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池的吸液结构及其制备方法、电池及用电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801069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电池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池的吸液结构,包括定位柱及座体,定位柱的一端连接于座体,定位柱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定位柱的相对两端之间的周侧具有至少一个吸液件,吸液件朝定位柱的相对两端延伸,吸液件嵌入定位柱的周侧或至少部分外露于定位柱的周侧,座体具有至少一个贯穿的孔洞,单个吸液件的至少部分穿过单个孔洞。本发明专利技术增强了电解液的渗透,改善了电芯中上部隔离膜、正负极片浸润的效果,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并且,其能够通过充分利用电池的内部空间,提高电池的空间利用率,有效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此外,本发明专利技术还公开了一种电池、一种用电装置及一种电池的吸液结构的制备方法。吸液结构的制备方法。吸液结构的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池的吸液结构及其制备方法、电池及用电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池的
,具体涉及一种电池的吸液结构及其制备方法、电池及用电装置。

技术介绍

[0002]锂离子电池具有质轻、高容、长寿命、自放电率低、无记忆效应、无污染等优点,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们环保意识的增强及新能源行业的日益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选择以锂离子电池作为电源,如手机、笔记本电脑、电动工具和电动汽车等,这为锂离子电池的应用与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0003]然而,在现有的圆柱电池中,圆柱形的电芯,尤其是较长的电芯,由于电解液集中在壳底位置,导致了聚集在壳底的电解液较难被吸收,且电芯中的隔离膜和正负极片浸润性较差,这样会严重影响电池的电性能和循环寿命。为此,亟需提出一种新型的技术方案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电池的吸液结构,其能够增强电解液的渗透,改善电芯中上部隔离膜、正负极片浸润的效果,提高电池的使用寿命,并且,其能够通过充分利用电池的内部空间,提高电池的空间利用率,有效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池的吸液结构,包括:定位柱;座体,所述定位柱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座体,所述定位柱的另一端为自由端;所述定位柱的相对两端之间的周侧具有至少一个吸液件,所述吸液件朝所述定位柱的相对两端延伸;所述吸液件嵌入所述定位柱的周侧或至少部分外露于所述定位柱的周侧;所述座体具有至少一个贯穿的孔洞,单个所述吸液件的至少部分穿过单个所述孔洞。
[0006]优选的,所述吸液件包括一体连接或分体设置的第一吸液段和第二吸液段,所述第一吸液段穿过所述孔洞并从所述孔洞的两个洞口分别伸出,所述第二吸液段自所述自由端延伸至所述座体,所述第一吸液段和所述第二吸液段能够提高电解液的流动效率。
[0007]优选的,多个所述第一吸液段与多个所述孔洞一一对应,多个所述孔洞相隔地分布于所述座体,以更全面地吸取聚集在壳底的电解液。
[0008]优选的,多个所述孔洞沿所述定位柱的中线对称或不对称地设置,以确保各个所述第一吸液段合理地分布于所述座体。
[0009]优选的,所述定位柱的周侧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限位槽,所述第二吸液段设置于所述限位槽,所述第二吸液段嵌设于所述限位槽或至少部分外露于所述限位槽,以提高所述
第二吸液段的安装牢固性。
[0010]优选的,所述定位柱具有对应于所述限位槽的固定部,所述第二吸液段设置于所述固定部,所述固定部可以平齐所述定位柱的周侧,所述固定部对所述第二吸液段起到限位固定或紧固的作用,以避免所述第二吸液段从所述限位槽中掉出。
[0011]优选的,所述定位柱自所述座体的表面沿第一方向延伸,所述自由端设置有沿所述第一方向延伸的第一通槽,所述座体开设有连通于所述第一通槽的第二通槽,所述第一通槽和所述第二通槽用于实现电解液的自由流动。
[0012]优选的,所述定位柱的周侧开设有多个连通于所述第一通槽的透过孔,所述透过孔用于实现电解液的渗出,多个所述透过孔相隔地分布于所述定位柱的周侧,其中,多个所述透过孔可以呈阵列排布,以提高电解液的渗出效率。
[0013]优选的,所述座体背向所述定位柱的一面具有多个凸起缓冲部,多个所述凸起缓冲部相隔地分布于所述座体,其中,多个所述凸起缓冲部能够提高所述座体的结构强度。
[0014]优选的,相邻的两个所述凸起缓冲部之间形成凹槽,其中,凹槽可以更有效地避免电解液积聚在座体背向定位柱的一面,使得多个所述凸起缓冲部之间具有间隙,从而加快了电解液的流动速度。
[0015]优选的,所述座体面向所述定位柱的一面为平面,所述定位柱垂直于所述平面,所述座体面向所述定位柱的一面用于贴合电芯的无正负极耳的一端,所述定位柱用于插入所述电芯的中心孔。
[0016]优选的,所述定位柱、所述第一通槽和所述第二通槽均正对于所述平面的中心设置。
[0017]优选的,所述定位柱呈圆柱状,所述座体呈圆盘状,多个所述凸起缓冲部等间隔地分布于所述座体,所述凸起缓冲部的数量至少为三个。
[001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电池,包括:如上所述的吸液结构;以及壳体;电芯,容置于所述壳体内,所述电芯沿其高度方向具有一贯穿的通孔;所述座体设置于所述电芯和所述壳体的底壁之间,所述定位柱和所述吸液件均安装于所述通孔中,所述电芯的一端抵接于所述孔洞。
[0019]优选的,所述壳体连接有盖帽,所述壳体的一端具有开口,所述盖帽扣合于所述开口,所述定位柱远离所述座体的一端与所述盖帽抵接,且所述座体与所述壳体的周壁抵接。
[0020]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用电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电池。
[0021]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四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的吸液结构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在座体的表面开设至少一个贯穿的孔洞,将定位柱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座体,在所述定位柱的相对两端之间的周侧安装至少一个吸液件;S2、将所述吸液件嵌入所述定位柱的周侧或使所述吸液件的至少部分外露于所述定位柱的周侧,并使所述吸液件朝所述定位柱的相对两端延伸;S3、将所述吸液件的至少部分穿过所述孔洞。
[0022]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本专利技术的吸液结构包括定位柱及座体,定位柱的一端连接于座体,定位柱的另一端为自由端,定位柱的相对两端之间的周侧具有至少一个吸液件,定位柱可以插入电芯中,吸液件朝定位柱的相对两端延伸,使得吸液件能够吸取电芯中的电解液以促使电解液
在电芯的循环流动,通过在定位柱的周侧安装至少一个吸液件,能够增强电解液的渗透效果,并起到了改善电芯中上部隔离膜、正负极片浸润的效果,从而显著地提高了电池的使用寿命;2)本专利技术的吸液件可以嵌入定位柱的周侧或至少部分外露于定位柱的周侧,同时,座体具有至少一个贯穿的孔洞,单个吸液件的至少部分穿过单个孔洞,当座体贴近或抵接电池壳底时,吸液件能够吸取聚集在电池壳底的电解液,因此,上述设置使得吸液结构能够通过充分利用电池的内部空间,提高了电池的空间利用率,并且电解液在电池内的渗透效果更好,从能够显著有效地提高电池的能量密度。
附图说明
[0023]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专利技术示例性实施方式的特征、优点和技术效果。
[0024]图1为本专利技术中实施方式一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实施方式一的吸液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实施方式一的定位柱和座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7]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实施方式一的定位柱和座体的另一视角的结构示意图。
[0028]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实施方式二的定位柱和座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一。
[0029]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实施方式二的定位柱和座体的结构示意图之二。
[0030]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实施方式三的定位柱、座体和电芯的装配示意图。
[0031]图8为本专利技术中实施方式三的结构示意图。
[0032]其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的吸液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柱(1);座体(2),所述定位柱(1)的一端连接于所述座体(2),所述定位柱(1)的另一端为自由端(1a);所述定位柱(1)的相对两端之间的周侧具有至少一个吸液件(3),所述吸液件(3)朝所述定位柱(1)的相对两端延伸;所述吸液件(3)嵌入所述定位柱(1)的周侧或至少部分外露于所述定位柱(1)的周侧;所述座体(2)具有至少一个贯穿的孔洞(21),单个所述吸液件(3)的至少部分穿过单个所述孔洞(2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的吸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吸液件(3)包括一体连接或分体设置的第一吸液段(31)和第二吸液段(32),所述第一吸液段(31)穿过所述孔洞(21)并从所述孔洞(21)的两个洞口分别伸出,所述第二吸液段(32)自所述自由端(1a)延伸至所述座体(2)。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的吸液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吸液段(31)与多个所述孔洞(21)一一对应,多个所述孔洞(21)相隔地分布于所述座体(2)。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电池的吸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1)的周侧设置有一个或多个限位槽(12),所述第二吸液段(32)设置于所述限位槽(12)。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电池的吸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1)具有对应于所述限位槽(12)的固定部(13),所述第二吸液段(32)设置于所述固定部(13)。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电池的吸液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柱(1)自所述座体(2)的表面沿第一方向(T1)延伸,所述自由端(1a)设置有沿所述第一方向(T1)延伸的第一通槽(10),所述座体(2)开设有连通于所述第一通槽(10)的第二通槽(20)。7.如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法稳房森基冯哲李勇军陈圣立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正力新能电池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