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余热利用率的干熄焦炉余热发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018095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余热利用率的干熄焦炉余热发电装置,包括干熄焦炉和余热锅炉,干熄焦炉位于余热锅炉的一端,干熄焦炉与余热锅炉之间设置有连接气管一,连接气管一的中部靠近干熄焦炉出风口的侧边设置有除尘器一,余热锅炉的一端设置有蓄热器,蓄热器的另一端设置有汽轮机,蓄热器通过蒸气管与汽轮机连接,汽轮机与发电机相连接,余热锅炉的一侧设置有除氧器,除氧器与余热锅炉通过连管相连接,连接气管一的内壁设置有若干换热管,换热管均匀分布在连接气管一的内壁,换热管与换热水箱相连接。有益效果:通过余热发电装置,提高了运行的安全性,更加节能、环保,保证了热气体的输送和炉衬的高温使用寿命。的输送和炉衬的高温使用寿命。的输送和炉衬的高温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余热利用率的干熄焦炉余热发电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余热发电
,具体来说,涉及一种高余热利用率的干熄焦炉余热发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干熄焦是相对于湿熄焦而言的,干熄焦是采用惰性气体将红焦在无氧的环境下降温冷却的一种熄焦方法。在干熄焦过程中,红焦从干熄炉的顶部装入,低温惰性气体由循环风机鼓入干熄炉冷却段红焦层内,冷却后的焦炭从干熄炉底部排出;吸收红焦潜热后温度升高的惰性循环气体从干熄焦炉环形烟道排出后,进入干熄焦余热锅炉进行换热,锅炉产生的蒸汽进入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从干熄焦余热锅炉冷却后的低温惰性气体进入循环风机重新鼓入干熄炉。根据中国专利CN201720463146.9所公开的一种焦炉余热综合利用系统,该申请通过包括荒煤气、烟道气和干熄炉的余热回收利用系统;荒煤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中换热器连接焦炉,换热器上设有一个液体输入管和一个液体输出管,液体输出管连接澄清槽,澄清槽连接循环罐,循环罐连接液体循环泵,液体循环泵连接制冷机,液体输入管与制冷机连接;烟道气余热回收利用系统中焦炉连接烟道气余热锅炉,烟道气余热锅炉连接烟囱;干熄炉余热回收利用系统中干熄炉上设有气体进口和气体出口,气体出口连接除尘装置,除尘装置连接干熄炉余热锅炉,干熄炉余热锅炉连接气体循环泵和发电装置,气体循环泵同时连接气体进口,从而提高了焦炉炼焦的能源利用率,减少了废热排放量,但是出口的温度比较高,在通往余热锅炉时往往这时候的温度都浪费,不能进一步的利用。
[0003]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br/>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高余热利用率的干熄焦炉余热发电装置,以克服现有相关技术所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0005]为此,本技术采用的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高余热利用率的干熄焦炉余热发电装置,包括干熄焦炉和余热锅炉,所述干熄焦炉位于所述余热锅炉的一端,所述干熄焦炉与所述余热锅炉之间设置有连接气管一,所述连接气管一的中部靠近所述干熄焦炉出风口的侧边设置有除尘器一,所述余热锅炉的一端设置有蓄热器,所述蓄热器的另一端设置有汽轮机,所述蓄热器通过蒸气管与所述汽轮机连接,所述汽轮机与发电机相连接,所述余热锅炉的一侧设置有除氧器,所述除氧器与所述余热锅炉通过连管相连接,所述余热锅炉的一侧下端设置有连接气管二,所述连接气管二靠近所述余热锅炉的一侧设置有除尘器二,所述连接气管二的中部设置有循环风机,所述连接气管二与所述干熄焦炉之间设置有副省煤器,所述连接气管一的内壁设置有若干换热管,所述换热管均匀分布在连接气管一的内壁,所述换热管与换热水箱相连接,所述余热锅炉的下端设置有连接架,所述连接架的上端与所述余热锅炉之间通过固定框架相配合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干熄焦炉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由若干支撑杆和支撑柱组成的结构。
[0008]进一步的,所述干熄焦炉的上端一侧设置有一氧化碳检测器,所述连接气管一的中部一侧设置有温度计。
[0009]进一步的,所述余热锅炉的上端一侧设置有压力计,所述余热锅炉的上端另一侧设置有水位计。
[0010]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气管一的内壁设置有保温层,所述保温层的内壁设置有耐高温内衬层。
[0011]本技术提供了一种高余热利用率的干熄焦炉余热发电装置,有益效果如下:本技术通过蓄热器下,提高了余热利用效率,通过发电机发电,达到了余热发电,通过余热发电装置,提高了运行的安全性,更加节能、环保,保证了热气体的输送和炉衬的高温使用寿命,连接气管一对换热管的内部的水体进行加热,并通过循环的方式供给到换热水箱内,使得余热锅炉与干熄焦炉出口的高温度到换热管,在通往余热锅炉时温度进一步的利用,有效提高了利用率
附图说明
[00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3]图1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高余热利用率的干熄焦炉余热发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高余热利用率的干熄焦炉余热发电装置的连接气管一示意图;
[0015]图3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高余热利用率的干熄焦炉余热发电装置的换热管示意图;
[0016]图4是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一种高余热利用率的干熄焦炉余热发电装置的耐高温内衬层示意图。
[0017]图中:
[0018]1、干熄焦炉;2、余热锅炉;3、连接气管一;4、除尘器一;5、蓄热器;6、汽轮机;7、发电机;8、除氧器;9、连接气管二;10、除尘器二;11、循环风机;12、副省煤器;13、换热管;14、支撑架;15、连接架;16、固定框架;17、一氧化碳检测器;18、温度计;19、压力计;20、水位计;21、保温层;22、耐高温内衬层。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为进一步说明各实施例,本技术提供有附图,这些附图为本技术揭露内容的一部分,其主要用以说明实施例,并可配合说明书的相关描述来解释实施例的运作原理,配合参考这些内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能理解其他可能的实施方式以及本技术的优点,图中的组件并未按比例绘制,而类似的组件符号通常用来表示类似的组件。
[0020]根据本技术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高余热利用率的干熄焦炉余热发电装置。
[0021]实施例一:
[0022]如图1

4所示,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高余热利用率的干熄焦炉余热发电装置,包括干熄焦炉1和余热锅炉2,所述干熄焦炉1位于所述余热锅炉2的一端,所述干熄焦炉1与所述余热锅炉2之间设置有连接气管一3,所述连接气管一3的中部靠近所述干熄焦炉1出风口的侧边设置有除尘器一4,所述余热锅炉2的一端设置有蓄热器5,所述蓄热器5的另一端设置有汽轮机6,所述蓄热器5通过蒸气管与所述汽轮机6连接,所述汽轮机6与发电机7相连接,所述余热锅炉2的一侧设置有除氧器8,所述除氧器8与所述余热锅炉2通过连管相连接,所述余热锅炉2的一侧下端设置有连接气管二9,所述连接气管二9靠近所述余热锅炉2的一侧设置有除尘器二10,所述连接气管二9的中部设置有循环风机11,所述连接气管二9与所述干熄焦炉1之间设置有副省煤器12,所述连接气管一3的内壁设置有若干换热管13,所述换热管13均匀分布在连接气管一3的内壁,所述换热管13与换热水箱相连接。
[0023]实施例二:
[0024]如图1

4所示,所述干熄焦炉1的底端设置有支撑架14,所述支撑架14由若干支撑杆和支撑柱组成的结构。所述余热锅炉2的下端设置有连接架15,所述连接架15的上端与所述余热锅炉2之间通过固定框架16相配合连接。所述干熄焦炉1的上端一侧设置有一氧化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余热利用率的干熄焦炉余热发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干熄焦炉(1)和余热锅炉(2),所述干熄焦炉(1)位于所述余热锅炉(2)的一端,所述干熄焦炉(1)与所述余热锅炉(2)之间设置有连接气管一(3),所述连接气管一(3)的中部靠近所述干熄焦炉(1)出风口的侧边设置有除尘器一(4),所述余热锅炉(2)的一端设置有蓄热器(5),所述蓄热器(5)的另一端设置有汽轮机(6),所述蓄热器(5)通过蒸气管与所述汽轮机(6)连接,所述汽轮机(6)与发电机(7)相连接,所述余热锅炉(2)的一侧设置有除氧器(8),所述除氧器(8)与所述余热锅炉(2)通过连管相连接,所述余热锅炉(2)的一侧下端设置有连接气管二(9),所述连接气管二(9)靠近所述余热锅炉(2)的一侧设置有除尘器二(10),所述连接气管二(9)的中部设置有循环风机(11),所述连接气管二(9)与所述干熄焦炉(1)之间设置有副省煤器(12),所述连接气管一(3)的内壁设置有若干换热管(13),所述换热管(13)均匀分布在连接气管一(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毅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韩晶苡琳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