数,再根据一元线性回归,计算出与设计张拉力相应的油压表读数,千斤顶安装就位后安装工具锚并预留空间以便拆卸锚具垫片,在工具锚的垫片光滑面粘贴塑料胶布,工具垫片安装好要用铁管撞严,另外要注意工具垫片重复使用次数一般不宜超过10次。
[0020]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张拉前把铁架紧靠在预制构件两端,千斤顶固定在托架上,并在距离千斤顶1.5~2.0m处安设防护板,以防锚具垫片弹出伤人,当混凝土强度达到90%设计抗拉、抗压强度以及砼弹性模量后进行张拉,张拉前安装工作锚,然后用铁锤将垫片轻轻地打入锚环,要使垫片均匀,完毕后安装限位板、千斤顶及工具锚,安装工
具锚垫片时同样用铁管将垫片均匀打入工具锚内。
[0021]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如图1所示,张拉时先对A、D号张拉槽同时加压张拉至70%,接着对B、C号张拉槽同时加压张拉至70%,然后对A、D号张拉槽同时加压张拉至100%,最后对B、C号张拉槽同时加压张拉至100%。
[0022]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孔道压浆在终张拉完成后进行,压浆由下锚垫板处排气孔采用水泥浆注射器注浆,上锚垫板处排气孔出气,压浆至上锚垫板处出气孔冒出规定浓度的浆液为止。
[0023]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当管廊设置在纵坡上时,压浆按照由高程较低一侧向高程较高一侧的顺序进行压浆。
[0024]进一步地,为了更好地实现本专利技术,在张拉完成后精轧螺纹钢氧割切除张拉端多余部分,预留高度至少为3cm。
[0025]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同轴”、“底部”、“一端”、“顶部”、“中部”、“另一端”、“上”、“一侧”、“顶部”、“内”、“前部”、“中央”、“两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预制管廊预应力张拉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锥形塑料套管包裹精轧螺纹钢,若干管廊节段间通过精轧螺纹钢连接;清理锚具垫片并将其对称安装在管廊节段上,同时保持锚具垫片的外端平齐;对千斤顶进行校检,校检完成后将千斤顶安装在托架上进行张拉,张拉时采用对角线张拉的方式,并在张拉过程以及张拉效果采用双控,以控制张拉应力为主,以控制钢筋伸长值为辅并相互进行校核;在张拉完成后水泥浆注射器进行注浆,孔道压浆完成后利用清水冲洗并采用高压风吹干,采用密封罩或水泥浆对锚具垫片孔隙进行封堵;最终采用细石混凝土注浆机通过注浆孔进行注浆,完成连接箱封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管廊预应力张拉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管廊预制节段预埋波纹管内设置PVC管,在精轧螺纹钢穿入预应力管道内时将PVC管取出。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管廊预应力张拉方法,其特征在于,校检千斤顶采用标准测力计校验法,千斤顶安装就位后安装工具锚并预留空间以便拆卸锚具垫片。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预制管廊预应力张拉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飞胡宏伟李元一龚节美刘清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建筑第八工程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