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流道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40079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流道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设置在上模下方位置,所述下模表面设置有注塑流道,所述注塑流道的末端延伸至成型腔内部,所述下模表面对称设置有装配凹槽,所述下模的装配凹槽位置可拆卸连接有缓冲组件;所述下模表面开设有散热流道,所述散热流道的两端开口位置均设置有散热组件。下模的装配凹槽位置的缓冲组件包括底板、立柱、连杆和圆弧型衬垫,合模的过程中,上模靠近下模并做压合动作,上模首先与圆弧型衬垫接触,圆弧型衬垫受到压力作用发生弹性形变,有效地减缓合模过程的冲击力及噪音,有利于环保;底板通过螺栓与下模可拆卸连接,根据使用的需要,进行组装和拆分处理。进行组装和拆分处理。进行组装和拆分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流道模具


[0001]本技术属于模具
,具体涉及一种多流道模具。

技术介绍

[0002]模具具有特定的轮廓或内腔形状,应用具有刃口的轮廓形状可以使坯料按轮廓线形状发生分离(冲裁)。应用内腔形状可使坯料获得相应的立体形状。多流道模具是模具的其中一种。
[0003]目前现有技术中,多流道模具进行注塑件生产的时候,模具合模的冲击力大,伴随着噪音的产生,降低工作环境的舒适度;模具表面伴随着热量的产生,不能有效地进行导热及散热处理的问题,因此,需要设计一种多流道模具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流道模具,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流道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所述下模设置在上模下方位置,所述下模表面设置有注塑流道,所述注塑流道的末端延伸至成型腔内部,所述下模表面对称设置有装配凹槽,所述下模的装配凹槽位置可拆卸连接有缓冲组件;所述下模表面开设有散热流道,所述散热流道的两端开口位置均设置有散热组件。
[0006]优选的,所述缓冲组件包括底板、立柱、连杆和圆弧型衬垫,所述底板上表面对称安装有立柱,两组所述立柱内壁通过连杆固定连接,所述连杆顶端粘接有圆弧型衬垫。
[0007]优选的,所述散热组件包括铜铝合金载板和铜铝合金座,所述铜铝合金载板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散热孔,所述铜铝合金载板表面对称安装有铜铝合金座。
[0008]优选的,所述铜铝合金载板背面位置对称粘接有石墨烯贴片,所述铜铝合金载板位于散热流道端面的开口位置,且铜铝合金载板表面的散热孔和散热流道相对应。
[0009]优选的,所述下模表面对称设置有导热组件,所述导热组件包括铜铝合金衬板和散热翅片,所述铜铝合金衬板表面等距安装有散热翅片。
[0010]优选的,所述铜铝合金衬板和散热翅片均位于上模下方位置。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1.下模的装配凹槽位置的缓冲组件包括底板、立柱、连杆和圆弧型衬垫,合模的过程中,上模靠近下模并做压合动作,上模首先与圆弧型衬垫接触,圆弧型衬垫受到压力作用发生弹性形变,有效地减缓合模过程的冲击力及噪音,有利于环保;底板通过螺栓与下模可拆卸连接,根据使用的需要,进行组装和拆分处理。
[0013]2.散热组件包括铜铝合金载板和铜铝合金座,下模内部的热量沿着散热流道散发,且铜铝合金载板和铜铝合金座增大热量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散热性能,减少热量的堆积。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的下模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的缓冲组件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上模;2、下模;201、注塑流道;202、成型腔;3、缓冲组件;301、底板;302、立柱;303、连杆;304、圆弧型衬垫;4、导热组件;401、铜铝合金衬板;402、散热翅片;5、散热组件;6、铜铝合金载板;7、散热孔;8、铜铝合金座;9、石墨烯贴片;10、散热流道。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实施例一:
[0020]请参阅图1至图3,本技术提供一种多流道模具技术方案:包括上模1和下模2,下模2设置在上模1下方位置,下模2表面设置有注塑流道201,注塑流道201的末端延伸至成型腔202内部,下模2表面对称设置有装配凹槽,下模2的装配凹槽位置可拆卸连接有缓冲组件3;下模2表面开设有散热流道10,散热流道10的两端开口位置均设置有散热组件5。
[0021]缓冲组件3包括底板301、立柱302、连杆303和圆弧型衬垫304,底板301上表面对称安装有立柱302,两组立柱302内壁通过连杆303固定连接,连杆303顶端粘接有圆弧型衬垫304。
[0022]从上述描述可知,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下模2的装配凹槽位置的缓冲组件3包括底板301、立柱302、连杆303和圆弧型衬垫304,合模的过程中,上模1靠近下模2并做压合动作,上模1首先与圆弧型衬垫304接触,圆弧型衬垫304受到压力作用发生弹性形变,有效地减缓合模过程的冲击力及噪音,有利于环保;底板301通过螺栓与下模2可拆卸连接,根据使用的需要,进行组装和拆分处理。
[0023]实施例二:
[0024]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技术提供一种多流道模具技术方案:散热组件5包括铜铝合金载板6和铜铝合金座8,铜铝合金载板6表面中间位置开设有散热孔7,铜铝合金载板6表面对称安装有铜铝合金座8,铜铝合金载板6背面位置对称粘接有石墨烯贴片9,铜铝合金载板6位于散热流道10端面的开口位置,且铜铝合金载板6表面的散热孔7和散热流道10相对应。
[0025]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散热组件5包括铜铝合金载板6和铜铝合金座8,下模2内部的热量沿着散热流道10散发,且铜铝合金载板6和铜铝合金座8增大热量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散热性能,减少热量的堆积。
[0026]进一步地,可参阅图2,下模2表面对称设置有导热组件4,导热组件4包括铜铝合金衬板401和散热翅片402,铜铝合金衬板401表面等距安装有散热翅片402,铜铝合金衬板401和散热翅片402均位于上模1下方位置,下模2表面的导热组件4包括铜铝合金衬板401和散热翅片402,铜铝合金衬板401和散热翅片402均具有很好的导热性能,加速散热。
[0027]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及使用流程:下模2的装配凹槽位置的缓冲组件3包括底板301、立柱302、连杆303和圆弧型衬垫304,合模的过程中,上模1靠近下模2并做压合动作,上模1首先与圆弧型衬垫304接触,圆弧型衬垫304受到压力作用发生弹性形变,有效地减缓合模过程的冲击力及噪音,有利于环保;底板301通过螺栓与下模2可拆卸连接,根据使用的需要,进行组装和拆分处理;散热组件5包括铜铝合金载板6和铜铝合金座8,下模2内部的热量沿着散热流道10散发,且铜铝合金载板6和铜铝合金座8增大热量与空气的接触面积,提高散热性能,减少热量的堆积。
[0028]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流道模具,包括上模(1)和下模(2),所述下模(2)设置在上模(1)下方位置,所述下模(2)表面设置有注塑流道(201),所述注塑流道(201)的末端延伸至成型腔(202)内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2)表面对称设置有装配凹槽,所述下模(2)的装配凹槽位置可拆卸连接有缓冲组件(3);所述下模(2)表面开设有散热流道(10),所述散热流道(10)的两端开口位置均设置有散热组件(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流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组件(3)包括底板(301)、立柱(302)、连杆(303)和圆弧型衬垫(304),所述底板(301)上表面对称安装有立柱(302),两组所述立柱(302)内壁通过连杆(303)固定连接,所述连杆(303)顶端粘接有圆弧型衬垫(30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流道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散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龙日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耀世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