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合式内管结构及其绳索取芯钻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2354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半合式内管结构及其绳索取芯钻具,一种半合式内管结构,包括内管本体,内管本体包括左半管、右半管及抱箍,抱箍环抱在左半管和右半管外周,使左、右半管相互拼接为一体。一种绳索取芯钻具,包括外管、设在外管底端的钻头、装配在外管中的钻具头总成及上述的半合式内管结构,钻具头总成通过内管帽与内管本体螺纹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一种半合式内管结构及其绳索取芯钻具,采用拼接组成的内管结构,可有效解决错位和变形问题,内管结构快拆快装,操作方便,不损坏岩心、保证岩心的原有性状。原有性状。原有性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合式内管结构及其绳索取芯钻具


[0001]本技术涉及钻探
,尤其是一种半合式内管结构及其绳索取芯钻具。

技术介绍

[0002]绳索取芯钻具的岩心储存在内管总成中,将内管总成打捞出孔口后,拆下内管获取内管中的岩心。在一些破碎或岩心不完整的地层钻进时,为保证岩心采取率,避免倒岩心时将岩心破坏而影响岩心的原状性,通常会在绳索取芯的内管里面再放置一层半合管,加上外管变成了三层管钻具,放置在内管中的半合管还需辅助堵头、挡圈、以及配套的内径比单独内管使用小的卡簧座、卡簧、钻头等零件以完成采取岩心作业。半合管结构一般由一根壁厚2mm以内的薄壁管剖开成两半合管而成。在实际使用中,传统的绳索取芯半合管钻具结构复杂,每层的内管壁薄,刚度和强度较差;在使用中,半合管的中部容易错位和变形,涨大,导致半合管很难从内管里面取出,增加劳动强度同时还会破坏芯样,影响使用效果。若使用一层单独的内管结构,在将内管总成打捞出孔口取岩心时,通常需在内管端部连接岩心吹出器,用于输入水压将岩心吹出。而当岩心在内管中堆积挤紧时,这时就需要敲击内管,将岩心振松,以将岩心从内管中取出。而通过敲击、输入水压吹出岩心方式,容易损坏岩心,造成岩心松动,影响岩心原状性。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半合式内管结构及其绳索取芯钻具,采用拼接组成的内管结构,可有效解决错位和变形问题,内管结构快拆快装,操作方便,不损坏岩心、保证岩心的原状性。
[0004]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半合式内管结构,包括内管本体,内管本体包括左半管、右半管及抱箍,左半管或/和右半管上设有插缝,抱箍环抱在左半管和右半管外周、其两端插入定位在插缝中、使左半管与右半管相互拼接为一体。
[0005]本技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抱箍环抱在左半管和右半管外周,其两端插入插缝中,并在插缝中朝下移动时逐渐锁紧左半管和右半管,拆卸分离时向上滑动抱箍、使其逐渐松开左、右半管,操作方便快捷;左半管和右半管相互拼接,通过抱箍将其锁紧固定,完成内管结构的拼接与组装。操作简单,取岩心时可通过分离左右半管的方式,避免了敲击过程,避免岩心受到损坏,保证岩心的原状性。
[0006]上述的半合式内管结构,左半管与右半管通过定位销和定位孔相互配合组装。定位销与定位孔起到定位作用,方便左、右半管的组装。
[0007]上述的半合式内管结构,内管本体外周间隔设有若干内凹环槽,抱箍环抱在内凹环槽中。内凹环槽设置,可避免抱箍凸出在内管本体表面。
[0008]上述的半合式内管结构,插缝呈倒置的八字型开设在内凹环槽上,抱箍由金属片弯折成型,抱箍的两端插入插缝中。抱箍的两端插入插缝中,抱箍的两端在插缝中从倒置的八字形状的大径端朝小径端滑动,逐渐收紧抱箍的内径,进而将左、右半合管抱紧。
[0009]上述的半合式内管结构,抱箍的两端设有倒钩,该倒钩插入扣合在插缝中。抱箍两端的倒钩插入在插缝中,用以提升扣合连接的牢固性。
[0010]上述的半合式内管结构,内管本体底端设有卡簧座和卡簧,卡簧设在卡簧座中。卡簧用于抵住岩心,在吊取岩心时避免岩心从内管本体中掉出。
[0011]上述的半合式内管结构,内管本体顶端向上延伸有连接头,连接头上设有外螺纹。在使用中,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连接内管,内管连接在钻具头总成上形成内管总成,用于在钻进中储存和吊取岩心。
[0012]本技术采用的另一技术方案是:一种绳索取芯钻具,包括外管、设在外管底端的钻头、装配在外管中的钻具头总成及上述技术方案中任一所述的半合式内管结构,钻具头总成通过内管帽与内管本体螺纹连接。
[0013]本技术的绳索取芯钻具,使用时,钻具头总成与内管本体螺纹连接,组成内管总成,装配在外管中,外管底部设置钻头,通过钻机连接外管,提供回转动力,钻头回转钻进,在钻进过程中,产生的岩心进入并储存在内管总成中。取岩心时,通过螺纹连接方式,可将钻具头总成从内管本体上拆出,进而倒出或分离内管本体,取出岩心。
[0014]本技术所取得的有益效果是:将原来的内管分割成左半管和右半管,左半管和右半管通过抱箍连接固定,方便拆装,其间还通过定位销和定位孔相互定位拼接组装,方便操作;在储存岩心和取岩心时,通过拆卸分离左右半管的方式,避免了对岩心的敲击和撞击,可保证岩心的原有性状。
附图说明
[0015]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半合式内管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半合式内管结构的侧面结构示意图及其局部结构放大图;
[0017]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半合式内管结构的左半管的结构及其局部结构放大图;
[0018]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半合式内管结构的右半管的结构及其局部结构放大图;
[0019]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半合式内管结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0]图6是本技术实施例半合式内管结构的抱箍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7是本技术实施例绳索取芯钻具剖面结构示意图。
[0022]附图标记说明:内管本体1,左半管11,右半管12,抱箍13,定位销14,定位孔15,内凹环槽16,插缝17,倒钩18,连接头19,卡簧座101,卡簧102,
[0023]钻具头总成3a,捞矛机构30,弹卡机构2,弹卡架21,弹卡钳22,嵌簧23,悬挂环24,单动机构3,转轴31,轴承座32,止推轴承33,悬挂轴承34,内管帽35,密封环座36,主轴37,压缩弹簧38,回收管4,外管51,钻头52,座环53,弹卡室54。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5]参照图1至图6所示,一种半合式内管结构,包括内管本体1,内管本体1包括左半管11、右半管12及抱箍13,左半管11或/和右半管12上设有插缝17,抱箍13环抱在左半管11和右半管12外周、其两端插入定位在插缝17中、使左半管11与右半管12相互拼接为一体。
[0026]左半管11与右半管12通过定位销14和定位孔15相互配合组装。其中,左半管11或右半管12顶端内侧面设有定位销14,相应地在右半管12或左半管11顶端内侧面设有定位孔15,左半管11与右半管12相互拼接时,定位销14插入定位孔15中。
[0027]内管本体1外周间隔设有若干内凹环槽16,抱箍13环抱在内凹环槽16中。
[0028]插缝17呈倒置的八字型开设在内凹环槽16上,抱箍13由金属片弯折成型,抱箍13的两端插入插缝17中。
[0029]抱箍13的两端设有倒钩18,该倒钩18插入扣合在插缝17中。
[0030]内管本体1底端设有卡簧座101和卡簧102,卡簧102设在卡簧座101中。
[0031]内管本体1顶端向上延伸有连接头19,连接头19上设有外螺纹。
[0032]参照图1至图7所示,一种绳索取芯钻具,包括外管51、设在外管51底端的钻头52、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合式内管结构,包括内管本体(1),其特征在于:内管本体(1)包括左半管(11)、右半管(12)及抱箍(13),左半管(11)或/和右半管(12)上设有插缝(17),抱箍(13)环抱在左半管(11)和右半管(12)外周、其两端插入定位在插缝(17)中、使左半管(11)与右半管(12)相互拼接为一体。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合式内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左半管(11)与右半管(12)通过定位销(14)和定位孔(15)相互配合组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合式内管结构,其特征在于:内管本体(1)外周间隔设有若干内凹环槽(16),抱箍(13)环抱在内凹环槽(16)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半合式内管结构,其特征在于:插缝(17)呈倒置的八字型开设在内凹环槽(16)上,抱箍(13)由金属片弯折成型,抱...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绪勇邓光宏叶晓平陈北华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英格尔地质装备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