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梯内部监控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34553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电梯监控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电梯内部监控机构,包括轿厢顶,所述轿厢顶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的内顶壁设置有数量为两个且呈左右对称分布的限位组件。该电梯内部监控机构,通过设置高度调节组件,当需要对监控主体进行检修时,由第一微型伺服电机、第二链轮、链条和第一链轮的配合使用,使得转动杆旋转的同时也带动收卷辊旋转,进而对牵引绳放松,在监控主体自身的重力作用下,使得其下移至合适高度,同时由第一限位套筒、第二限位套筒和限位杆的配合可以避免监控主体在下移时产生晃动,无需工作人员借助梯子等登高工具才能进行检修,降低检修的危险性,提高了监控机构的实用性,便于工作人员使用。便于工作人员使用。便于工作人员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梯内部监控机构


[0001]本技术涉及电梯监控
,具体为一种电梯内部监控机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大数据时代的来领,数据的重要性越来越的得到人们的重视,存监控机构开始被广泛使用,因为电梯内信号不佳,容易使得不法分子钻空子,如发生损坏的话,需要利用监控系统进行查看。
[0003]目前,现有的电梯内部监控机构通常安装在高度较高的位置,在检修的时候需要工作人员借助梯子等登高工具才能进行检修,可能会造成工作人员跌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同时现有的电梯内部监控机构通常都是暴露在外界环境当中的,使得球罩部分容易沾染灰尘,影响监控视线,而人工清理又过于麻烦且具备一定危险性,故而提出一种电梯内部监控机构来解决上述所提出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梯内部监控机构,具备可以降低检修的危险性,可以对球罩外部的灰尘进行清理等优点,解决了目前,现有的电梯内部监控机构通常安装在高度较高的位置,在检修的时候需要工作人员借助梯子等登高工具才能进行检修,可能会造成工作人员跌落,具有一定的危险性,同时现有的电梯内部监控机构通常都是暴露在外界环境当中的,使得球罩部分容易沾染灰尘,影响监控视线,而人工清理又过于麻烦且具备一定危险性的问题。
[0006](二)技术方案
[0007]为实现上述可以降低检修的危险性,可以对球罩外部的灰尘进行清理的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梯内部监控机构,包括轿厢顶,所述轿厢顶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框,所述连接框的内顶壁设置有数量为两个且呈左右对称分布的限位组件,左侧所述限位组件的底部设置有一端与右侧限位组件底部固定连接的横板,所述连接框的内顶壁设置有位于两个限位组件之间且与横板顶部固定连接的高度调节组件,所述横板的底部设置有基座,所述基座的底部设置有监控主体,所述基座的右侧壁设置有一端延伸至其左侧的清理组件,所述清理组件与监控主体的外部连接,所述清理组件与横板的底部连接;
[0008]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第一限位套筒,所述连接框的内顶壁设置有数量为两个且呈左右对称分布的第一限位套筒,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套筒的内壁均设置有第二限位套筒,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套筒的内壁均设置有限位杆,所述横板的顶部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限位杆的底部连接;
[0009]所述高度调节组件包括矩形块,所述连接框的内顶壁设置有数量为两个且呈左右对称分布的矩形块,两个所述矩形块位于两个第一限位套筒之间,两个所述矩形块之间设置有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外部设置有数量为两个且呈左右对称分布的收卷辊,两个所述
收卷辊的外部均设置有牵引绳,两个所述牵引绳均与横板的顶部连接,所述转动杆的外部设置有位于两个收卷辊之间的第一链轮,所述连接框的内顶壁设置有第一微型伺服电机,所述第一微型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处设置有第二链轮,所述第一链轮与第二链轮之间设置有链条;
[0010]所述清理组件包括转动轴,所述基座的右侧壁设置有一端延伸至其左侧的转动轴,所述转动轴的外部设置有弧形清理刷条,所述弧形清理刷条与监控主体的外壁连接,所述转动轴的右侧壁设置有第一齿轮,所述横板的底部设置有位于基座右侧的第二微型伺服电机,所述第二微型伺服电机的输出轴处设置有与第一齿轮啮合的第二齿轮。
[0011]优选的,所述连接框的内部为中空且其底部呈开口状设计。
[0012]优选的,所述横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橡胶垫与连接框的底部贴合。
[0013]优选的,所述弧形清理刷条的外部固定连接有清刷海绵,清刷海绵与监控主体的外壁贴合。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一限位套筒的内壁开设有与第二限位套筒移动轨迹相适配的滑槽,所述第二限位套筒的内壁开设有与限位杆移动轨迹相适配的滑槽。
[0015](三)有益效果
[0016]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梯内部监控机构,具备以下
[0017]有益效果:
[0018]1、该电梯内部监控机构,通过设置高度调节组件,当需要对监控主体进行检修时,由第一微型伺服电机、第二链轮、链条和第一链轮的配合使用,使得转动杆旋转的同时也带动收卷辊旋转,进而对牵引绳放松,在监控主体自身的重力作用下,使得其下移至合适高度,同时由第一限位套筒、第二限位套筒和限位杆的配合可以避免监控主体在下移时产生晃动,无需工作人员借助梯子等登高工具才能进行检修,降低检修的危险性,提高了监控机构的实用性。
[0019]2、该电梯内部监控机构,通过设置清理组件,由第二微型伺服电机、第二齿轮和第一齿轮的配合使用,使得转动轴可以带动弧形清理刷条对监控主体外部的灰尘进行清理,无需人工进行清理,降低了不必要的危险性,进一步提高了监控机构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0020]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21]图2为本技术图1中A处放大示意图。
[0022]图中:1、轿厢顶;2、连接框;3、限位组件;31、第一限位套筒;32、第二限位套筒;33、限位杆;4、横板;5、高度调节组件;51、矩形块;52、转动杆;53、收卷辊;54、牵引绳;55、第一链轮;56、第一微型伺服电机;57、第二链轮;58、链条;6、基座;7、监控主体;8、清理组件;81、转动轴;82、弧形清理刷条;83、第一齿轮;84、第二微型伺服电机;85、第二齿轮。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4]请参阅图1

2,一种电梯内部监控机构,包括轿厢顶1,其特征在于:轿厢顶1的底部固定连接有连接框2,连接框2的内部为中空且其底部呈开口状设计,连接框2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且呈左右对称分布的限位组件3,左侧限位组件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一端与右侧限位组件3底部固定连接的横板4,横板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橡胶垫,橡胶垫与连接框2的底部贴合,限位组件3包括第一限位套筒31,连接框2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且呈左右对称分布的第一限位套筒31,两个第一限位套筒31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第二限位套筒32,两个第二限位套筒32的内壁均滑动连接有限位杆33,横板4的顶部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限位杆33的底部固定连接,第一限位套筒31的内壁开设有与第二限位套筒32移动轨迹相适配的滑槽,第二限位套筒32的内壁开设有与限位杆33移动轨迹相适配的滑槽。
[0025]连接框2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位于两个限位组件3之间且与横板4顶部固定连接的高度调节组件5,高度调节组件5包括矩形块51,连接框2的内顶壁固定连接有数量为两个且呈左右对称分布的矩形块51,两个矩形块51位于两个第一限位套筒3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梯内部监控机构,包括轿厢顶(1),其特征在于:所述轿厢顶(1)的底部设置有连接框(2),所述连接框(2)的内顶壁设置有数量为两个且呈左右对称分布的限位组件(3),左侧所述限位组件(3)的底部设置有一端与右侧限位组件(3)底部固定连接的横板(4),所述连接框(2)的内顶壁设置有位于两个限位组件(3)之间且与横板(4)顶部固定连接的高度调节组件(5),所述横板(4)的底部设置有基座(6),所述基座(6)的底部设置有监控主体(7),所述基座(6)的右侧壁设置有一端延伸至其左侧的清理组件(8),所述清理组件(8)与监控主体(7)的外部连接,所述清理组件(8)与横板(4)的底部连接;所述限位组件(3)包括第一限位套筒(31),所述连接框(2)的内顶壁设置有数量为两个且呈左右对称分布的第一限位套筒(31),两个所述第一限位套筒(31)的内壁均设置有第二限位套筒(32),两个所述第二限位套筒(32)的内壁均设置有限位杆(33),所述横板(4)的顶部左右两侧分别与两个限位杆(33)的底部连接;所述高度调节组件(5)包括矩形块(51),所述连接框(2)的内顶壁设置有数量为两个且呈左右对称分布的矩形块(51),两个所述矩形块(51)位于两个第一限位套筒(31)之间,两个所述矩形块(51)之间设置有转动杆(52),所述转动杆(52)的外部设置有数量为两个且呈左右对称分布的收卷辊(53),两个所述收卷辊(53)的外部均设置有牵引绳(54),两个所述牵引绳(54)均与横板(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伟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易博伟创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