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传感器的无线合路分路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015724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传感器的无线合路分路方法,基于在限定延时范围内的无线多传感器时隙分配技术将多个传感器信号合路后通过单一无线信道完成信号传输后再进行分路,其不仅节省了无线信道资源,也避免了多个无线信道之间存在着的邻道干扰。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简化了多传感器的安装及施工,降低了多个无线信道的相互干扰,节省了人工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应用前景好。前景好。前景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传感器的无线合路分路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无线通信及自动控制
,涉及一种多传感器的无线合路分路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在单一无线信道上传输多路传感器信息的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在传统的无线通信方式中,通常一个信道传输一个传感器信号,如果是多个传感器就会采用多个信道,这种一对一的传输方式是控制简单,但是浪费无线信道,而且近距离的多个无线信道之间存在着邻道干扰。
[0003]因此,开发一种能够在低信道需求的前提下实现多传感器信号无干扰传输的方法极具现实意义。

技术实现思路

[0004]由于现有技术存在上述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能够在低信道需求的前提下实现多传感器信号无干扰传输的方法,以克服现有多传感器多无线信道传递存在邻道干扰且对信道需求较大(与传感器数量对应)的缺陷。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0006]一种多传感器的无线合路分路方法,应用于包括发送端和接收端的信号传输系统;
[0007]所述发送端包括N合一无线合路器和发送端无线模块,N合一无线合路器包括N个合路器收发控制电路,传感器与合路器收发控制电路连接且传感器与合路器收发控制电路一一对应,N个合路器收发控制电路均与N合一无线合路器的控制单元连接,N合一无线合路器的控制单元与发送端无线模块连接,N合一无线合路器的控制单元与N个合路器收发控制电路连接且通过N合一无线合路器的控制单元即可对所有的合路器收发控制电路进行控制;
[0008]所述接收端包括一转N无线分路器和接收端无线模块,一转N无线分路器包括N个分路器收发控制电路,接收端无线模块与发送端无线模块信号连接,接收端无线模块通过一转N无线分路器的控制单元与N个分路器收发控制电路连接,一转N无线分路器的控制单元与N个分路器收发控制电路连接且通过一转N无线分路器的控制单元即可对所有的分路器收发控制电路进行控制;
[0009]N合一无线合路器的控制单元向N个合路器收发控制电路发送周期性控制指令,控制合路器收发控制电路的收发状态,同一时刻N个合路器收发控制电路中只有一个处于发送状态,处于发送状态的合路器收发控制电路将与其对应的传感器的传感器数据经N合一无线合路器的控制单元后由发送端无线模块以无线信号形式送至接收端无线模块,一转N无线分路器的控制单元接收到接收端无线模块传递的数据后将其发送至分路器收发控制电路,而在N合一无线合路器的控制单元向合路器收发控制电路发送周期性控制指令同时,N合一无线合路器的控制单元经发送端无线模块、接收端无线模块将周期性控制指令发送
至一转N无线分路器的控制单元,一转N无线分路器的控制单元根据周期性控制指令控制分路器收发控制电路的收发状态,同一时刻N个合路器收发控制电路中只有一个处于接收状态,即可将一传感器的传感器数据即可传递至接收端的一合路器收发控制电路,循环往复周期性地控制合路器收发控制电路及合路器收发控制电路的收发状态即可完成N个传感器数据通过单一信道传递。
[0010]通过设置定时器,循环发送不同的控制编码指令,可以控制不同时隙中不同收发控制电路的发送和接收状态,由此可以在限定延时范围内,分时循环接收不同传感器所发出的数据,达到多路合并为一路的效果。同时,在控制发送端对应收发控制电路的收发状态时,还可以通过无线模块向接收端发送相同的控制编码指令,这样可以让接收端控制对应收发控制电路的收发状态。通过接收到循环发送的不同控制编码指令,可以控制对应收发控制电路的发送和接收状态,由此可以在限定延时范围内将数据分路输出,达到一路分发为多路的效果。
[0011]本专利技术应用限定延时范围内的无线多传感器时隙分配技术实现了多传感器单一信道通信,能够有效克服当前有线通信存在布线复杂的问题以及无线通信存在的信道干扰的问题,整体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应用前景好。
[0012]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
[0013]如上所述的一种多传感器的无线合路分路方法,所述N合一无线合路器的控制单元包括数据接收电路和合路器微处理器;
[0014]N个合路器收发控制电路均与数据接收电路连接,数据接收电路通过合路器微处理器与发送端无线模块连接,合路器微处理器与N个合路器收发控制电路连接且通过合路器微处理器即可对所有的合路器收发控制电路进行控制。
[0015]如上所述的一种多传感器的无线合路分路方法,所述一转N无线分路器的控制单元包括数据发送电路和分路器微处理器;
[0016]接收端无线模块通过分路器微处理器与数据发送电路连接,数据发送电路同时与N个分路器收发控制电路连接,分路器微处理器与N个分路器收发控制电路连接且通过分路器微处理器即可对所有的分路器收发控制电路进行控制。
[0017]如上所述的一种多传感器的无线合路分路方法,合路器微处理器向N个合路器收发控制电路发送周期性控制指令,控制合路器收发控制电路的收发状态,处于发送状态的合路器收发控制电路将与其对应的传感器的传感器数据经数据接收电路、合路器微处理器后由发送端无线模块以无线信号形式送至接收端无线模块,分路器微处理器接收到接收端无线模块传递的数据后经数据发送电路发送至分路器收发控制电路,而在合路器微处理器向合路器收发控制电路发送周期性控制指令同时,合路器微处理器经发送端无线模块、接收端无线模块将周期性控制指令发送至分路器微处理器,分路器微处理器根据周期性控制指令控制分路器收发控制电路的收发状态,即可将一传感器的传感器数据即可传递至接收端的一合路器收发控制电路。
[0018]如上所述的一种多传感器的无线合路分路方法,还包括N个信号输出接口;
[0019]所述信号输出接口与分路器收发控制电路连接且信号输出接口与分路器收发控制电路一一对应。
[0020]如上所述的一种多传感器的无线合路分路方法,所述N合一无线合路器和一转N无
线分路器还包括数据总线和控制总线;
[0021]所述合路器微处理器、数据发送电路及N个合路器收发控制电路通过数据总线连接,所述分路器微处理器、数据接收电路及N个分路器收发控制电路通过数据总线连接;
[0022]所述合路器微处理器与N个合路器收发控制电路通过控制总线连接,所述分路器微处理器及N个分路器收发控制电路通过控制总线连接。采用总线式结构进行组网,利用数据总线传输对应传感器的数据,通过控制总线控收发控制电路的收发状态,使得在同一个时隙内保证只有一个收发控制电路处于发送/接收状态,其余收发控制电路处于接收/发送状态,然后循环往复,以达到多路转一路以及一路转多路的无线合路分路效果。
[0023]以上技术方案仅为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行的技术方案而已,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仅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可根据实际需求合理调整具体设计。
[0024]上述专利技术具有如下优点或者有益效果:
[0025](1)本专利技术的多传感器的无线合路分路方法,利用无线进行数据传输的,无需在传感器与输出端口之间连接多路传输线,解决了有线通信存在布线复杂问题;
[0026](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传感器的无线合路分路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包括发送端和接收端的信号传输系统;所述发送端包括N合一无线合路器和发送端无线模块,N合一无线合路器包括N个合路器收发控制电路,传感器与合路器收发控制电路连接且传感器与合路器收发控制电路一一对应,N个合路器收发控制电路均与N合一无线合路器的控制单元连接,N合一无线合路器的控制单元与发送端无线模块连接,N合一无线合路器的控制单元与N个合路器收发控制电路连接且通过N合一无线合路器的控制单元即可对所有的合路器收发控制电路进行控制;所述接收端包括一转N无线分路器和接收端无线模块,一转N无线分路器包括N个分路器收发控制电路,接收端无线模块与发送端无线模块信号连接,接收端无线模块通过一转N无线分路器的控制单元与N个分路器收发控制电路连接,一转N无线分路器的控制单元与N个分路器收发控制电路连接且通过一转N无线分路器的控制单元即可对所有的分路器收发控制电路进行控制;N合一无线合路器的控制单元向N个合路器收发控制电路发送周期性控制指令,控制合路器收发控制电路的收发状态,同一时刻N个合路器收发控制电路中只有一个处于发送状态,处于发送状态的合路器收发控制电路将与其对应的传感器的传感器数据经N合一无线合路器的控制单元后由发送端无线模块以无线信号形式送至接收端无线模块,一转N无线分路器的控制单元接收到接收端无线模块传递的数据后将其发送至分路器收发控制电路,而在N合一无线合路器的控制单元向合路器收发控制电路发送周期性控制指令同时,N合一无线合路器的控制单元经发送端无线模块、接收端无线模块将周期性控制指令发送至一转N无线分路器的控制单元,一转N无线分路器的控制单元根据周期性控制指令控制分路器收发控制电路的收发状态,同一时刻N个合路器收发控制电路中只有一个处于接收状态,即可将一传感器的传感器数据即可传递至接收端的一合路器收发控制电路,循环往复周期性地控制合路器收发控制电路及合路器收发控制电路的收发状态即可完成N个传感器数据通过单一信道传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传感器的无线合路分路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N合一无线合路器的控制单元包括数据接收电路和合路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志铭刘林刘军李向东聂文美张磊陆小锋张雪凡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