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孔Bi金属纳米片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电催化
,具体涉及一种多孔Bi金属纳米片电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通过电化学二氧化碳还原反应(CO2RR)将二氧化碳转化为增值化学燃料,是缓解日益增长的温室气体排放和能源危机的有效途径之一。CO2RR中涉及多个质子耦合电子转移过程,通过对催化剂的合理设计和电化学条件的优化,可以生成多种产品,包括一氧化碳(CO)、甲酸(HCOOH)、乙烯(C2H4)、乙醇(CH3CH2OH)等。在这众多产品中,甲酸作为一种安全便捷的液体燃料因最具有经济效益而受到广泛关注,在燃料电池、储氢和其他化学品的生产中具有潜在的工业应用前景。但是在CO2还原过程中存在不同的含碳反应中间体和竞争性析氢反应(HER),降低了电催化剂对CO2RR甲酸生产的活性和选择性。因此,开发新型高效的电催化剂以提高二氧化碳还原生成甲酸的活性和选择性至关重要。
[0003]在各类用于产甲酸的金属催化剂中,Bi基催化剂因其低成本和低毒性已受到广泛关注。目前,各种Bi基金属氧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孔Bi金属纳米片电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具有疏松多孔的纳米片结构,纳米片的长度为10~20nm。2.权利要求1所述多孔Bi金属纳米片电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Bi可溶性盐溶解于醇体系中,得到浓度为3.9~7.8mmol/L的Bi盐溶液;将盐酸盐溶解于去离子水中,得到浓度为3.9~7.8mmol/L的盐酸盐溶液;按照Bi可溶性盐与盐酸盐1:1~2的摩尔比,将盐酸盐溶液逐滴加入Bi盐溶液,搅拌得到混合溶液A;步骤2、将混合溶液A转移至反应釜内胆,升温至120~180℃保温720~1080min,冷却后经离心干燥,得到BiOCl粉末;步骤3、配置质量分数为0.5~1%的表面活性剂水溶液,作为混合溶液B;步骤4、配置浓度为100~200mmol/L的NaBH4水溶液,作为混合溶液C;步骤5、将BiOCl粉末与混合溶液B按1:200~400的质量比混合,搅拌溶解后得到混合溶液D;将混合溶液C与混合溶液D按3:10~20的质量比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明,成怡,赵小丽,杨睿哲,谭雨薇,程芹,
申请(专利权)人:电子科技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