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烯烃复分解生产脂肪烯烃衍生物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530390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10-22 12: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合成脂肪烯烃衍生物的方法。在一些实施方案中,所述方法包括:a)在足以形成根据复分解产物的条件下,在复分解催化剂存在下,使不饱和烯烃与不饱和脂肪酸酯接触,以及b)将复分解产物转化为脂肪烯烃衍生物。在某些实施方案中,复分解催化剂是钨催化剂或钼催化剂。在多个实施方案中,脂肪烯烃衍生物为昆虫信息素。还包括信息素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虫信息素。还包括信息素组合物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通过烯烃复分解生产脂肪烯烃衍生物
[0001]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0002]本申请要求2015年11月18日提交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号62/257,148的优先权,该申请的全部内容通过引用并入本文。
[0003]专利技术背景
[0004]昆虫侵染是整个美国作物损失的主要原因。过去依靠各种化学杀虫剂来控制害虫。然而,环境问题以及消费者安全问题导致许多农药被注销,并且人们不愿在作为食品而最终消费的农产品上使用其他农药。因此,需要开发替代的生物控制剂。
[0005]信息素是在昆虫体外分泌的化学物质,可根据它们诱导的行为反应类型进行分类。信息素类包括聚集信息素、性信息素、踪迹信息素和警报信息素。例如,性信息素通常由昆虫分泌以吸引伴侣进行交配。
[0006]当信息素分散在农作物叶片上,或者在连续的时间段内少量分布在果园环境中时,信息素水平达到可以改变昆虫行为的阈值。将信息素水平维持在这种阈值水平或之上可影响昆虫繁殖过程并减少交配。因此,连同常规杀虫剂使用信息素可减少有效控制所需的杀虫剂的量,并且可以在保护有益昆虫种群的同时特异性靶向昆虫。这些优势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合成脂肪烯烃衍生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a)在足以形成如式IIIb的复分解产物的条件下,在复分解催化剂的存在下,使如式I的烯烃与如式IIb的复分解反应伴侣接触和b)将所述复分解产物转化为所述脂肪烯烃衍生物;其中:各个R1独立地选自H、C1‑
18
烷基和C2‑
18
烯基;R
2b
是C1‑8烷基;下标y为从0至17的整数;且下标z为从0至17的整数。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复分解产物转化为所述脂肪烯烃衍生物包括还原所述复分解产物,以形成如式Vb的烯醇: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烯醇是所述脂肪烯烃衍生物。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复分解产物转化为所述脂肪烯烃衍生物进一步包括酰化所述烯醇,从而形成如式VIb的脂肪烯烃衍生物:其中R
2c
为C1‑6酰基。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R1为H,R
2b
为甲基,下标y为7且下标z为3。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中R1为H,R
2b
为甲基,下标y为7,下标z为3,且R
2c
为乙酰基。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复分解产物转化为所述脂肪烯烃衍生物进一步包括氧化所述烯醇,从而形成如式VIIb的脂肪烯烃衍生物: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复分解产物转化为所述脂肪烯烃衍生物进一步包括还原所述复分解产物,从而形成如式VIIb的脂肪烯烃衍生物: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中R1为H,R
2b
为甲基,下标y为7且下标z为3。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烯烃具有如式Ia的结构: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方法,其中下标z为3。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复分解产物包含Z烯烃。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至少约80%的烯烃为Z烯烃。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至少约90%的烯烃为Z烯烃。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复分解催化剂是Z

选择性的钼催化剂或Z

选择性的钨催化剂。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复分解催化剂具有如式2的结构:其中:M是Mo或W;R
3a
选自芳基、杂芳基、烷基、杂烷基、环烷基和杂环烷基,其各自任选被取代;R
4a
和R
5a
独立地选自氢、任选取代的烷基、任选取代的烯基、任选取代的杂烷基、任选取代的杂烯基,任选取代的芳基和任选取代的杂芳基;R
7a
选自烷基、烷氧基、杂烷基、芳基、芳氧基、杂芳基、甲硅烷基烷基和甲硅烷氧基,其各自任选被取代;且R
6a
是R
8a

X

,其中X是O或S且R
8a
是任选取代的芳基;或X是O且R
8a
是SiR
9a
R
10a
R
11a
或CR
12a
R
13a
R
14a
,其中R
9a
、R
10a
、R
11a
、R
12a
、R
13a
和R
14a
独立地选自任选取代的烷基和任选取代的苯基;或R
6a
和R
7a
连接在一起并通过氧与M键合。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R
7a
选自烷基、烷氧基,杂烷基、芳基、芳氧基和杂芳基,其各自任选被取代;且X是O或S且R
8a
是任选取代的芳基;或X是O且R
8a
是CR
12a
R
13a
R
14a
。18.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R
3a
选自2,6

二甲基苯基;2,6

二异丙基苯基;2,6

二氯苯基;和金刚烷
‑1‑
基;R
4a
选自

C(CH3)2C6H5和

C(CH3)3;R
5a
是H;R
7a
选自吡咯
‑1‑
基;2,5

二甲基

吡咯
‑1‑
基;三苯基甲硅烷氧基;三异丙基甲硅烷氧基;
2

苯基

1,1,1,3,3,3

六氟


‑2‑
基氧基;2

甲基

1,1,1,3,3,3

六氟


‑2‑
基氧基;9

苯基


‑9‑
基氧基;2,6

二苯基

苯氧基;和叔丁氧基;和R
6a
是R
8a

X

,其中X=O且R
8a
是在相对于O的邻位处带有两个取代基的苯基,或者带有至少三个取代基的苯基,其中两个取代基在相对于O的邻位处且一个取代基在相对于O的对位处;或R
8a
选自任选取代的8

(萘
‑1‑
基)


‑1‑
基;任选取代的8

苯基萘
‑1‑
基;任选取代的喹啉
‑8‑
基;三苯基甲硅烷基;三异丙基甲硅烷基;三苯基甲基;三(4

甲基苯基)甲基;9

苯基


‑9‑
基;2

苯基

1,1,1,3,3,3

六氟


‑2‑
基;2

甲基

1,1,1,3,3,3

六氟


‑2‑
基;和叔丁基。19.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方法,其中:R
7a
选自吡咯
‑1‑
基;2,5

二甲基

吡咯
‑1‑
基;和R
8a
是在相对于O的邻位处带有两个取代基的苯基,或者带有至少三个取代基的苯基,其中两个取代基在相对于O的邻位处且一个取代基在相对于O的对位处;或R
8a
选自任选取代的8

(萘
‑1‑
基)


‑1‑
基和任选取代的8

苯基萘
‑1‑
基。20.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复分解催化剂具有如式2a的结构:其中:R
3a
是芳基、杂芳基、烷基或环烷基,其各自任选被取代;R
7a
是吡咯基、咪唑基、吲哚基、吡唑基、氮杂吲哚基或吲唑基,其各自任选被取代;R
8a
是任选取代的芳基;R
5a
是氢原子、烷基或烷氧基;R
4b
是氢原子、

O

(C1‑6烷基)、

CH2‑
O

(C1‑6烷基)、杂烷氧基或

N(C1‑6烷基)2;和R
4c
和R
4d
独立地为氢原子、C1‑6烷基、C1‑6烷氧基、卤素原子、

NO2、酰胺或磺酰胺。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R
7a
是吡咯基、咪唑基、吡唑基、氮杂吲哚基或吲唑基,其各自任选被取代;且R
5a
是氢原子。22.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R
3a
是苯基、2,6

二氯苯基、2,6

二甲基苯基、2,6

二异丙基苯基、2

三氟甲基苯基、五氟苯基、叔丁基或1

金刚烷基。23.如权利要求20或权利要求22所述的方法,其中R
8a

24.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方法,其中R
4b
是甲氧基,R
4c
是氢,且R
4d
是氢。25.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复分解催化剂选自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复分解催化剂是27.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复分解催化剂是
28.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催化剂以相对于所述烯烃或所述复分解反应伴侣小于0.01mol%的量存在。2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复分解产物包含E烯烃。30.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中大于约85%的烯烃为E烯烃。31.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中至少约90%的烯烃为E烯烃。32.如权利要求29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复分解催化剂为E选择性的钌催化剂。3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烯烃与所述复分解反应伴侣的摩尔比范围为约1:1至约5:1。34.如权利要求33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烯烃与所述复分解反应伴侣的摩尔比范围为约2:1至约3:1。3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复分解反应伴侣来源于天然油。36.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天然油选自芥花籽油、菜籽油、椰子油、玉米油、棉籽油、橄榄油、棕榈油、花生油、红花油、芝麻油、大豆油、葵花油、亚麻籽油、棕榈仁油、桐油、麻疯果油、荷荷芭油、芥末油、菥蓂油、荠蓝油、蓖麻油及其组合。37.如权利要求3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复分解反应伴侣包含一种或多种催化剂中毒污染物。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方法,其进一步包括在足以降低至少一种催化剂中毒污染物的浓度的条件下,用金属烷基化合物处理所述复分解反应伴侣,其中所述处理在使所述烯烃与所述复分解反应伴侣接触之前进行。3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如式I的烯烃是直链C3‑
C
12
α

烯烃,所述如式IIb的复分解反应伴侣是Δ9‑
不饱和脂肪酸烷基酯,所述复分解催化剂是Z

选择性的复分解催化剂,并且所述如式IIIb的复分解产物是C
11

C
20
(Z)
‑9‑
不饱和脂肪酸烷基酯。40.如权利要求39所述的方法,其中将所述复分解产物转化为所述脂肪烯烃衍生物包括在足以形成C
11

C
20
(Z)
‑9‑
脂肪醇的条件下,使所述C<...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哈桑
申请(专利权)人:普罗维维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