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芝麻主要过敏原蛋白Sesi3B细胞线性表位鉴定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017224 阅读:9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芝麻过敏原蛋白Sesi3的B细胞线性表位鉴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对芝麻过敏原Sesi3的B细胞线性表位进行预测;然后通过slo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芝麻主要过敏原蛋白Ses i 3 B细胞线性表位鉴定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物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芝麻过敏原蛋白的B细胞线性表位鉴定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芝麻(Sesamum indicum L.)属于胡麻科、芝麻属,一年生草本植物。芝麻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油料作物之一,其富含脂质、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和诸多功能性成分。具有抗炎、抗氧化、抗癌、抗高血压、抗黑色素、保护听觉、抗胆固醇等作用。此外,芝麻因含大量油脂及芝麻素,其独特的香味受到食品工业的广泛关注,可用于生产各种食物,如芝麻酱,芝麻油等等。然而,作为新的八大类过敏原之一,芝麻也会引起严重的过敏反应。据报道,美国约有17%的食物过敏儿童对芝麻过敏,而芝麻同样也是中国过敏患者中最常见的过敏原之一。与其他食物过敏一样,芝麻过敏是由IgE介导的I型超敏反应,是通过摄入、吸入或接触过敏原引起的。它会引起包括呼吸系统、胃肠消化系统、皮肤黏膜系统等多个系统的全身性过敏反应,严重者甚至会导致休克或死亡。这些过敏症状通常会持续到患者的余生。
[0003]芝麻主要含有七种过敏原蛋白,被国际免疫学会联盟(IUIS)命名为Ses i 1

Ses i 7。Ses i 3是7S类豌豆球蛋白,属于Cupin超家族,在其三维空间结构中具有β

折叠桶的蛋白质超二级结构。豌豆球蛋白由单个肽链的三个单体结合成三角形的扁平三聚体,能够抵抗热变性和酶消化。Ses i 3由585个氨基酸组成,缺乏二硫键,分子量约为45kDa。相关研究表示,Ses i 3可被75%的芝麻过敏患者血清所识别,是芝麻的主要过敏原之一。而Ses i 3与开心果、榛子、花生、碧根果中的7S豌豆球蛋白家族具有超过40%的同源性,这也使得芝麻中的Ses i 3与其他坚果具有临床交叉过敏反应的可能性。同时,Ses i 3对不同酶消化的反应各不相同,其容易被胃蛋白酶酶解,而对胰蛋白酶、胰凝乳蛋白酶的抵抗性较强。由于Ses i 3具有较强的抗消化能力和热稳定性,并且具有较高的临床交叉过敏反应的可能性。使得Ses i 3具有很强的致敏风险,与芝麻子中其他过敏蛋白相比,可引起更严重的过敏反应。
[0004]由IgE介导的I型超敏反应可分为三个阶段:致敏阶段、激发阶段和效应阶段。在致敏阶段,食物过敏原被抗原呈递细胞(APCs)处理,形成小肽,与主要组织相容性分子(MHCs)结合,形成肽

主要组织相容性分子(pMHCs)。分布在细胞表面的pMHCs被T淋巴细胞识别并诱导其增殖,促进其分化为Th2型,并释放一系列细胞因子,激活B细胞以产生特异性IgE抗体。这些IgE抗体随后被肥大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表面的FcεRI受体识别,以获得致敏状态。激活T淋巴细胞并促进其分化的肽被称为T细胞表位。由于T细胞表位通常经过APCs处理得到的,它们通常是线性表位。在激发阶段,一旦食物过敏原再次进入体内,就会与IgE抗体交联,刺激肥大细胞脱颗粒,释放各种促炎因子,包括白介素,组胺,激肽原酶等,在皮肤、胃肠道、呼吸道和整个身体产生过敏症状。由于B细胞表位是直接与IgE抗体结合的多肽,因此B细胞表位可以是线性的,也可以使构象型的。与表位鉴定有关的研究主要分为T细胞表位鉴定和B细胞表位鉴定。目前还没有利用免疫学方法对Ses i 3表位鉴定的详细报道,因此,明确Ses i 3抗原表位等生物信息,有助于深入阐释Ses i 3的致敏机理,可为芝麻过敏原防
控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0005]免疫微阵列检测法采用微点取样,将通过生物信息学软件预测得到的表位肽有序地固定在固相载体上,通过对每个肽的免疫活性进行评分,建立免疫评分矩阵,能够准确筛选出过敏原蛋白的主要B细胞线性表位。这种方法仅要消耗微升量的血清,而且可以同时检测数千个目标,可以大大降低单个生物样品的检测成本,有利于高通量表位的筛选。此外,免疫得分矩阵的建立也大大提高了表位筛选的准确性,以获得更可靠的数据。

技术实现思路

[0006]针对现有表位鉴定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合成高纯度且具有一定免疫活性的重组蛋白Ses i 3,并对其结构及同源性进行分析。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芝麻过敏原蛋白Ses i 3 B细胞线性表位的鉴定方法。
[0007]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0008]一种芝麻过敏原蛋白Ses i 3的B细胞线性表位鉴定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9](1)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对芝麻过敏原Ses i 3的B细胞线性表位进行预测;
[0010](2)通过Fmoc固相法合成相应抗原表位多肽;
[0011](3)通过slot

blot免疫微阵列技术结合免疫得分矩阵,对芝麻过敏原Ses i 3的B细胞线性表位进行鉴定。
[0012]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的生物信息学技术选自DNAStar软件、SOPMA在线网站和Bcpreds在线网站中的一种或几种。
[0013]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的生物信息学技术为DNAStar软件、SOPMA在线网站和Bcpreds在线网站。
[0014]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预测得到的表位多肽氨基酸序列选自SEQ ID NO.1、SEQ ID NO.2、SEQ ID NO.3、SEQ ID NO.4、SEQ ID NO.5、SEQ ID NO.6、SEQ ID NO.7、SEQ ID NO.8、SEQ ID NO.9和SEQ ID NO.10中的两种以上。
[0015]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预测得到的表位多肽氨基酸序列选自SEQ ID NO.1、SEQ ID NO.2、SEQ ID NO.3、SEQ ID NO.4、SEQ ID NO.5、SEQ ID NO.6、SEQ ID NO.7、SEQ ID NO.8、SEQ ID NO.9和SEQ ID NO.10中的三种以上、四种以上、五种以上、六种以上、七种以上、八种以上或九种以上。
[0016]优选的,所述步骤(1)中预测得到的表位多肽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SEQ ID NO.2、SEQ ID NO.3、SEQ ID NO.4、SEQ ID NO.5、SEQ ID NO.6、SEQ ID NO.7、SEQ ID NO.8、SEQ ID NO.9和SEQ ID NO.10的组合。
[0017]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将合成的预测表位多肽固定于硝酸纤维素膜上,并分别与含IgE抗体的芝麻过敏患者血清孵育,然后与带有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小鼠抗人IgE抗体孵育,并利用ECL进行染色,拍照,利用ImageJ软件对灰度值进行计算,根据分数建立免疫得分矩阵。
[0018]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合成的预测表位多肽与芝麻过敏患者血清孵育的时间为4小时,孵育的温度为37℃。
[0019]优选的,所述步骤(3)中合成的预测表位多肽与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小鼠抗人IgE抗体孵育的时间为3小时,孵育的温度为37℃。...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芝麻过敏原蛋白Sesi3的B细胞线性表位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1)通过生物信息学技术对芝麻过敏原Sesi3的B细胞线性表位进行预测;(2)通过Fmoc固相法合成相应抗原表位多肽;(3)通过slot

blot免疫微阵列技术结合免疫得分矩阵,对芝麻过敏原Sesi3的B细胞线性表位进行鉴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生物信息学技术选自DNAStar软件、SOPMA在线网站和Bcpreds在线网站中的一种或几种。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预测得到的表位多肽氨基酸序列选自SEQ ID NO.1、SEQ ID NO.2、SEQ ID NO.3、SEQ ID NO.4、SEQ ID NO.5、SEQ ID NO.6、SEQ ID NO.7、SEQ ID NO.8、SEQ ID NO.9和SEQ ID NO.10中的两种以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预测得到的表位多肽氨基酸序列为SEQ ID NO.1、SEQ ID NO.2、SEQ ID NO.3、SEQ ID NO.4、SEQ IDNO.5、SEQ ID NO.6、SEQ ID NO.7、SEQ ID NO.8、SEQ ID NO.9和SEQ ID NO.10的组合。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鉴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将合成的预测表位多肽固定于硝酸纤维素膜上,并分别与含IgE抗体的芝麻过敏患者血清孵育,然后与带有辣根过氧化物酶标记的小鼠抗人IgE抗体孵育,并利用ECL进行染色,拍照,利用Im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颖于宁康文瀚秦宇飞张九凯邓婷婷邢冉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