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智能摄像机的视觉检测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801243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34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图像识别技术领域,更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智能摄像机的视觉检测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步骤S1:通过内部第一摄像机获取进入电梯的乘客的第一图像和拍摄时间,基于第一图像获取乘客的人脸信息;步骤S2:根据乘客对应的层站选择图像获取乘客的预计下梯层站,在不能获取乘客的预计下梯层站时,在存储单元中查找历史乘梯信息,获取乘客的预计下梯层站;步骤S3:获取电梯内部全部乘客的预计下梯层站;步骤S4:获取电梯内部的第一剩余空间;通过第三图像计算层站乘客的需求空间,根据第一剩余空间或第二剩余空间及需求空间确定电梯是否在层站停靠。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电梯运行效率低的问题,提高了电梯的运行效率。提高了电梯的运行效率。提高了电梯的运行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智能摄像机的视觉检测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图像识别
,更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智能摄像机的视觉检测系统、方法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电梯是现代建筑内主要的交通设备,目前在电梯的调度方面已经有了较高效成熟的方案,在此条件下,电梯停靠、乘客下梯和上梯的效率是影响电梯运行效率的主要因素,现有技术中,例如中国专利CN110654946B,本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社区电梯调度方法和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叫梯请求、每一部电梯的目的楼层、电梯的负载状态以及预测楼层信息;根据所述叫梯请求、每一部电梯的目的楼层、电梯的负载状态以及预测楼层信息,建立人工智能优化模型;所述人工智能优化模型采用遗传算法,生成实施调度方案。该方法对调度方案进行实时更新,选取最优的实时调度方案,使得电梯可以高效运行,提高电梯的使用效率。还例如CN113247718B,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通讯
,公开了一种电梯调度方法、系统、云服务器、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本专利技术中,电梯调度方法应用于电梯调度系统中的云服务器,方法包括:获取梯内摄像头以及各楼层均设置的梯外摄像头拍摄的图像数据;根据图像数据,生成电梯调度指令;将电梯调度指令通过网络发送给目标电梯。通过上述手段,使得不同的电梯能够通过网络服务器统一调度,提高电梯的运行效率,减少用户待梯时间。上述两个专利都没有考虑到电梯载重小于额定载重但是电梯内已经没有空间时,电梯会逐层停靠的问题,也没有考虑到在电梯内部根据乘客预计下梯层站进行区域划分,也没有根据乘客下车时的图像检测最后离开电梯的乘客及乘客的移动速度,计算最后乘客离开电梯门的时间,确保在最后离开电梯的乘客离开时,电梯门能够关闭,同时也没有考虑到在乘客上梯时,乘客校多,乘客对应站位区域远离电梯门时,无法进入的问题,造成上梯、下梯时间较长影响电梯的运行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更好的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基于智能摄像机的视觉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4]步骤S1:通过内部第一摄像机获取进入电梯的乘客的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一图像的拍摄时间,基于所述第一图像获取乘客的人脸信息;
[0005]步骤S2:根据乘客对应的层站选择图像获取乘客的预计下梯层站,在不能通过所述层站选择图像获取乘客的预计下梯层站时,基于所述乘客人脸信息和所述第一图像的拍摄时间在存储单元中查找所述乘客人脸信息对应的历史乘梯信息,同时根据所述乘客的历史乘梯信息、电梯的运行方向和电梯的停站信息获取所述乘客的预计下梯层站;
[0006]步骤S3:重复所述步骤S1和所述步骤S2获取电梯内部全部乘客的预计下梯层站;
[0007]步骤S4:通过所述第一摄像机获取电梯内部第二图像,通过所述第二图像获取电梯内部的第一剩余空间;还通过电梯的第二摄像机获取层站的第三图像,通过所述第三图
像计算层站乘客的需求空间,在所述需求空间大于所述第一剩余空间时,通过调整电梯中乘客的站位密度再次计算第二剩余空间,根据电梯的所述第一剩余空间或第二剩余空间及乘客的需求空间确定电梯是否在所述层站停靠;
[0008]步骤S5:在确定电梯在层站停靠且在乘客登梯后,执行步骤S1至步骤S3根据获取全部乘客的预计下梯层站,通过第二图像获取电梯内每一乘客占用的空间并按照下梯的顺序,将电梯中的空间进行区域划分并获取最优下梯路径,并根据乘客的真实下梯层站和所述乘客对应的第一图像的拍摄时间更新所述乘客的历史乘梯信息。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1中,通过内部第一摄像机获取进入电梯的乘客的第一图像,所述第一图像包括乘客和所述乘客携带的物体。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5之后还包括步骤S6:
[0011]所述电梯在层站停靠时,第一摄像机周期性的获取第二图像,基于所述第二图像获取所述电梯中与所述电梯停靠层站相对应区域乘客的数量变化,还通过所述第一摄像机周期性的获取第四图像,通过所述第四图像能够获取离开电梯的乘客的运行方向和运行速度,基于所述乘客的数量变化和离开电梯的乘客的移动方向和移动速度确定最后离开电梯的乘客,根据所述最后离开电梯的乘客的移动速度和移动方向计算所述最后离开电梯的乘客的离开时间;并根据所述离开时间控制电梯门的关闭时间,其中,所述第一摄像机的摄像头可以旋转。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基于所述乘客的数量变化和离开电梯的乘客的移动方向和移动速度确定最后离开电梯的乘客,包括如下步骤:
[0013]步骤S61:通过电梯停靠的层站确定电梯内与所述层站对应的下梯区域,并通过地面显示单元指示引导下梯;
[0014]步骤S62:将上一周期采集的第二图像与本次采集的第二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对比获取人脸数量变化,上一周期采集的第二图像中人脸的数量大于等于1且本次采集的第二图像中人脸数量为0时,根据所述第四图像中正在朝向电梯门方向移动的且与所述层站对应的下梯区域距离最近的乘客确定为最后离开电梯的乘客;
[0015]步骤S63:还根据上一周期采集的第四图像中所述最后离开电梯的乘客的固定特征的第一像素位置和本次采集的第四图像中所述最后离开电梯的乘客的固定特征的第二像素位置,基于所述第一像素位置和所述第二像素位置确定位移变化量,基于所述位移变化量和第四图像的采集周期获取所述最后离开电梯的乘客的移动速度,基于所述移动速度和所述最后离开电梯的乘客距离电梯门的距离获取离开时间,并根据所述离开时间控制电梯门的关闭时间。
[0016]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在所述步骤S4中,所述电梯中的初始站位密度为第一密度,在站位密度为第一密度时,在所述第一剩余空间大于等于需求空间的情况下,在所述层站停靠,在所述第一剩余空间小于所述需求空间的情况下,提高站位密度至第二密度,并重新计算第二剩余空间,在所述第二剩余空间大于等于所述需求空间时,在所述层站停靠,在所述第二剩余空间小于所述需求空间时,在所述层站不停靠。
[001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5中,基于所述全部乘客的预计下梯层站获取在每一层站下梯的乘客的数量,还根据所述第三图像获取每一层站下梯的乘客及乘客携带的物体占用的空间,基于每一层站的到达先后顺序和所述每一层站下梯的乘客及
乘客携带的物体占用的空间将所述电梯的地面进行区域划分,并将每一区域对应的下梯层站数字显示出来引导乘客站在对应位置上,同时还通过第三图像识别出站错位置的乘客,在乘客站错位置通过电梯地面显示提示信息。
[001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4还包括,在电梯确定在层站停靠时,还根据所述第三图像识别出的待登梯乘客的人脸信息和所述第三图像的拍摄时间在所述存储单元中查找所述待登梯乘客的人脸信息对应的历史乘梯信息确定所述待登梯乘客预计下梯层站信息,所述电梯的路径规划单元基于所述预计下梯层站信息规划所述待登梯乘客的登梯路径。
[001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步骤S2中,所述第一摄像机还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智能摄像机的视觉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通过电梯内部第一摄像机获取进入电梯的乘客的第一图像和所述第一图像的拍摄时间,基于所述第一图像获取乘客人脸信息;步骤S2:根据乘客对应的层站选择图像获取乘客的预计下梯层站,在不能通过所述层站选择图像获取乘客的预计下梯层站时,基于所述乘客人脸信息和所述第一图像的拍摄时间在存储单元中查找所述乘客人脸信息对应的历史乘梯信息,同时根据所述乘客的历史乘梯信息、电梯的运行方向和电梯的停站信息获取所述乘客的预计下梯层站;步骤S3:重复所述步骤S1和所述步骤S2获取电梯内部全部乘客的预计下梯层站;步骤S4:通过所述第一摄像机获取电梯内部第二图像,通过所述第二图像获取电梯内部的第一剩余空间;还通过电梯的第二摄像机获取层站的第三图像,通过所述第三图像计算层站乘客的需求空间,在所述需求空间大于所述第一剩余空间时,通过调整电梯中乘客的站位密度再次计算第二剩余空间,根据电梯的所述第一剩余空间或第二剩余空间及乘客的需求空间确定电梯是否在所述层站停靠;步骤S5:在确定电梯在层站停靠且在乘客登梯后,执行步骤S1至步骤S3根据获取全部乘客的预计下梯层站,通过第二图像获取电梯内每一乘客占用的空间并按照下梯的顺序,将电梯中的空间进行区域划分并获取最优下梯路径,并根据乘客的真实下梯层站和所述乘客对应的第一图像的拍摄时间更新所述乘客的历史乘梯信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智能摄像机的视觉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1中,通过内部第一摄像机获取进入电梯的乘客的第一图像,所述第一图像包括乘客和所述乘客携带的物体。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基于智能摄像机的视觉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S5之后还包括步骤S6:所述电梯在层站停靠时,第一摄像机周期性的获取第二图像,基于所述第二图像获取所述电梯中与所述电梯停靠层站相对应区域乘客的数量变化,还通过所述第一摄像机周期性的获取第四图像,通过所述第四图像能够获取离开电梯的乘客的运行方向和运行速度,基于所述乘客的数量变化和离开电梯的乘客的移动方向和移动速度确定最后离开电梯的乘客,根据所述最后离开电梯的乘客的移动速度和移动方向计算所述最后离开电梯的乘客的离开时间;并根据所述离开时间控制电梯门的关闭时间,其中,所述第一摄像机的摄像头可以旋转。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基于智能摄像机的视觉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所述乘客的数量变化和离开电梯的乘客的移动方向和移动速度确定最后离开电梯的乘客,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61:通过电梯停靠的层站确定电梯内与所述层站对应的下梯区域,并通过地面显示单元指示引导下梯;步骤S62:将上一周期采集的第二图像与本次采集的第二图像进行人脸识别对比获取人脸数量变化,上一周期采集的第二图像中人脸的数量大于等于1且本次采集的第二图像中人脸数量为0时,根据所述第四图像中正在朝向电梯门方向移动的且与所述层站对应的下梯区域距离最近的乘客确定为最后离开电梯的乘客;步骤S63:还根据上一周期采集的第四图像中所述最后离开电梯的乘客的固定特征的
第一像素位置和本次采集的第四图像中所述最后离开电梯的乘客的固定特征的第二像素位置,基于所述第一像素位置和所述第二像素位置确实能够位移变化量,基于所述位移变化量和第四图像的采集周期获取所述最后离开电梯的乘客的移动速度,基于所述移动速度和所述最后离开电梯的乘客距离电梯门的距离获取离开时间,并根据所述离开时间控制电梯门的关闭时间。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基于智能摄像机的视觉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伍强黄渠洪邓清凤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睿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