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增强肿瘤蓄积的新藤黄酸纳米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
,特别涉及一种自增强肿瘤蓄积的新藤黄酸纳米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技术介绍
[0002]原发性肝癌(PHC)是临床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指在肝细胞、肝内胆管上皮细胞或两者混合发生的恶性肿瘤。肝癌的诱因主要是病毒性肝炎引起的,此外不良的生活习惯、遗传因素以及环境因素也是造成肝癌发病率不断上升的原因。目前临床上肝癌的主要治疗手段有手术切除、消融或肝移植,其对早期肝癌具有可观的治疗效果。但是肝癌在早期被诊断出来的概率不到20%,肝癌晚期或者发生病灶转移的患者术后的复发率高达70%,因此目前药物化疗仍然是肝癌主要的治疗手段,但化疗过程中药物的副作用对患者的身体和心理都带来很大的伤害,所以肝癌的治疗手段还需要进一步创新,去探究一种能够降低毒副作用,提高药物治疗效果的治疗方式是很有必要的。
[0003]新藤黄酸(Gambogenic acid,GNA)是从藤黄树脂中提取的一种典型的细胞毒性成分,在体内和体外均具有广泛而有效的细胞毒性和抗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增强肿瘤蓄积的新藤黄酸纳米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新藤黄酸纳米制剂由新藤黄酸原料药和肿瘤组织微酸环境下表面电荷可反转的三嵌段共聚物载体材料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增强肿瘤蓄积的新藤黄酸纳米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电荷可反转的三嵌段共聚物载体材料为聚乙二醇
‑
聚己内酯
‑
聚丙烯酸
‑2‑
(二甲基马来酰胺酸)乙酯;所述聚乙二醇
‑
聚己内酯
‑
聚丙烯酸
‑2‑
(二甲基马来酰胺酸)乙酯在pH为7.2
‑
7.4时表面电势为
‑
20mV~
‑
5mV,在pH小于6.8的肿瘤微酸环境中发生表面电荷反转,变为约+5mV~+15mV。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增强肿瘤蓄积的新藤黄酸纳米制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制剂的纳米粒粒径为80nm
‑
120nm之间,载药量为8.2
±
0.18%,包封率为89.4
±
2.17%。4.一种自增强肿瘤蓄积的新藤黄酸纳米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合成表面电荷可反转的三嵌段共聚物载体材料;所述表面电荷可反转的三嵌段共聚物载体材料为聚乙二醇
‑
聚己内酯
‑
聚丙烯酸
‑2‑
(二甲基马来酰胺酸)乙酯;将所述表面电荷可反转的三嵌段共聚物载体材料和新藤黄酸按照特定的比例分散在有机溶剂中,再加水得到混合溶液;将所述混合溶液超声乳化后蒸发并过滤后得到新藤黄酸纳米制剂。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增强肿瘤蓄积的新藤黄酸纳米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新藤黄酸原料药和表面电荷可反转的三嵌段共聚物载体材料的质量比为1:4
‑
20。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增强肿瘤蓄积的新藤黄酸纳米制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溶剂包括乙酸乙酯、二氯甲烷、四氢呋喃、N,N
‑
二甲基甲酰胺等;所述新藤黄酸和有机溶剂的质量体积比为1mg:100
‑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