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广视角光学膜、LCD显示模组、LCD触控显示屏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95958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1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广视角光学膜、LCD显示模组、LCD触控显示屏,其中广视角光学膜通过对光学微结构层进行特别设计,结合对于硬质涂层与光学微结构层的折射率控制,实现光学膜的广视角设计使得光线在透过光学膜后能够进行一定角度的折射,从而大幅度改进LCD显示模组乃至LCD触控显示屏在大视角显示方面的影像特性。另外本LCD触控显示屏是直接在光学膜的表面通过溅镀或者蒸镀等工艺成型出触控TP模组的至少一层导电层,较传统通过贴合方式实现的触控TP模组的技术至少节省一片基材,使得提供一种整体兼具广视角效果和TP功能的新型结构,进而在不额外增加成本以及制程的情况下降低显示屏厚度,并且适应满足用户不同角度的观看需求。求。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广视角光学膜、LCD显示模组、LCD触控显示屏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液晶显示
,具体是一种广视角光学膜、LCD显示模组、LCD触控显示屏。

技术介绍

[0002]液晶显示是当前最普遍的平板显示技术,广泛应用于电视、手机、车载、工业以及医疗等各个领域。液晶显示的原理主要是依据液晶分子的双折射效应,调制偏振光的穿透率,从而实现明暗显示,液晶分子的双折射效应与入射光的方向有关系。背光模组向液晶盒发射光线后由于光线的光程差不同,会导致偏振光的穿透率不相同,沿垂直方向入射液晶盒的偏振光的穿透率为极小(接近0,称为暗态),而沿倾斜方向入射液晶盒的偏振光穿透率却不为0,发生漏光现象,导致液晶显示装置的对比度下降,可视角度变窄,不能满足用户的使用要求。为了能够提高视角,现有技术在出射光一侧的光学膜上做出调整,光学膜通常是在PET基材或者具备挺性的相关材料例如(CIP,PI,玻璃等等)表面涂布上相关的光学微结构来调整视角,本申请所针对解决的一个技术问题就在于调整光学膜的结构以提高显示视角。
[0003]另外,现有的广视角显示屏的触控方案在生产过程中都需要增加额外的OCA(光学胶)以及TPsensor 所需要的基材,通过贴合的方式把TP sensor跟光学膜做联结,才能实现正常的触控功能以及广视角的效果。而整个的过程会导致产品本身的厚度增加,而制程实现的过程中又需要额外的TP制造商来完成整个制程,TP的成本增加同时造成了产品本身的成本增加。本申请所针对解决的另一个技术问题就在于调整触控TP模组的设置结构以满足轻薄化、降成本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是要提供一种能够扩大视角、提高显示效果的广视角光学膜。
[0005]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是要提供一种能够扩大视角、提高显示效果的LCD显示模组。
[0006]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主要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的至少一种缺陷,是要提供一种能够扩大视角并提高显示效果,同时缩减整体厚度、降低整体制造成本的LCD触控显示屏。
[0007]为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广视角光学膜,包括:基底;粘接层,所述粘接层设置在所述基底上;光学微结构层,所述光学微结构层设置在所述粘接层的上并且位于远离所述基底的一侧,所述光学微结构层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微结构,相邻两个第一微结构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微结构的纵截面宽度由所述广视角光学膜的入光侧朝出光侧的方向呈渐
缩设置;硬质涂层,所述硬质涂层覆盖在所述光学微结构层上并且填充所述间隙;其中,所述光学微结构层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硬质涂层的折射率。
[000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光学微结构层包括支撑层,所述支撑层设置于所述粘接层上并且位于远离所述基底的一侧,所述第一微结构设于所述支撑层上并位于远离所述粘接层的一侧。
[000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微结构与所述支撑层相接触的部分为底部,所述第一微结构的底部的宽度L2为10μm~35μm,所述第一微结构位于出光侧的顶部的宽度L1为5μm~19μm,所述第一微结构的高度为12μm~30μm。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微结构的侧壁为内凹的弧形面。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相邻的两个第一微结构的中心间距P为22μm ~28μm。
[0012]特别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LCD显示模组,包括由底部至顶部依序设置的背光层、第一偏振片、液晶层、第二偏振片以及光学膜,所述光学膜采用的是如前所述的广视角光学膜。
[0013]特别地,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LCD触控显示屏,包括LCD显示模组和设置在所述LCD显示模组上的触控TP模组,所述LCD显示模组包括由底部至顶部依序设置的背光层、第一偏振片、液晶层、第二偏振片以及光学膜,所述光学膜采用的是如前所述的广视角光学膜,所述触控TP模组成型在广视角光学膜的硬质涂层上,并且位于远离所述光学微结构层的一侧。
[0014]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触控TP模组包括跨线式的单侧导电层,所述单侧导电层直接接触设置在所述硬质涂层上,并且位于远离所述光学微结构层的一侧。
[0015]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触控TP模组包括第一导电层、第一光学胶层、中间基材和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直接接触设置在所述硬质涂层上并且位于远离所述光学微结构层的一侧,所述第一光学胶层设置在所述第一导电层上并且位于远离所述硬质涂层的一侧,所述中间基材设置在所述第一光学胶层上并且位于远离所述第一导电层的一侧,所述第二导电层直接接触设置在所述中间基材上并且位于远离所述第一光学胶层的一侧。
[0016]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触控TP模组包括第一导电层和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一导电层直接接触设置在所述硬质涂层上并且位于远离所述光学微结构层的一侧,所述第二导电层直接接触设置在所述基底上并且位于远离所述粘接层的一侧。
[0017]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一导电层包括第一网格金属区和第一引线区,所述第一网格金属区对应于LCD触控显示屏的显示触控区设置,所述第一引线区对应于LCD触控显示屏的无效区设置。
[0018]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二导电层包括第二网格金属区和第二引线区,所述第二网格金属区对应于LCD触控显示屏的显示触控区设置,所述第二引线区对应于LCD触控显示屏的无效区设置。
[0019]根据本专利技术的其中一个实施方式,在所述触控TP模组上相对设置有透明盖板,所述触控TP模组的顶部表面与所述透明盖板的下表面之间设置有粘结用的第二光学胶层。
[0020]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专利技术专利申请的优点在于:本申请的广视角光学膜,通过对光学膜中的光学微结构层进行特别设计,结合对于硬质涂层与光学微结构层的折射率控制,从而实现光学膜的广视角设计使得光线在透过光学膜后能够进行一定角度的折射,从而大幅度改进LCD显示模组乃至LCD触控显示屏在大视角显示方面的影像特性。
[0021]进一步地,本申请的LCD触控显示屏,是直接在光学膜的表面通过溅镀或者蒸镀等工艺成型出触控TP模组的至少一层导电层,较传统通过贴合方式实现的触控TP模组的技术至少节省一片基材以及OCA胶层,使得提供一种整体兼具广视角效果和TP功能的新型结构,进而在不额外增加成本以及制程的情况下降低显示屏厚度,并且适应满足用户不同角度的观看需求。
附图说明
[0022]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广视角光学膜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所示广视角光学膜的局部放大示意图;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例的LCD显示模组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根据本专利技术一个实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广视角光学膜,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底(11);粘接层(12),所述粘接层(12)设置在所述基底(11)上;光学微结构层(13),所述光学微结构层(13)设置在所述粘接层(12)的上并且位于远离所述基底(11)的一侧,所述光学微结构层(13)包括多个间隔设置的第一微结构(131),相邻两个第一微结构(131)之间具有间隙,所述第一微结构(131)的纵截面宽度由所述广视角光学膜(1)的入光侧朝出光侧的方向呈渐缩设置;硬质涂层(14),所述硬质涂层(14)覆盖在所述光学微结构层(13)上并且填充所述间隙;其中,所述光学微结构层(13)的折射率大于所述硬质涂层(14)的折射率。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广视角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微结构层(13)包括支撑层(132),所述支撑层(132)设置于所述粘接层(12)上并且位于远离所述基底(11)的一侧,所述第一微结构(131)设于所述支撑层(132)上并位于远离所述粘接层(12)的一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广视角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结构(131)与所述支撑层(132)相接触的部分为底部(1311),所述第一微结构(131)的底部(1311)的宽度L2为10μm~35μm,所述第一微结构(131)位于出光侧的顶部(1312)的宽度L1为5μm~19μm,所述第一微结构(131)的高度为12μm~30μ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广视角光学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微结构(131)的侧壁(1313)为内凹的弧形面。5. 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广视角光学膜,其特征在于,相邻的两个第一微结构(131)的中心间距P为22μm ~28μm。6.一种LCD显示模组,包括由底部至顶部依序设置的背光层(21)、第一偏振片(22)、液晶层(23)、第二偏振片(24)以及光学膜(25),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25)采用的是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广视角光学膜。7.一种LCD触控显示屏,包括LCD显示模组(31)和设置在所述LCD显示模组(31)上的触控TP模组(32),所述LCD显示模组(31)包括由底部至顶部依序设置的背光层(21)、第一偏振片(22)、液晶层(23)、第二偏振片(24)以及光学膜(25),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膜(25)采用的是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广视角光学膜,所述触控TP模组(3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佘友智张继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省载诚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