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电池及人工智能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0999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18 12: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蓄电池(1)及人工智能机器人(2),涉及电池技术领域,用于解决电池能源释放不充分的问题,蓄电池(1)包括:电池外壳(11),用于提供蓄电池(1)内部结构的支撑和保护;电池内壳(12),设置在电池外壳(11)之内,呈圆柱筒状并且可沿圆柱中心轴转动;Z型腔体(13),设置在电池内壳(12)之内,用于盛装电解质溶液;电解质过滤网(14),横向设置在Z型腔体(13)中部,用于分隔电解质溶液;电池内壳(12)可在电解质过滤网(14)将Z型腔体(13)内电解质溶液分隔后,在分隔后的电解质溶液的自重不平衡作用下转动,以控制分隔后的电解质溶液在各自所处的区域内的分布状态,利于能源充分释放。放。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蓄电池及人工智能机器人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蓄电池以及采用该蓄电池的人工智能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目前的蓄电池结构,在蓄电池使用过程中,电解质溶液固定盛装在蓄电池内部,没有对电解质溶液进行分隔,随着电池反应的进行电解质溶液浓度变化,反应效率变低,无法将能源释放最大化,限制了蓄电池的性能。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蓄电池以及采用该蓄电池的人工智能机器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蓄电池能源释放不充分,导致蓄电池性能受限的问题。
[0004]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包括:
[0005]电池外壳,用于提供所述蓄电池内部结构的支撑和保护;
[0006]电池内壳,设置在所述电池外壳之内,呈圆柱筒状并且可沿圆柱中心轴转动;
[0007]Z型腔体,设置在所述电池内壳之内,用于盛装所述蓄电池的电解质溶液;
[0008]电解质过滤网,横向设置在所述Z型腔体中部,用于分隔电解质溶液;
[0009]所述电池内壳可在所述电解质过滤网将所述Z型腔体内密度不同的电解质溶液分隔后,在分隔后的电解质溶液的自重不平衡作用下转动,以控制分隔后的电解质溶液在各自所处的区域内的分布状态。
[0010]可选地,所述蓄电池还包括:
[0011]内部推动机构,设置在所述电池外壳和所述电池内壳之间,并与所述电池内壳连接,用于在受控条件下推动所述电池内壳转动。
[0012]可选地,所述蓄电池还包括:
[0013]推动按钮,设置在所述电池外壳外表面,并与所述内部推动机构电性连接,用于在被按压时控制所述内部推动机构推动所述电池内壳转动。
[0014]可选地,所述蓄电池还包括:
[0015]内壳支架,固定设置在所述电池外壳之内,呈楔形结构,用于支撑所述电池内壳。
[0016]可选地,所述蓄电池还包括:
[0017]加速吸热隔离袋,固定设置在所述电池外壳和所述电池内壳之间,用于吸收所述蓄电池工作时所述电池内壳内的电解质溶液反应释放的热量。
[0018]可选地,所述蓄电池还包括:
[0019]内部分层隔板,设置在所述电池内壳之内,用于在所述电池内壳之内形成若干个所述Z型腔体。
[0020]可选地,所述电池内壳采用高纯度铝合金制作,所述电池外壳采用聚酯纤维制作。
[0021]可选地,所述蓄电池还包括:
[0022]可透气电池外壳小口,设置在电池外壳上;
[0023]可透气电池内壳小口,设置在电池内壳内Z型腔体之外的区域。
[0024]可选地,可透气电池外壳小口和所述可透气电池内壳小口上分别设置双层防水透气膜。
[0025]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人工智能机器人,所述人工智能机器人包括如上所述的蓄电池。
[0026]本技术提供一种蓄电池以及采用该蓄电池的人工智能机器人,通过在蓄电池内部设置电解质过滤网分隔电解质溶液,同时利用圆柱筒状可转动的电池内壳盛装电解质溶液,使得随着电解质溶液被分隔以及电池内壳转动,从而控制电解质溶液的分布,提高电池正负极与电解质反应效果,可以充分释放蓄电池的能源,提高蓄电池性能,该蓄电池应用于人工智能机器人后,亦能提高人工智能机器人的电池续航性能。
附图说明
[0027]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蓄电池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8]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蓄电池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0029]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蓄电池的电池内壳转动的示意图;
[0030]图4是本技术实施例一种人工智能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1]为使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0032]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和附图仅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
[0033]可以理解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34]可以理解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各特征可相互组合。
[0035]可以理解的是,为便于描述,本技术的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与本技术无关的部分未在附图中示出。
[0036]可以理解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属于“上”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和简化描述,而并不是指示或者暗示所指的装置或者元件必须设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37]可以理解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者暗示相对重要性。
[0038]可以理解的是,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设置”、“安装”、“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或者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
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9]实施例1:
[0040]如图1

3所示,本技术实施例1提供一种蓄电池1,包括:
[0041]电池外壳11,用于提供蓄电池1内部结构的支撑和保护;
[0042]电池内壳12,设置在电池外壳11之内,呈圆柱筒状并且可沿圆柱中心轴转动;
[0043]Z型腔体13,设置在电池内壳12之内,用于盛装蓄电池1的电解质溶液;
[0044]电解质过滤网14,横向设置在Z型腔体13中部,用于分隔电解质溶液;
[0045]电池内壳12可在电解质过滤网14将Z型腔体13内密度不同的电解质溶液分隔后,在分隔后的电解质溶液的自重不平衡作用下转动,以控制分隔后的电解质溶液在各自所处的区域内的分布状态。
[0046]具体而言,在本实施例中,电池外壳11用于提供蓄电池1内部结构的支撑和保护以及在其内部和表面分布电池必要器件(如电池内部正负极板、外部正负极触点、连接线等常规结构),随着电池反应的进行Z型腔体13内的电解质溶液浓度变化,为了提高蓄电池的能量密度,采用电解质过滤网14帮助分隔密度不同的电解质溶液,电解质溶液被分隔后,由于密度不同会导致电解质过滤网14两侧的电解质溶液自重不平衡,从而产生如图3所示的转动,在转动的同时实现控制电解质溶液在各自所处的区域内分布的状态,充分应用自重及电解质密度的不同实现控制电解质溶液,提高蓄电池反应的能量密度。例如,在电解质过滤网14两侧分别分布正负极板,电解质过滤网14包括离子交换膜用于分隔正负极反应离子,提高两侧各自的反应溶液密度,由于电池充放电反应过程中两侧溶液密度不平衡带动电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蓄电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1)包括:电池外壳(11),用于提供所述蓄电池(1)内部结构的支撑和保护;电池内壳(12),设置在所述电池外壳(11)之内,呈圆柱筒状并且可沿圆柱中心轴转动;Z型腔体(13),设置在所述电池内壳(12)之内,用于盛装所述蓄电池(1)的电解质溶液;电解质过滤网(14),横向设置在所述Z型腔体(13)中部,用于分隔电解质溶液;所述电池内壳(12)可在所述电解质过滤网(14)将所述Z型腔体(13)内密度不同的电解质溶液分隔后,在分隔后的电解质溶液的自重不平衡作用下转动,以控制分隔后的电解质溶液在各自所处的区域内的分布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1)还包括:内部推动机构(15),设置在所述电池外壳(11)和所述电池内壳(12)之间,并与所述电池内壳(12)连接,用于在受控条件下推动所述电池内壳(12)转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蓄电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1)还包括:推动按钮(16),设置在所述电池外壳(11)外表面,并与所述内部推动机构(15)电性连接,用于在被按压时控制所述内部推动机构(15)推动所述电池内壳(12)转动。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蓄电池(1),其特征在于,所述蓄电池(1)还包括:内壳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田美乔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