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向毫米波雷达支架及安装方法、车辆技术

技术编号:38015602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雷达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前向毫米波雷达支架及安装方法、车辆,通过在支架外安装面的前向毫米波雷达卡接区域和抵接区域设置与前向毫米波雷达预留孔位相匹配的外卡扣部和抵接部,本发明专利技术在满足布置要求的前提下,可同时对多款前向毫米波雷达进行固定,可以自适应调节安装位置,预防了安装错误的情况发生,基于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支架与前向毫米波雷达连接契合,不会因为商用车的在恶劣环境下长期使用而导致前向毫米波雷达脱落的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可有效摆脱前向毫米波雷达安装难的困境,有效解决了现有前向毫米波雷达的安装通用性问题,节省了重新进行模具开发、模具开模、返修工时等多项成本。返修工时等多项成本。返修工时等多项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前向毫米波雷达支架及安装方法、车辆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汽车雷达安装
,尤其是涉及一种前向毫米波雷达支架及安装方法、车辆。

技术介绍

[0002]当下国家大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智能网联相关技术迅猛发展,智能网联汽车的保有量也快速增加。其中前向毫米波雷达作为一个成熟的ADAS(Advanced Driving Assistance System先进驾驶辅助系统)功能传感器,已经进行了大规模装车应用。
[0003]乘用车的前向毫米波雷达大多通过塑料卡扣安装在前保险杠处,但是商用车与乘用车不同,因为商用车的用车环境相较于乘用车更恶劣,同时商用车都是使用非承载式车身结构,驾驶员驾驶过程中,上车身的上下起伏很大,远远超出了前向毫米波雷达的可工作上下阈值高度,将前向毫米波雷达固定在车架上成为绝大部分商用车车型的选择。
[0004]对于每个前向毫米波雷达供应商来说都有其唯一配套的雷达安装组件,汽车制造厂家在车架出厂时会预留该雷达布置位置,然而一旦供应商中断,会造成后续新的前向毫米波雷达无法安装在原车架上,造成安装难的困境,基于此,本专利技术针对前向毫米波雷达的安装通用性进行了针对性优化设计。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前向毫米波雷达支架及安装方法、车辆。
[0006]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的前向毫米波雷达支架,其中,所述前向毫米波雷达支架通过装车支架安装在车辆的车架横梁上,具体包括:支架主体,所述支架主体包括靠近装车支架的内接面以及远离装车支架的外安装面;
[0007]所述外安装面包括前向毫米波雷达卡接区域、前向毫米波雷达抵接区域以及主体连接区域,所述前向毫米波雷达卡接区域和所述前向毫米波雷达抵接区域呈相对设置分设于所述主体连接区域两侧,位于所述主体连接区域的所述支架主体开设有通槽及螺纹通孔;
[0008]外卡扣部,若干个所述外卡扣部设于所述前向毫米波雷达卡接区域的边缘部;
[0009]抵接部,若干个所述抵接部设于所述前向毫米波雷达抵接区域的边缘部;
[0010]内弹片,若干个所述内弹片设于所述通槽内壁,所述内弹片沿外安装面倾斜设置;
[0011]转角包裹部,所述转角包裹部分设于所述外安装面的四个转角处,用于包裹前向毫米波雷达的四个角,防止其在行驶过程中产生位移。
[0012]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前向毫米波雷达支架,通过在支架外安装面的前向毫米波雷达卡接区域和抵接区域设置与前向毫米波雷达预留孔位相匹配的外卡扣部和抵接部,通过本专利技术的连接方式,在满足布置要求的前提下,可同时对多款前向毫米波雷达进行固定,同时可以自适应调节安装位置,预防了安装错误的情况发生,通过外卡扣部、主体连接区域内
的内弹片、抵接部以及转角包裹部从前向毫米波雷达的上下及其周边进行限位处理,使得前向毫米波雷达支架与前向毫米波雷达连接契合,不会因为商用车的在恶劣环境下长期使用而导致前向毫米波雷达脱落的问题,本专利技术可有效摆脱前向毫米波雷达安装难的困境,有效解决了现有前向毫米波雷达的安装通用性问题,节省了重新进行模具开发、模具开模、返修工时等多项成本。
[0013]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外卡扣部沿垂直于所述外安装面的轴线安装;所述外卡扣部包括外卡直立部和外卡接部,便于卡接前向毫米波雷达时贴合其外壁,进一步防止商用车在行驶过程中因恶劣环境产生强制位移。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抵接部沿垂直于所述外安装面的轴线安装,便于卡接前向毫米波雷达时贴合其外壁,使二者连接更紧密牢固;所述抵接部为呈直角的弯折件,包括直立部和水平部,所述水平部与所述外卡接部的卡接水平端高度齐平,便于卡接前向毫米波雷达时二者之间连接更紧密牢固。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内弹片呈品字形安装于所述支架主体的通槽内,所述内弹片与外卡扣部搭配使用,分别从前向毫米波雷达的上下两端分别对其进行卡紧安装,且基于品字形安装的内弹片搭配外卡扣部会使得上下卡接的施力更加均匀,不会产生力的偏移。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螺纹通孔呈等腰三角形分布,用于将所述前向毫米波雷达支架连接至所述装车支架时更为稳固。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位于所述主体连接区域的所述支架主体还开设有呈品字形的散热组合孔,在保证前向毫米波雷达支架整体强度以及轻量化设计要求的同时可对前向毫米波雷达进行散热。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内接面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定位支件,用于保证前向毫米波雷达支架安装在装车支架上的安装精度,节省装配时间。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二方面实施例的安装方法,具体为利用上述的前向毫米波雷达支架安装前向毫米波雷达至商用车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20]步骤S100:安装装车支架,将预备好的装车支架通过用螺丝固定在商用车的车架横梁上;
[0021]步骤S200:安装前向毫米波雷达支架,通过螺丝将前向毫米波雷达支架固定安装在装车支架上,其中包括前向毫米波雷达支架的定位支件对齐毫米装车支架预留的定位孔,将装车支架与前向毫米波雷达支架贴紧后用手压紧防止掉落,预拧螺丝,再用电动螺丝刀锁紧;
[0022]步骤S300:安装前向毫米波雷达,将前向毫米波雷达的天线罩朝向保险杠端,连接器朝向商用车的副驾驶端,将前向毫米波雷达一端预先卡入毫米波雷达支架的抵接部,然后将前向毫米波雷达按压到外卡扣部内,听到啪嗒声响即完成前向毫米波雷达的安装;
[0023]步骤S400:前向毫米波雷达线路连接,将连接汽车雷达系统的线端连接器插接至汽车前向毫米波雷达预留端口;用双手大拇指按压前向毫米波雷达的天线罩连接器处,食指按压线端连接器,听到啪嗒声即完成前向毫米波雷达的线路连接;
[0024]步骤S500:验证前向毫米波雷达与汽车雷达系统电连接后,完成前向毫米波雷达的安装过程。
[002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所述步骤S200中,螺丝锁紧扭矩为10NM,便于连接更可靠。
[0026]根据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前向毫米波雷达安装方法,可有效摆脱前向毫米波雷达安装难的困境,有效解决了现有前向毫米波雷达的安装通用性问题,节省了重新进行模具开发、模具开模、返修工时等多项成本。
[0027]根据本专利技术第三方面实施例的车辆,包括车架横梁,其中,还包括:
[0028]装车支架,所述装车支架固定安装于所述车架横梁侧壁上,所述装车支架的安装面预留螺丝安装孔;
[0029]如上述的前向毫米波雷达支架,所述前向毫米波雷达支架通过螺丝及螺丝安装孔与所述装车支架固定连接;
[0030]前向毫米波雷达,所述前向毫米波雷达与所述前向毫米波雷达支架通过外卡扣部、抵接部以及内弹片卡接固定。
[0031]本专利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专利技术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前向毫米波雷达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向毫米波雷达支架(100)通过装车支架(200)安装在车辆的车架横梁(300)上,具体包括:支架主体(110),所述支架主体(110)包括靠近装车支架(200)的内接面以及远离装车支架(200)的外安装面;所述外安装面包括前向毫米波雷达卡接区域(1110)、前向毫米波雷达抵接区域(1130)以及主体连接区域(1120),所述前向毫米波雷达卡接区域(1110)和所述前向毫米波雷达抵接区域(1130)呈相对设置分设于所述主体连接区域(1120)两侧,位于所述主体连接区域(1120)的所述支架主体(110)开设有通槽(1121)及螺纹通孔(150);外卡扣部(120),若干个所述外卡扣部(120)设于所述前向毫米波雷达卡接区域的边缘部;抵接部(130),若干个所述抵接部(130)设于所述前向毫米波雷达抵接区域的边缘部;内弹片(140),若干个所述内弹片(140)设于所述通槽(1121)内壁,所述内弹片(140)沿外安装面倾斜设置;转角包裹部(160),所述转角包裹部(160)分设于所述外安装面的四个转角处,用于包裹前向毫米波雷达的四个角,防止其在行驶过程中产生位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向毫米波雷达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卡扣部(120)沿垂直于所述外安装面的轴线安装;所述外卡扣部(120)包括外卡直立部和外卡接部。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向毫米波雷达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抵接部(130)沿垂直于所述外安装面的轴线安装;所述抵接部(130)为呈直角的弯折件,包括直立部和水平部,所述水平部与所述外卡接部的卡接水平端高度齐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向毫米波雷达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弹片(140)呈品字形安装于所述支架主体(110)的通槽(1121)内。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向毫米波雷达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通孔(150)呈等腰三角形分布。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向毫米波雷达支架,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主体连接区域(1120)的所述支架主体(110)还开设有呈品字形的散热组合孔(170)。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前向毫米波雷达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接面设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定位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衎黄少堂王爱春刘卫东吴方义
申请(专利权)人:江铃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