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四川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单宁酸改性MOF/水凝胶复合多孔结构光催化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799520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0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单宁酸改性MOF/水凝胶复合多孔结构光催化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复合多孔结构光催化颗粒由含单宁酸改性金属有机框架纳米材料的凝胶颗粒,以及沉积在该凝胶颗粒表面和分布在该凝胶颗粒的高分子三维网络结构中的单宁酸组成;所述含单宁酸改性的金属有机框架纳米材料的凝胶颗粒由凝胶基体高分子材料和分布在凝胶基体高分子材料中的单宁酸改性金属有机框架纳米材料组成;所述单宁酸改性金属有机框架纳米材料为单宁酸改性ZIF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单宁酸改性MOF/水凝胶复合多孔结构光催化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功能水凝胶领域,涉及一种单宁酸改性MOF/水凝胶复合光催化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由有机染料(如亚甲基蓝等阳离子有机染料)所造成的水体污染问题日益严峻,因此,实现水体中有机染料污染物的有效去除对于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吸附分离和催化降解在水净化领域具有重要作用。其中,吸附分离可通过吸附剂实现有机污染物的富集和分离,但其通常需要对富集的有机污染物进行后处理,且易造成二次污染。相比之下,催化降解能将有机污染物转化为低毒、甚至无毒的化合物,从而可实现更有效的水净化效果。具有多孔结构和活性催化位点的功能颗粒在水体污染物的吸附分离和催化降解方面具有广泛应用。通过将纳米尺度的多孔功能颗粒与尺寸更大的微米、毫米级多孔功能颗粒相结合,可以耦合两者的优点,如纳米颗粒的高比表面积和丰富的催化位点、以及大尺寸颗粒操作灵活性和回收便捷性,从而实现对水体中有机污染物的处理。
[0003]目前,研究者通过将有机金属框架物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单宁酸改性MOF/水凝胶复合多孔结构光催化颗粒,其特征在于,该复合多孔结构光催化颗粒由含单宁酸改性金属有机框架纳米材料的凝胶颗粒,以及沉积在该凝胶颗粒表面和分布在该凝胶颗粒的高分子三维网络结构中的单宁酸组成;所述含单宁酸改性金属有机框架纳米材料的凝胶颗粒由凝胶基体高分子材料和分布在凝胶基体高分子材料中的单宁酸改性金属有机框架纳米材料组成;所述单宁酸改性金属有机框架纳米材料为单宁酸改性ZIF

8纳米颗粒。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单宁酸改性MOF/水凝胶复合多孔结构光催化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含单宁酸改性的金属有机框架纳米材料的凝胶颗粒中,凝胶基体高分子材料与单宁酸改性的金属有机框架纳米材料的质量比为(0.1~0.5):(0.1~1)。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单宁酸改性MOF/水凝胶复合多孔结构光催化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宁酸改性ZIF

8纳米颗粒中,TA的邻苯三酚基团与ZIF

8纳米颗粒中的有机配体二甲基咪唑偶联形成共价键,同时单宁酸的酚羟基与ZIF

8纳米颗粒中的Zn
2+
动态结合形成Zn

O键。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单宁酸改性MOF/水凝胶复合多孔结构光催化颗粒,其特征在于,该复合多孔结构光催化颗粒是由含单宁酸改性金属有机框架纳米材料的凝胶颗粒经单宁酸改性后形成,经单宁酸改性后,单宁酸沉积在含单宁酸改性金属有机框架纳米材料的凝胶颗粒的表面形成了单宁酸层,并且单宁酸进入并结合在所述凝胶颗粒的高分子三维网络结构中。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单宁酸改性MOF/水凝胶复合多孔结构光催化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宁酸改性是指将含单宁酸改性金属有机框架纳米材料的凝胶颗粒浸没在单宁酸水溶液中保持5~30min。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单宁酸改性MOF/水凝胶复合多孔结构光催化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宁酸水溶液中,单宁酸与水的质量比为(0.005~0.05):1。7.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茂洁陈彦旭袁钰铭杨虹宇张萍任陽郭晓韩李逸菡王淇汪伟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