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下无线充电密封装置及其密封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04050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下无线充电密封装置及其密封方法,其中的装置包括:充电端外壳、环氧树脂、O型圈安装槽和金属密封外壳;充电端外壳为中空圆柱形无底的一体结构,金属密封外壳为中空圆柱形无盖的一体结构;金属密封外壳内壁的上端均匀设置有多级O型圈安装槽,O型圈安装槽设置有用于密封的O型圈,金属密封外壳内侧的底部设置有两个水密连接器接头;充电端外壳的底部放置于金属密封外壳的内部,第一法兰面与第二法兰面相接触,第一螺栓孔与第二螺栓孔相重合,螺栓分别穿过第一螺栓孔与第二螺栓孔对充电端外壳与金属密封外壳进行固定;本发明专利技术既能防水承压,也避免封装壳体和充电线圈发生电磁感应影响工作。电磁感应影响工作。电磁感应影响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水下无线充电密封装置及其密封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充电
,特别涉及一种水下无线充电密封装置及其密封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水下的工程设备都承担着很重要的工作任务,现有设备多是接触式有线充电,结合处的密封结构使用寿命短,容易老化且有安全隐患。随着各大公司对深海资源的勘探和开采,海洋工程装备日益增多。对于海底观测和能源采集等海洋工程设备而言,为水下设备充电是非常重要的环节。而水下无线充电线圈的密封方法也是关键技术之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出一种非接触式的水下无线充电密封装置及其密封方法,可适用于水下压力较大的区域,既能防水承压,也避免封装壳体和充电线圈发生电磁感应影响工作。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具体技术方案: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水下无线充电密封装置,包括:充电端外壳、环氧树脂、O型圈安装槽和金属密封外壳;
[0006]充电端外壳为中空圆柱形无底的一体结构,充电端外壳外侧的底端设置有第一法兰面,第一法兰面上设置有均匀的第一螺栓孔;
[0007]充电端外壳内部的顶端设置有充电端组件,通过灌装环氧树脂对其进行密封和固定;
[0008]金属密封外壳为中空圆柱形无盖的一体结构;
[0009]金属密封外壳外侧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法兰面;第二法兰面上设置有均匀的第二螺栓孔,金属密封外壳内壁的上端均匀设置有多级O型圈安装槽,O型圈安装槽设置有用于密封的O型圈,金属密封外壳内侧的底部设置有两个水密连接器接头;
[0010]充电端外壳的底部放置于金属密封外壳的内部,第一法兰面与第二法兰面相接触,第一螺栓孔与第二螺栓孔相重合,螺栓分别穿过第一螺栓孔与第二螺栓孔对充电端外壳与金属密封外壳进行固定;
[0011]O型圈经过装配后压缩于充电端外壳和金属密封外壳的结合处;O型圈受力压缩堵住缝隙,形成密封结构。
[0012]优选地,金属密封外壳由不锈钢材质制备而成,加工完成后进行淬火处理。
[0013]优选地,充电端外壳由陶瓷材料制备而成,外部设置有倒圆角防止将人划伤。
[0014]优选地,在第一法兰面和第二法兰面的贴合面处设置有O型圈,防止充电端陶瓷外壳和金属密封外壳硬接触导致陶瓷破裂。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水下无线充电密封方法,包括:
[0016]首先将充电端组件置于充电端外壳的内部;
[0017]然后灌装环氧树脂进行密封,待环氧树脂固化后将O型圈放置在金属密封外壳的O型圈安装槽内进行安装,将环氧树脂固化后的充电端外壳和金属密封外壳通过螺栓进行固定,置于水下工作位置。
[0018]与现有的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可适用于水下压力较大的区域,既能防水承压,也避免封装壳体和充电线圈发生电磁感应影响工作。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水下无线充电密封装置的透视图。
[0020]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水下无线充电密封装置的正视图。
[0021]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水下无线充电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其中的附图标记包括:充电端组件1、第一螺栓孔21、第二螺栓孔22、环氧树脂3、水密连接器接头4、充电端外壳5、O型圈安装槽6和金属密封外壳7。
具体实施方式
[0023]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在下面的描述中,相同的模块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在相同的附图标记的情况下,它们的名称和功能也相同。因此,将不重复其详细描述。
[0024]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构成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
[0025]图1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水下无线充电密封装置的透视图。
[0026]图2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水下无线充电密封装置的正视图。
[0027]图3示出了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水下无线充电密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8]如图1

3所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水下无线充电密封装置包括:充电端外壳5、环氧树脂3、O型圈安装槽6和金属密封外壳7。
[0029]充电端外壳5为中空圆柱形无底的一体结构,由陶瓷材料制备而成,外部设置有倒圆角防止将人划伤,保持结构受力均匀平衡,在水下受力均匀。充电端外壳5外侧的底端设置有第一法兰面。第一法兰面上设置有均匀的第一螺栓孔21。
[0030]充电端外壳5内部的顶端设置有充电端组件1,通过灌装环氧树脂3对其进行密封和固定。
[0031]金属密封外壳7为中空圆柱形无盖的一体结构,由不锈钢材质制备而成,加工完成后进行淬火处理,该材质性价比较高同时耐腐抗压。
[0032]金属密封外壳7外侧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法兰面。第二法兰面上设置有均匀的第二螺栓孔22,金属密封外壳7内壁的上端均匀设置有多级O型圈安装槽6,金属密封外壳7内侧的底部设置有两个水密连接器接头4。
[0033]充电端外壳5的底部放置于金属密封外壳7内部,充电端外壳5的第一法兰面与金属密封外壳7的第二法兰面相接触,第一螺栓孔21与第二螺栓孔22相重合,螺栓分别穿过第一螺栓孔21和第二螺栓孔22对充电端外壳5与金属密封外壳7进行固定。
[0034]在金属密封外壳7上和充电端外壳5法兰的贴合面处设计有一个O型圈,防止充电
端陶瓷外壳和金属密封外壳硬接触导致陶瓷破裂影响工作。金属密封外壳7的第二法兰面和充电端外壳5内的线圈垂直距离可避免产生电磁感应。
[0035]O型圈作为密封圈通过工具放入O型圈安装槽6内,经过装配后压缩于充电端外壳5和金属密封外壳7的结合处。能够保护充电端组件1,防止外部海水渗透。
[0036]当充电端外壳5和金属密封外壳7通过螺栓进行固定连接后时,此时多级O型圈受力压缩堵住缝隙,形成密封结构。
[0037]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水下无线充电密封方法包括:
[0038]工作时首先将充电端组件1置于充电端外壳5的内部,然后灌装环氧树脂3进行密封,待树脂固化。然后将O型圈放置在金属密封外壳7的O型圈安装槽6内进行安装,将环氧树脂3固化后的充电端外壳5和金属密封外壳7通过螺栓进行固定,置于水下工作位置。
[0039]本专利技术基于电磁感应定律的基本原理,利用磁感应技术通过导体切割磁场会产生电动势,有两个线圈组成,在初级线圈上接入交流电时产生磁场,次级线圈由于有交变磁场的存在而感应出交变的电流。
[0040]发射端通过24V直流电源供电,由大电容进行储存电量和电能,通过发射端电路部分产生交流电,通过线圈产生磁场,接收端线圈切割磁场产生电动势,次级线圈(接收端线圈)产生交变电流,后续经过整流后变为直流电供给负载使用
[0041]测试方法使用30欧20W的陶瓷管制电阻器作为接收端负载进行测试,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下无线充电密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充电端外壳、环氧树脂、O型圈安装槽和金属密封外壳;所述充电端外壳为中空圆柱形无底的一体结构,所述充电端外壳外侧的底端设置有第一法兰面,所述第一法兰面上设置有均匀的第一螺栓孔;所述充电端外壳内部的顶端设置有充电端组件,通过灌装所述环氧树脂对其进行密封和固定;所述金属密封外壳为中空圆柱形无盖的一体结构;所述金属密封外壳外侧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法兰面;第二法兰面上设置有均匀的第二螺栓孔,所述金属密封外壳内壁的上端均匀设置有多级O型圈安装槽,所述O型圈安装槽设置有用于密封的O型圈,所述金属密封外壳内侧的底部设置有两个水密连接器接头;所述充电端外壳的底部放置于所述金属密封外壳的内部,所述第一法兰面与所述第二法兰面相接触,所述第一螺栓孔与所述第二螺栓孔相重合,螺栓分别穿过所述第一螺栓孔与所述第二螺栓孔对所述充电端外壳与所述金属密封外壳进行固定;所述O型圈经过装配后压缩于所述充电端外壳和金属密封外壳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孟浩然杨鹏盛维伦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