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Z-选择性烯烃复分解合成信息素衍生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85625 阅读:37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00
本文公开了用于由低Z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通过Z

选择性烯烃复分解合成信息素衍生物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于2020年6月1日提交的第63/032,932号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优先权,所述申请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0003]专利技术背景
[0004]随着全球对食物需求的增长,对有效害虫控制的需求日益增加。常规杀虫剂是最流行的化学控制剂,因为它们易于获得,快速作用和高度可靠。然而,这些化学品的过度使用、误用和滥用已经导致抗性害虫、自然生态的改变,并且在一些情况下,导致环境损害。
[0005]使用昆虫信息素控制害虫种群作为常规杀虫剂的可行的、安全的和环境友好的替代物已经获得了越来越多的普及。自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末发现它们以来,这些分子通过多种方法,包括大量捕获、吸引和杀死以及交配破坏,显示出在减少昆虫种群方面的功效。后一种方法特别代表了无毒的害虫控制方法,并利用合成的信息素掩盖天然存在的信息素的能力,从而引起混淆和交配破坏。
[0006]尽管信息素在农业昆虫控制中具有显著的潜力,但是使用当前可用的技术合成信息素的成本非常高,这阻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用于合成富集Z的脂肪烯烃复分解产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在第8族过渡金属复分解催化剂的存在下使烯烃复分解反应配偶体与内烯烃接触以形成所述富集Z的脂肪烯烃复分解产物,其中:所述脂肪烯烃复分解产物是酰化的烯醇或烯醛缩醛,所述烯烃复分解反应配偶体包含起始Z:E比率的Z烯烃和E烯烃的混合物,所述脂肪烯烃复分解产物包含产物Z:E比率的Z烯烃和E烯烃的混合物,以及所述产物Z:E比率高于所述起始Z:E比率。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复分解催化剂是Z

选择性钌催化剂或Z

选择性锇催化剂。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脂肪烯烃复分解产物是至少97%

99%Z。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脂肪烯烃复分解产物大于99%Z。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复分解反应配偶体是约1%E至约50%E。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脂肪烯烃复分解产物是式I的酰化的烯醇:所述复分解反应配偶体是式III的化合物所述内烯烃是式IV的化合物R1选自H和C1‑6烷基;R2选自C1‑
18
烷基和C2‑
18
烯基;R3是C1‑
18
烷基;下标y是0至17的整数;下标z是0至17的整数;以及所述第8族过渡金属复分解催化剂是Z

选择性第8族过渡金属催化剂。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Z

选择性复分解催化剂具有根据式V的结构:其中:
M选自钌和锇;X和Y独立地选自S和O;Z选自S(=O)、O、N和卤素;下标m是选自2、4、3、1和0的整数;下标n是选自0、1、2、3或4的整数;每个R
a
独立地选自卤素、C1‑
C6烷基、烷氧基、芳基和杂芳基;或者一个R
a
与相邻R
a
一起形成未取代或取代的双环或者未取代或取代的多环;每个R
b
独立地选自卤素、C1‑
C6烷基、烷氧基、芳基和杂芳基;或者一个R
b
与相邻R
b
一起形成未取代或取代的双环或者未取代或取代的多环;R
c
选自氢和C1‑
C6烷基;每个R
d
、R
e
、R
f
和R
g
独立地选自氢和C1‑
C6烷基;R
12
和R
13
独立地选自2,6

二异丙基苯基、2,4,6

三异丙基苯基、2,6

二金刚烷基苯基、2

异丙基
‑6‑
叔丁基苯基、2,4,6

三叔丁基苯基和2,6

二叔丁基苯基;每个R
14
独立地选自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叔丁基、环己基、苄基、苯基和氢;以及R
15
选自氢、卤素和C1‑
C6烷基,或者R
15
和一个R
14
一起形成键。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M是钌;X和Y是S;Z选自S(=O)和O;下标m是2;下标n是0;每个R
a
独立地选自卤素、C1‑
C6烷基和芳基;R
c
是氢;每个R
d
、R
e
、R
f
和R
g
是氢;以及每个R
14
独立地选自甲基、异丙基、苄基和叔丁基。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复分解催化剂选自: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脂肪烯烃复分解产物的合成包括通过使酰化剂与根据式II的烯醇接触来形成所述式III的烯烃复分解反应配偶体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酰化剂是乙酸酐。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脂肪烯烃复分解反应配偶体的合成包括通过还原根据式IIa的不饱和脂肪羧基衍生物来形成所述式II的烯醇其中R4选自H和C1‑8烷基。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形成所述式II的烯醇包括在氢化催化剂和氢气的存在下使所述不饱和脂肪羧基衍生物与碱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基思
申请(专利权)人:普罗维维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