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柴胡胺B在制备抗神经炎性药物中的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800774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2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银柴胡胺B在制备抗神经炎性药物中的应用。属于生药学技术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前期初步证实银柴胡具有抗焦虑活性,其作用活性部位为正丁醇部位,并且从中分离出银柴胡胺B(DichotomineB,DB)。因此,本发明专利技术首次对DB的抗炎活性进行了研究,并阐明了其作用机制,丰富了银柴胡的物质基础研究,同时为开发新型、高效、低毒、副作用小的天然抗神经炎性药物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与参考。了有力的数据支撑与参考。了有力的数据支撑与参考。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银柴胡胺B在制备抗神经炎性药物中的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生药学
,更具体的说是涉及银柴胡胺B在制备抗神经炎性药物中的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许多神经退行性疾病与神经炎症有关,如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抑郁症和焦虑。这些疾病的神经生物学基础已经表明,压力可能会导致免疫系统的变化,从而产生神经炎症,然后是大脑的变化。这些过程伴随着小胶质细胞的持续激活。小胶质细胞是中枢神经系统中固有的免疫效应细胞,在维持组织稳态、清除病原体和死亡细胞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活化的小胶质细胞可以释放多种促炎因子,导致直接和间接的神经毒性效应。因此,控制小胶质细胞激活对于神经炎症介导的疾病具有重要意义。
[0003]脂多糖(LPS)结合三磷酸腺苷(ATP)刺激BV2小胶质细胞,在一系列反应后最终影响免疫系统。Toll样受体4(TLR4)在启动免疫应答中起着重要作用。TLR4被LPS识别激活,然后髓系分化因子88(MyD88)被激活。最终,与炎症因子相关的核因子κB(NF

κB)和与自噬相关的雷帕霉素(mTOR)哺乳动物靶点被激活。相关实验证实,mTOR和TLR4在调节LPS诱导的炎症反应中发挥协同作用。因此,TLR4/MyD88 mTOR信号通路在神经炎症中发挥重要作用。
[0004]银柴胡(Stellariae Radix)为石竹科植物银柴胡Stellaria dichotoma L.var.lanceolata Bge.的干燥根。其味甘、性微寒,归肝、胃经,具清虚热,除疳热之功,用于阴虚发热,骨蒸劳热,小儿疳热。现代药理学证实银柴胡具有解热、抗炎、抗过敏、抗癌、血管松弛、缓解代谢紊乱、神经保护及抗氧化活性。迄今为止,有关研究银柴胡的文献,主要为化学成分的提取工艺、分离制备、定性定量分析及药理药效等初步研究,其水提物、醇提物、挥发油等均已被证明具有解热、抗炎作用,其中甾醇类、环肽类、生物碱类被认为是银柴胡发挥抗炎、抗癌的药效成分。
[0005]银柴胡的化学成分研究仍处于初始阶段。有限的银柴胡基础研究,限制了银柴胡的作用机制研究及质量控制评价,同时也限制了银柴胡合理化、扩大化的资源应用及生物资源开发。因此,进行银柴胡化学成分的基础研究有迫切的需求。
[0006]综上,如何提供一种具有抗神经炎性活性的银柴胡提取物质是本领域技术人员亟需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银柴胡胺B在制备抗神经炎性药物中的应用。
[0008]银柴胡为石竹科植物银柴胡Stellaria dichotoma L.var.lanceolata Bge.的干燥根,是临床常用的中药,具有清除虚热的作用。研究证实,虚热类型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系统有关。本专利技术前期初步证实银柴胡具有抗焦虑活性,其作用活性部位为正丁醇部位,并且从中分离出银柴胡胺B(Dichotomine B,DB)。因此,本专利技术首次对DB的抗炎活性进行了研究,并阐明了其作用机制。最后,使用分子对接技术验证了其活性。
[0009]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0010]银柴胡胺B在制备抗神经炎性药物中的应用。
[0011]进一步的,银柴胡胺B通过抑制TLR4发挥作用。
[0012]进一步的,银柴胡胺B可以抑制神经炎性细胞中IL

6、IL

1β及TNF

α的水平。
[0013]进一步的,银柴胡胺B可通过抑制TLR4/MyD88

mTOR信号通路并激活自噬发挥抗神经炎性作用。
[0014]进一步的,银柴胡胺B的制备方法如下:
[0015](1)银柴胡经乙醇提取得乙醇提取物;
[0016](2)乙醇提取物依次用石油醚、二氯甲烷、乙酸乙酯和正丁醇萃取,得正丁醇部位;
[0017](3)正丁醇部位依次经100

200目硅胶色谱柱和MCI柱进行分离纯化,得到银柴胡胺B。
[0018]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前期初步证实银柴胡具有抗焦虑活性,其作用活性部位为正丁醇部位,并且从中分离出银柴胡胺B(Dichotomine B,DB)。因此,本专利技术首次对DB的抗炎活性进行了研究,并阐明了其作用机制,丰富了银柴胡的物质基础研究,同时为开发新型、高效、低毒、副作用小的天然抗神经炎性药物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撑与参考。
附图说明
[0019]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0]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馏分B8‑3的HPLC检测结果;
[0021]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银柴胡胺B(Dichotomine B,DB)的1H NMR谱;
[0022]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银柴胡胺B(Dichotomine B,DB)的
13
C NMR谱;
[0023]图4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中银柴胡胺B(Dichotomine B,DB)的化学结构;
[0024]图5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Dichotomine B及地西泮与TLR4、MyD88、mTOR的对接情况,其中,A为Dichotomine B与TLR4对接;B为地西泮与TLR4对接;C为Dichotomine B与MyD88对接;D为地西泮与MyD88对接;E为Dichotomine B与mTOR对接;F为地西泮与mTOR对接;
[0025]图6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Dichotomine B对BV2细胞活力的影响,其中,与0μM Dichotomine B相比,
**
P<0.01;
[0026]图7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Dichotomine B对LPS+ATP诱导的BV2细胞活力的影响,其中,与空白组相比,
##
P<0.01;与模型组相比,
**
P<0.01;
[0027]图8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各组BV2细胞活力;其中,与空白组相比,
##
P<0.01;与模型组相比,
**
P<0.01;
[0028]图9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Dichotomine B、TAK

242对LPS+ATP诱导的BV2细胞形态的影响;
[0029]图10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2中Dichotomine B、TAK

242对LPS+ATP诱导的BV2细胞中细胞因子IL

6(A)、IL

1β(B)及TNF

α(C)水平的影响,其中,与空白组相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银柴胡胺B在制备抗神经炎性药物中的应用。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银柴胡胺B通过抑制TLR4发挥作用。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银柴胡胺B可以抑制神经炎性细胞中IL

6、IL

1β及TNF

α的水平。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应用,其特征在于,银柴胡胺B可通过抑制TLR4/My...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琳权洪峰墨希艳付雪艳李婷婷马苗詹萌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医科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