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V双重固化高光油漆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801247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34
本申请涉及汽车内饰件、电子产品保护涂层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UV双重固化高光油漆及其制备方法。一种UV双重固化高光油漆,包括单独存储且使用时按重量比为(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UV双重固化高光油漆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汽车内饰件、电子产品保护涂层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UV双重固化高光油漆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汽车内饰件、电子产品保护涂层是具有保护作用的是一层很薄的聚合物涂层。而UV油漆是指利用UV辐射固化的涂料,其在紫外线的照射下能够在几秒钟内迅速固化成膜,进而被广泛用作汽车内饰件、电子产品保护涂层。
[0003]在公开号为CN111073427A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文件中公开了一种汽车内饰件双重UV固化涂料及其制备方法以及其形成的漆膜,所述汽车内饰件双重固化UV涂料包括以下重量份的原料:4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6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2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环氧丙烯酸树脂、紫外光引发剂184、紫外光引发剂TPO、流平剂、醋酸乙酯、醋酸丁酯;其涂层可以达完全固化交联,溶剂无残留不回粘,而且,喷涂时分散性好,流平性适中,触变性适中,涂层均匀、无明显桔皮、无针眼气泡,无杂质点存在。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因为夏季气温高,部分地区空气湿度较大,漆层的表干时间随着气温的升高而加快,但是实干时间却较为缓慢,在整个漆膜干燥过程中,空气中的湿气凝于漆膜表面使之泛白,并产生内应力变化存在较大差异,收缩程度不均匀,进而容易导致涂层开裂,因此,目前亟需提出一种方案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使UV油漆在高温高湿环境中不易产生发白开裂,本申请提供一种UV双重固化高光油漆及其制备方法。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UV双重固化高光油漆,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UV双重固化高光油漆,包括单独存储且使用时按重量比为(2

5):1进行混合使用的UV涂料和固化剂,所述UV涂料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四官羟基聚氨酯丙烯酸树脂20

30份;四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16

30份;三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8

12份;六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10

15份;TMPTA单体10

15份;紫外光引发剂3

9份;流平剂0.5

1份;醋酸乙酯5

20份;醋酸丁酯10

20份;改性纳米凹凸棒8

15份;所述改性纳米凹凸棒由以下步骤制备获得:
S1、改性剂的制备,在容器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甲苯二异氰酸酯和丙烯酸羟乙酯,混合均匀后,60

70℃下反应1.5

2.5h,得到改性剂;S2、将纳米凹凸棒原料进行烘干,以二甲苯为溶剂,加入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催化剂,分散均匀后,加入改性剂,且改性剂和纳米凹凸棒原料的重量比为1:(2

5),并在65

75℃下搅拌反应3.5

4.5h,然后减压蒸馏、分离二甲苯,即可得到改性纳米凹凸棒。
[000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采用四官羟基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四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三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六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和TMPTA单体能够混合得到优异的成膜基质,不仅有利于在基质中使各组分原料充分混合均匀,还能够使漆膜具有优异的交联密度、附着力和柔韧性。醋酸乙酯和醋酸丁酯用作溶剂,在成膜过程中具有稳定的释放性。本申请用甲苯二异氰酸酯和丙烯酸羟乙酯加成后得到的改性剂,对纳米凹凸棒原料进行该项处理,使得到的纳米凹凸棒原料表面加成有丰富的有机/无机活性体,能够与高分子链以共价键进行结合,进而与聚合物之间具有优异的结合性,且分布更加均匀;同时,改性纳米凹凸棒的多孔纳米结构,对水分具有良好的吸收和缓释性能,使UV双重固化高光油漆在高温高湿环境中表现出优异的自我调节性能,应用过程中不易产生泛白。综上,本申请通过特定改性得到的改性纳米凹凸棒,其在应用过程中不仅能够充当骨架,提高组份原料间的结合力,还能够是UV双重固化高光油漆应用于高温高湿环境中时,表现出优异的自适应调节作用,能够有效避免产生发白开裂,整体表现出优异的应用稳定性。
[0008]优选的,所述UV涂料的原料中还加入有重量份数为6

13份的功能助剂,功能助剂由竹纤维和羧基化纤维素纳米晶须组成,且竹纤维和羧基化纤维素纳米晶须的重量比为1:(1.4

2.2)。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竹纤维的环境亲和性优异,其自身的透气性和水稳定性能够很好的适用于高温高湿环境中。但竹纤维的质地较脆,在涂料中应用易损伤,很难发挥出自身优异的特性,而羧基化纤维素纳米晶须得使用,能够与竹纤维形成良好的结合体,结合体不仅具有竹纤维的透气和水稳定性,还不易发生脆性断裂,并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同时,竹纤维和羧基化纤维素纳米晶须形成结合体,也能够与改性纳米凹凸棒间形成优异的配合机制,形成更加丰富的骨架结构,且骨架结构应对高温高湿的自适应调节能力大大提高,进而使UV双重固化高光油漆在高温高湿中应用中的耐发白开裂性能有显著进步。
[0010]优选的,所述竹纤维和羧基化纤维素纳米晶须的重量比为1:2。
[00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比例的竹纤维和羧基化纤维素纳米晶须能够在应用过程中,发挥出较为优异的配合效果,二者也能够完全且有效结合,且形成的结合体也能够与改性纳米凹凸棒间形成较为优异的配合效果,进而使得到的UV双重固化高光油漆,在高温高湿环境中表现出较为优异的耐发白开裂性能。
[0012]优选的,所述纳米凹凸棒原料的长度为200

800nm,直径为30

50nm。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规格的纳米凹凸棒原料在改性后,得到的改性纳米凹凸棒,其能够在漆膜中均匀分布并形成稳定的骨架架构,进而在高温高湿环境中能够发挥出优异稳定的自身作用,使UV双重固化高光油漆形成的漆膜更加不易发白开裂,应用性能更加稳定。
[0014]优选的,所述紫外光引发剂为紫外光引发剂907、紫外光引发剂TPO、紫外光引发剂184、紫外光引发剂1173、紫外光引发剂DETX、紫外光引发剂ITX和紫外光引发剂369中的一
种或几种的组合物。
[00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种类的紫外光引发剂在UV双重固化高光油漆的混合原料中能够均匀分散,并在紫外光作用下,吸收光的能量,进而引发树脂聚合,使UV双重固化高光油漆保持较为稳定的固化速率,能够得到品质优异的漆膜结构。
[0016]优选的,所述流平剂为流平剂SC

333、流平剂BYK

333、流平剂KF

640和流平剂KP

330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物。
[00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种类的流平剂,均能够有效降低UV双重固化高光油漆的表面张力,消除UV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UV双重固化高光油漆,其特征在于,包括单独存储且使用时按重量比为(2

5):1进行混合使用的UV涂料和固化剂,所述UV涂料由包含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四官羟基聚氨酯丙烯酸树脂 20

30份;四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 16

30份;三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 8

12份;六官脂肪族聚氨酯丙烯酸树脂 10

15份;TMPTA单体 10

15份;紫外光引发剂 3

9份;流平剂 0.5

1份;醋酸乙酯 5

20份;醋酸丁酯 10

20份;改性纳米凹凸棒 8

15份;所述改性纳米凹凸棒由以下步骤制备获得:S1、改性剂的制备,在容器中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甲苯二异氰酸酯和丙烯酸羟乙酯 ,混合均匀后,60

70℃下反应1.5

2.5h,得到改性剂;S2、将纳米凹凸棒原料进行烘干,以二甲苯为溶剂,加入二月桂酸二丁基锡催化剂,分散均匀后,加入改性剂,且改性剂和纳米凹凸棒原料的重量比为1:(2

5),并在65

75℃下搅拌反应3.5

4.5h,然后减压蒸馏、分离二甲苯,即可得到改性纳米凹凸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UV双重固化高光油漆,其特征在于:所述UV涂料的原料中还加入有重量份数为6

13份的功能助剂,功能助剂由竹纤维和羧基化纤维素纳米晶须组成,且竹纤维和羧基化纤维素纳米晶须的重量比为1:(1.4

2.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UV双重固化高光油漆,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纤维和羧基化纤维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舒畅谢林黄浩
申请(专利权)人:千浪化研新材料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