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5-三甲基环己-2-烯-1-基)乙醛和衍生物和它们作为芳香化学品的用途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2434099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2-24 19:0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2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

(2,4,5

三甲基环己
‑2‑

‑1‑
基)乙醛和衍生物和它们作为芳香化学品的用途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2

(2,4,5

三甲基环己
‑2‑

‑1‑
基)乙醛及其衍生物,涉及制备所述化合物的方法,涉及2

(2,4,5

三甲基环己
‑2‑

‑1‑
基)乙醛或其特定衍生物或所述化合物的混合物或其立体异构体或其两种或更多种立体异构体的混合物作为芳香化学品,特别是作为香精(fragrances)的用途;涉及2

(2,4,5

三甲基环己
‑2‑

‑1‑
基)乙醛或其特定衍生物用于改变加香组合物的香气特征的用途;涉及含有2

(2,4,5

三甲基环己
‑2‑

‑1‑
基)乙醛或其特定衍生物或所述化合物的混合物或其立体异构体或其两种或更多种立体异构体的混合物的组合物;和涉及制备加香组合物或改变加香组合物的香气特征的方法,其包含将2

(2,4,5

三甲基环己
‑2‑

‑1‑
基)乙醛或其特定衍生物或所述化合物的混合物或其立体异构体或其两种或更多种立体异构体的混合物并入所述组合物。
技术背景
[0002]芳香化学品,尤其是香精(fragrances)尤其在化妆品以及清洁和洗衣组合物的领域中很有意义。天然来源的香精大多昂贵,供应量通常有限,并且由于环境条件的波动,它们的含量、纯度等也发生变化。为了避开这些不理想的因素,因此很感兴趣的是,制造具有类似更昂贵的天然香精的感官性质或具有新颖有趣的感官属性的合成物质。
[0003]尽管已存在大量合成芳香化学品(香精和香料),但始终需要新组分以能够满足极其多样化的应用领域所需的众多性质。这些包括,首先,感官性质,即该化合物应具有有利的气味(嗅觉)或味觉性质。此外,芳香化学品还应具有另外的正面的附带性质(secondary properties),例如高效制备方法、由于与其它香精的协同效应而提供更好感官属性的可能性、在某些应用条件下的更高稳定性、更高可扩展性、更好持久力(substantivity)等。
[0004]但是,由于化学结构的甚至小变化也会引起感官性质,如气味以及味道的巨大变化,有目标地寻找具有特定感官性质,如特定气味的物质极其困难。对新香精和香料的探索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困难和费力,不知道是否将会实际发现具有所需气味和/或味道的物质。
[0005]Ohtsuka等人,Chem.Pharm Bull.(1991),39(10),第2540

2544页描述了2

[(1R,5S)

2,5,6,6

四甲基环己
‑2‑

‑1‑
基]乙醛和2

[(1S,5R)

2,5,6,6

四甲基环己
‑2‑

‑1‑
基]乙醛的制备。Ohtsuka等人进一步提到这些化合物具有特征香气。
[0006]Maurer等人,Helv.Chim.Acta(1989),72(6),第1400

1415页描述了2

[(1R,5S)

2,5,6,6

四甲基环己
‑2‑

‑1‑
基]乙醛的分离和嗅觉性质。
[0007]Monnier

Benoit等人,Comptes Rendus Chimie(2007),10(23),第259

267页描述了2

(2,4

二甲基环己
‑3‑

‑1‑
基)乙醛的制备和嗅觉性质。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新型芳香化学品。更具体地,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由恶臭的2,5,6

三甲基环己
‑2‑

‑1‑
酮制备具有宜人的感官性质的新型芳香化学品。此外,寻找可用作芳香组合物的气味强烈的物质。此外,这些物质应该可与其它芳香化学品组合,以创造新颖有利的感官属性。此外,这些新型芳香化学品的制备方法应该简单和高效,以便它们快速、
经济和环保地制造。
[0009]通过如下所示的式(I)、(II)、(III)和(IV)的化合物或其混合物或其立体异构体实现这这些和其它目的。
[0010]专利技术概述
[0011]本专利技术涉及通式(I)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或其立体异构体的混合物或不同的化合物(I)的混合物
[0012][0013]其中
[0014]X代表式X1至X4的基团
[0015][0016]其中星号是指连向分子其余部分的连接点,和
[0017]R1和R2互相独立地选自氢、甲基和乙基,和
[0018]R3选自氢、甲基、乙基和苯基。
[0019]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涉及通式(II)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或其立体异构体的混合物
[0020][0021]其中
[0022]R4是C2‑
C4‑
烷基或基团*

[Z

O]n

CH=CH2,其中星号是指连向氧原子的连接点,Z是C2‑
C4‑
亚烷基且n是0、1、2、3、4或5。
[0023]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方面涉及通式(III)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或其立体异构体的混合物
[0024][0025]本专利技术的再一个方面涉及一种制备通式(I)的化合物、或两种或更多种不同的通式(I)的化合物的混合物、或化合物(I)的立体异构体或化合物(I)的两种或更多种立体异构体的混合物、或两种或更多种不同化合物(I)的两种或更多种立体异构体的混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
[0026](i)提供2,5,6

三甲基环己
‑2‑

‑1‑
醇(IV),
[0027][0028](ii)使步骤(i)中提供的2,5,6

三甲基环己
‑2‑

‑1‑
醇(IV)与通式(V)的乙烯基醚在一种或多于一种催化剂存在下反应
[0029][0030]其中
[0031]R4是C2‑
C4‑
烷基,或是基团*

[Z

O]n

CH=CH2,其中星号是指连向氧原子的连接点,Z是C2‑...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通式(I)的化合物、其混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或其立体异构体的混合物其中X代表式X1至X4的基团其中星号是指连向分子其余部分的连接点,和R1和R2互相独立地选自氢、甲基和乙基,和R3选自氢、甲基、乙基和苯基。2.根据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其中式(I)的化合物具有至少一个下列特征a)至c)a)R1是氢或甲基,b)R2和R3互相独立地为甲基或乙基,c)X代表基团X1、X2或X3,特别是基团X1。3.根据权利要求1的化合物,其中X代表基团X1、X2或X3。4.根据权利要求3的化合物,其中在X2中R1是氢、甲基或乙基,且在X3中R2是甲基或乙基,特别是甲基。5.通式(II)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或其立体异构体的混合物其中R4是C2‑
C4‑
烷基或基团*

[Z

O]
n

CH=CH2,其中星号是指连向氧原子的连接点,Z是C2‑
C4‑
亚烷基且n是0、1、2、3、4或5。6.根据权利要求5的化合物,其是通式(II

R)或(II

S)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或其立体异构体的混合物其中R4是C2‑
C4‑
烷基或基团*

[Z

O]
n

CH=CH2,其中星号是指连向氧原子的连接点,Z是C2‑
C4‑
亚烷基且n是0、1、2、3、4或5。7.根据权利要求5或6任一项的化合物,其中R4是C2‑
C4‑
烷基,优选乙基或异丁基,特别是乙基。8.通式(III)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或其立体异构体的混合物。9.根据权利要求8的化合物,其是通式(III

R)或(III

S)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或其立体异构体的混合物。10.包含两种或三种化合物的化合物混合物,所述化合物选自:

如权利要求5至7中所述的通式(II)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或其立体异构体的混合物,

如权利要求8或9中所述的通式(III)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或其立体异构体的混合物,和

如权利要求1至4中所述的其中X代表基团X1的通式(I)的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或其立体异构体的混合物。11.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中的化合物或根据权利要求10的化合物混合物,其包含基于所述化合物或所述化合物混合物的总重量计最多1重量%的2,5,6

三甲基环己
‑2‑

‑1‑
酮和最多1重量%的2,5,6

三甲基环己
‑2‑

‑1‑
醇。12.一种制备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的通式(I)的化合物、或两种或更多种通式(I)的化合物的混合物、或其立体异构体或其两种或更多种立体异构体的混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i)提供2,5,6

三甲基环己
‑2‑

‑1‑
醇(IV),(ii)使步骤(i)中提供的2,5,6

三甲基环己
‑2‑

‑1‑
醇(IV)与通式(V)的乙烯基醚在一种或多于一种催化剂存在下反应
其中R4是C2‑
C4‑
烷基,或是基团*

[Z

O]
n

CH=CH2,其中星号是指连向氧原子的连接点,Z是C2‑
C4‑
亚烷基且n是0、1、2、3、4或5,其中R4特别是C2‑
C4‑
烷基,以产生其中X代表基团X1的通式(I)的化合物,和任选地,以下步骤的一个或两个:(iii)对步骤(ii)中获得的化合物施以羰基到羟基的还原反应,以获得其中X代表基团X2,其中R1是氢的通式(I)的化合物,(iv.a)对步骤(iii)中获得的化合物施以醚化反应以获得其中X代表基团X2,其中R1是甲基或乙基的通式(I)的化合物,或(iv.b)对步骤(iii)中获得的化合物施以酯化反应以获得其中X代表基团X3的通式(I)的化合物,或(iv.c)使步骤(iii)中获得的化合物与其中R3选自氢、甲基、乙基和苯基,其中至少一个R3不同于氢的碳酸酯(R3‑
O)2‑
(C=O)在催化剂存在下反应;或与其中R3选自氢、甲基、乙基和苯基且Y1代表选自

O

(叔丁氧基羰基)和Cl的离去基的试剂R3‑
O

C=O

Y1在催化剂或碱存在下反应,以获得其中X代表基团X4的通式(I)的化合物。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方法,其中在步骤(iv.a)中,使步骤(iii)中获得的化合物与烷基化试剂在碱存在下反应,所述烷基化试剂选自式R
1a

Y的化合物、硫酸二甲酯和硫酸二乙酯,其中R
1a
是甲基或乙基且Y代表选自卤素,如Cl、Br或I,和磺酸根,如甲苯磺酸根、甲磺酸根、三氟甲磺酸根或全氟丁磺酸根的离去基;和在步骤(iv.b)中,使步骤(iii)中获得的化合物与C1‑
C3‑
羧酸或C2‑
C3‑
羧酸的酐或C2‑
C3‑
羧酸卤,优选C2‑
C3‑
羧酸氯反应,其中在使用羧酸或酐的情况下,所述反应优选在酯化催化剂存在下进行,并在使用羧酸卤时,所述反应优选在碱存在下进行。14.根据权利要求12或13任一项的方法,其中通过对2,5,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M
申请(专利权)人:巴斯夫欧洲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