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远距离固化高强涂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942450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11-19 16:11
本申请涉及光固化涂料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远距离固化高强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远距离固化高强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申请涉及光固化涂料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远距离固化高强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光固化涂料又称光敏涂料,是以紫外光作为固化能源的一种涂料。UV固化型涂料具有防止污染及节能效果,涂饰的性能优异、有快速固化的特性,已经被广泛地采纳使用。
[0003]光固化热固化树脂一般为环氧丙烯酸树脂,虽然具有较好的光固化性,显影性及力学性能等优点。但是此类产品在固化成型加工的过程中,由于溶剂、紫外光、机械力和内应力等作用的影响,受到冲击后,薄膜通常会形成微裂纹状的缺陷。在较大的外力作用下银纹会进一步发展,以缺陷的微纤断裂产生附加的空洞开始,逐渐发展到临界大小,此后迅速增长为裂缝,最后使材料发生断裂而破坏。因此,研发一种高强度光固化涂层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提高光固化涂料的强度,本申请提供一种远距离固化高强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5]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远距离固化高强涂料,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远距离固化高强涂料,包括如下重量比的组分,环氧丙烯酸酯20%

40%;聚酯丙烯酸酯12%

25%;活性稀释单体30

50%;第一光引发剂1

5%;改性多孔纤维10

12%;所述改性多孔纤维通过如下步骤制得,将预聚物树脂、第二光引发剂、阻聚剂和纳米碳酸钙熔融混合,将得到的混合物冷却,粉碎,得到光固化粉末;将多孔纤维与光固化粉末混合,即得。
[000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将第二光引发剂、预聚物树脂等物质混合,并熔融、冷却、粉碎制备光固化粉末,将多孔纤维与光固化粉末混合后,多孔纤维包覆吸收光固化粉末,使光固化粉末富集于多孔纤维内部。制备光固化涂层时,先通过红外照射,使部分光固化粉末熔化,然后使用紫外线照射,紫外线照射使环氧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固化的同时,熔融的光固化粉末也固化,此过程中,相互接触的多条多孔纤维在光固化粉末的作用下连接,形成网状纤维骨架,有效提高了涂层的强度。
[0007]优选的,所述多孔纤维的孔径率为5%

10%。
[0008]优选的,所述多孔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为0.2

10微米。
[0009]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多孔纤维的孔径率处于5%

10%的范围内、平均纤维直径处于0.2

10微米的范围内时,可以有效减小孔径对纤维强度的影响,最大限度发挥纤维的增强作用,从而有效提高涂层的强度。同时,此范围内的多孔纤维可容纳的粉末含量较多,从而提高了粉末固化率,保证了纤维网的形成。
[0010]优选的,所述光固化粉末的细度为150

200目。
[0011]优选的,所述多孔纤维与光固化粉末的重量比为1:(0.2

0.6)。
[0012]优选的,所述第二光引发剂、预聚物树脂和纳米碳酸钙的重量比为1:(14

18):(1.5

2.5)。
[00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控制光固化粉末的细度和与多孔纤维的重量比,保证光固化粉末的容纳量,从而提高纤维网的形成率,有效提高涂层的强度。此外,光固化粉末固化过程中,对多孔纤维内部的孔隙进行了填充,进一步减小了孔隙对涂层强度的影响。
[0014]优选的,所述预聚物树脂为环氧树脂、环氧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
[0015]优选的,所述光固化粉末中还包含偶联剂,且所述偶联剂与预聚物树脂的重量比为1:(30

50)。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选取环氧树脂、环氧丙烯酸酯、或聚酯丙烯酸酯中的一种或多种作为预聚物树脂使用,提高了预聚物树脂与涂层本体之间的互溶度,并通过偶联剂的作用,提高了纤维与预聚物之间的互融度,从而形成以预聚物树脂为中间介质的良好的互恰的体系,进一步提高了涂层的强度。
[0017]第二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远距离固化高强涂料的制备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远距离固化高强涂料的制备方法,通过如下步骤制得,将环氧丙烯酸酯、聚酯丙烯酸酯、活性稀释单体、第一光引发剂和改性多孔纤维混合、搅拌,即得。
[0018]综上所述,本申请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由于本申请采用多孔纤维和光固化粉末混合,由于多孔纤维具有良好的吸附作用,将光固化粉末吸附于多孔纤维内部,并将多孔纤维与光固化涂料混合,通过红外熔融光固化粉末,紫外固化的方式,提高纤维的交联度,使光固化涂层内部形成纤维骨架,从而有效提高了光固化涂层的强度和韧性。
[0019]2、本申请中通过优选多孔纤维的规格,并优选光固化粉末的规格,在保证纤维强度的同时,有效提高了纤维内部粉末的含量,从而提高了纤维交联率,进一步提高涂层强度。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结合对比例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21]制备例制备例1一种改性多孔纤维,通过如下步骤制得,在200℃的条件下,将50g预聚物树脂、2g第二光引发剂、0.5g阻聚剂和8g纳米碳酸钙熔融混合,将得到的混合物冷却至室温(25℃),粉碎,过筛,得到细度为100目的光固化粉末;取100g多孔纤维和10g光固化粉末,混合,即
得。
[0022]其中,预聚物树脂为乙烯基树脂907;第二光引发剂为安息香乙醚;阻聚剂为对甲氧基苯酚;多孔纤维为碳化硅多孔纤维,且多孔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为15微米,孔隙率为15%。
[0023]制备例2一种改性多孔纤维,与制备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多孔纤维的孔隙率为2%。
[0024]制备例3一种改性多孔纤维,与制备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多孔纤维的孔隙率为5%。
[0025]制备例4一种改性多孔纤维,与制备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多孔纤维的孔隙率为8%。
[0026]制备例5一种改性多孔纤维,与制备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多孔纤维的孔隙率为10%。
[0027]制备例6一种改性多孔纤维,与制备例4的不同之处在于,多孔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为0.2微米。
[0028]制备例7一种改性多孔纤维,与制备例4的不同之处在于,多孔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为5微米。
[0029]制备例8一种改性多孔纤维,与制备例4的不同之处在于,多孔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为10微米。
[0030]制备例9一种改性多孔纤维,与制备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过筛,控制光固化粉末的细度为150目。
[0031]制备例10一种改性多孔纤维,与制备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过筛,控制光固化粉末的细度为180目。
[0032]制备例11一种改性多孔纤维,与制备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过筛,控制光固化粉末的细度为200目。
[0033]制备例12一种改性多孔纤维,与制备例10的不同之处在于,取100g多孔纤维和20g光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远距离固化高强涂料,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重量比的组分,环氧丙烯酸酯 20%

40%;聚酯丙烯酸酯 12%

25%;活性稀释单体 30

50%;第一光引发剂 1

5%;改性多孔纤维 10

12%;所述改性多孔纤维通过如下步骤制得,将预聚物树脂、第二光引发剂、阻聚剂和纳米碳酸钙熔融混合,将得到的混合物冷却,粉碎,得到光固化粉末;将多孔纤维与光固化粉末混合,即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距离固化高强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纤维的孔径率为5%

10%。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远距离固化高强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孔纤维的平均纤维直径为0.2

10微米。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远距离固化高强涂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固化粉末的细度为15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志伟
申请(专利权)人:千浪化研新材料上海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