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机镜筒组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37492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手机镜筒组装结构,属于手机镜筒领域,其包括镜筒,镜筒内形成有上下贯穿镜筒的安装腔,安装腔包括若干呈圆盘状的容纳腔,自下往上依次为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第N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机镜筒组装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手机镜筒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手机镜筒组装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目前,随着手机行业的发展,使用手机拍照已经成为了生活习惯,人们对于手机的拍照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现在的手机摄像头开始采用5P、6P镜头,甚至有采用7P、8P镜头的,透镜的数量越来越多。其中,透镜安装时,由操作人员沿着镜筒的内侧壁逐一地塞入到镜筒内,然后透镜在镜筒内通过镜筒内侧壁的支撑以及压圈的压紧即可固定在镜筒内,如图1所示,以将透镜牢固地固定在镜筒内,但是,随着透镜数量的增加,在将数量较多的透镜逐一地压入到镜筒的过程中,容易造成镜筒内侧壁的挤压变形,而在镜筒的内侧壁出现挤压变形后,镜筒的内侧壁对于透镜的支撑作用会受到影响,容易导致安装在镜筒内的透镜出现偏斜或者松动,从而会影响镜头的产品质量,使其无法正常使用。
[0003]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手机镜筒组装结构,用以防止透镜数量较多的镜头出现透镜偏斜或者松动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本技术提供一种手机镜筒组装结构,包括镜筒,所述镜筒内形成有上下贯穿所述镜筒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包括若干呈圆盘状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上下层叠地同中心线设置,所述容纳腔自下往上依次为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第N

1容纳腔、第N容纳腔,且所述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第N

1容纳腔、第N容纳腔的直径自下往上依次增加,所述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第N

1容纳腔、第N容纳腔内均设置有透镜,分别为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N

1透镜、第N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N

1透镜、第N透镜分别抵接于其所在的容纳腔的底部,且所述第N透镜通过固定设置于所述第N容纳腔内的压圈固定设置于所述第N容纳腔内;所述第一透镜和第N透镜的边缘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和第N容纳腔的内侧壁,第二透镜...第N

1透镜的边缘与其所在的第二容纳腔...第N

1容纳腔的内侧壁之间具有间隙,且各透镜之间通过连接结构相互固定连接。
[0005]本技术中,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第N

1容纳腔、第N容纳腔分别用于安装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N

1透镜、第N透镜,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N

1透镜、第N透镜可以由操作人员依次压入到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第N

1容纳腔和第N容纳腔中,其中,第一透镜和第N透镜安装在第一容纳腔和第二容纳腔中后,第一透镜和第N透镜的边缘会抵紧在第一容纳腔和第N容纳腔的侧壁上,从而可以将第一透镜和第N透镜固定并定位在第一容纳腔和第N容纳腔中,同时,由于第二透镜至第N

1透镜都会在连接结构的固定作用下与第一透镜和第N透镜固定连接,因此,即使第二透镜...第N

1透镜的边缘与其所在的容纳腔的内侧壁之间具有间隙,通过镜筒对于第一透镜和第N透镜的固定,同样可以将第二透镜...第N

1透镜固定在镜筒中,从而将所有的透镜固定在镜筒中。
[0006]可见,采用本技术的组装结构对镜筒和透镜进行组装时,仅有第一透镜和第N
透镜这两块透镜在组装的过程中会对镜筒造成挤压,因此,本技术能极大地减小透镜的安装过程导致镜筒的内侧壁出现挤压变形的机率,从而可以极大地减小安装在镜筒内的透镜出现偏斜或者松动的机率,进而能有效提高镜筒和镜片组装过程的良品率。
[0007]进一步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形成于所述第一透镜的顶面的边缘的插筒、形成于所述第N透镜的底面的边缘的套筒,以及形成于所述第二透镜...第N

1透镜的底面的边缘和顶面的边缘的套筒和插筒,其中,所述插筒固定地嵌设于与其相邻的套筒内。
[0008]本技术中,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N

1透镜、第N透镜上的套筒和插筒形成连接结构,使得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N

1透镜、第N透镜分别在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第N

1容纳腔、第N容纳腔中安装到位后,相邻的透镜上的插筒和套筒会嵌套在一起,相互固定连接,从而使得各透镜相互固定连接,此时,即可固定各透镜与镜筒的相对位置,并实现透镜在镜筒中的固定安装。
[0009]另外,将各透镜安装在镜筒中后,由于各透镜上的套筒和插筒相互嵌套的固定在一起,其密封作用还能起到防止灰尘等微小颗粒进入到各透镜之间的作用。
[0010]进一步的,所述套筒以及所述插筒均抵接于与其相邻的所述透镜。
[0011]本技术中,各透镜上的套筒和插筒均抵接在与其相邻的另一透镜上,因此,套筒和插筒的存在,除了通过其相互嵌套的结构固定相邻透镜之外,还能通过其抵接结构进一步地阻止各透镜相互靠拢,即,在压圈对于第N透镜的压紧作用下,还能进一步地加强各透镜在镜筒中的固定结构,从而可以进一步地防止透镜在镜头的使用过程中与镜筒发生偏位活着出现松动。
[0012]进一步的,所述套筒的内侧壁的下端朝外倾斜,形成第一倾斜壁。
[0013]本技术中,套筒的内侧壁的下端朝外倾斜设置,因此,在镜筒和透镜的组装过程中,在将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N

1透镜、第N透镜逐一地装入到镜筒的过程中,第一倾斜壁能起到导向作用,能使得各透镜上的套筒能顺利地套入至插筒上,与插筒形成固定结构,从而可以方便镜筒和透镜的组装过程的进行。
[0014]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容纳腔的内侧壁的上部朝外倾斜,形成第二倾斜壁。
[0015]本技术中,第一容纳腔的内侧壁的上部朝外倾斜,可以在将第一透镜装入到第一容纳腔的过程中对第一透镜起到导向作用,从而可以方便第一透镜的插入操作。
[0016]进一步的,所述安装腔的内侧壁的表面形成有粘胶槽,所述粘胶槽经过所述镜筒内的所有容纳腔的内侧壁设置。
[0017]本技术中,粘胶槽贯穿各安装腔,因此,通过向粘胶槽内注入粘胶,即可使得粘胶进入到各透镜以及透镜上的套筒和插筒与镜筒的内侧壁围合形成的封闭空间中,将粘胶注满该封闭空间后,粘胶即可进一步地将各透镜粘在镜筒的内侧壁上,从而可以进一步地加强透镜与镜筒的连接结构的强度和稳定性,进一步地防止透镜在镜头的使用过程中与镜筒发生偏位活着出现松动。
[0018]进一步的,所述粘胶槽位于所述第N容纳腔中的部分的垂直高度小于所述第N透镜的厚度,且所述第N容纳腔的侧壁上对应位于所述第N容纳腔上粘胶槽设置有注胶孔,所述注胶孔连通对应的粘胶槽且横向贯穿所述第N容纳腔的侧壁设置。
[0019]本技术中,注胶孔用于连通粘胶槽和镜筒外侧的空间,从而可以通过注胶孔向粘胶槽内注入粘胶,以方便粘胶的注入,同时,粘胶槽位于第N容纳腔中的部分的垂直高
度小于第N透镜的厚度,可以有效避免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机镜筒组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镜筒,所述镜筒内形成有上下贯穿所述镜筒的安装腔,所述安装腔包括若干呈圆盘状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上下层叠地同中心线设置,所述容纳腔自下往上依次为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第N

1容纳腔、第N容纳腔,且所述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第N

1容纳腔、第N容纳腔的直径自下往上依次增加,所述第一容纳腔、第二容纳腔...第N

1容纳腔、第N容纳腔内均设置有透镜,分别为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N

1透镜、第N透镜,所述第一透镜、第二透镜...第N

1透镜、第N透镜分别抵接于其所在的容纳腔的底部,且所述第N透镜通过固定设置于所述第N容纳腔内的压圈固定设置于所述第N容纳腔内;所述第一透镜和第N透镜的边缘分别抵接于所述第一容纳腔和第N容纳腔的内侧壁,第二透镜...第N

1透镜的边缘与其所在的第二容纳腔...第N

1容纳腔的内侧壁之间具有间隙,且各透镜之间通过连接结构相互固定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温洪流詹慧明
申请(专利权)人:惠州久久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