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室内环境智能监测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室内环境监测
,具体而言,是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室内环境智能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在室内环境中所花费的时间比重较大,但是如今由于室内装修污染物以及人们各种不良生活习惯等原因,导致室内环境隐患众多,严重危害人们的身心健康,所以加强室内环境是非常必要的。
[0003]然而目前对室内环境的监测存在以下缺陷:第一点、目前室内环境监测大都采用在室内放置环境监测设备的方式,其中环境监测设备的放置数量基本固定由室内空间体积决定,忽略了室内空气流动性对环境监测设备放置数量的影响,当室内空气流动性较大时使得室内环境存在一定的变动性,当室内空气流动性较小时使得室内环境变动不大,如果只以由室内空间体积确定环境监测设备的放置数量,就会导致环境监测设备的放置数量过多或过少,当过多时容易增加环境监测设备的放置成本,当过少时以当前的环境监测设备放置数量存在无法满足环境监测需求的隐患,进一步影响了环境监测结果的准确度。
[0004]第二点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室内环境智能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目标房间空间体积获取模块,用于测量目标房间的长、宽和高,由此获取目标房间体积;空气流动度采集分析模块,用于在目标房间内均匀设置若干采集点,并采集各采集点的空气流速,由此分析目标房间室内空气流动度;环境监测点布设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目标房间室内空气流动度和目标房间体积确定环境监测点的布设数量及布设位置;环境参数监测模块,用于对布设的环境监测点进行编号,并在目标房间内各环境监测点放置室内环境监测仪,由其从开始监测时起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监测相应环境监测点的环境参数;有效环境数据识别模块,用于将各环境监测点在各监测时刻的环境参数进行相邻监测时刻对比,从中识别出各环境监测点对应的有效环境参数;云数据库,用于存储各空气流动度对应的环境监测点布设密度;室内环境质量解析模块,用于基于各环境监测点对应的有效环境参数解析目标房间对应的环境质量系数;环境监测展示模型构建标记模块,用于依据目标房间的长、宽和高构建目标房间三维模型,进而将各环境监测点对应的有效环境参数在目标房间三维模型内标记;环境监测数据上传展示模块,用于将标记后的目标房间三维模型和目标房间对应的环境质量系数上传展示在用户界面上。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室内环境智能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在目标房间内均匀设置若干采集点的具体设置方式为将目标房间按照空间网格化的方式进行划分,得到各采集子区域,进而取各采集子区域的中心点作为采集点。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室内环境智能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析目标房间室内空气流动度分析过程如下:将各采集点按照设定的顺序进行编号;以采集点的编号顺序为横坐标,以空气流速为纵坐标构建二维坐标系,依据各采集的空气流速在所述二维坐标系内标注出多个点,形成目标房间空气流速变化曲线,并获取所述变化曲线的斜率;将所述变化曲线的斜率导入表达式,得到目标房间室内象征空气流速,其中表示为第i采集点的空气流速,i表示为采集点编号,,n表示为目标房间内设置的采集点数量,k表示为所述变化曲线的斜率,表示为设定的限制斜率;将各采集点的空气流速进行相互对比,从中筛选出最大空气流速和最小空气
流速,进而通过公式计算出目标房间对应的空气流速分布差异度;将目标房间室内象征空气流速和目标房间对应的空气流速分布差异度代入分析公式,得到目标房间室内空气流动度,其中表示为参考空气流速,e表示为自然常数。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物联网的室内环境智能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环境监测点的布设数量及布设位置参见下述:将目标房间室内空气流动度与云数据库中存储的各空气流动度对应的环境监测点布设密度进行匹配,从中匹配出目标房间的环境监测点布设密度;将目标房间体积结合目标房间的环境监测点布设密度利用公式得到环境监测点的布设数量;按照环境监测点的布设数量将目标房间室内空间进行监测子区域划分,得到若干监测子区域;统计各监测子区域内容纳的采集点数量,并记录采集点编号,进而将各监测子区域内各采集点的空气流速进行对比,按照空气流速分布差异度计算方式计算出各监测子区域对应的空气流速分布差异度;将各监测子区域对应的空气流速分布差异度与预设值进行对比,若某监测子区域对应的空气流速分布差异度不大于预设值...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洪娟,张旭,张泽波,郭宏健,郭剑,姜丹,孙喜峰,宋永健,李占庆,王文洁,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精诚工程检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