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充电控制电路、电路使用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电池充电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池充电控制电路、使用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可充电电池由于可重复利用的性质被广泛使用,相比于传统的电池,可充电电池更加环保也更加方便,在电池的电量用尽的时候及时充电即可,无需购买新电池。但是,充电电池随着充电次数的增加,电池的使用寿命也会逐渐缩短,尤其是在出错误的充电方式下,会加剧电池寿面的衰减。
[0003]相关技术中,对电池充电都是使用充电器对充电电池进行恒压充电以及恒流充电,在电池电量充满后断开电源。
[000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如果全程都对电池使用恒压充电,充电初期电流较大,除了会造成蓄电池的温度升高外,电池极板也容易损坏,缩短电池使用寿命,而恒流充电的充电时间又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能够在尽可能的延长电池使用寿命的情况下对充电电池进行充电,本申请提供一种电池充电控制电路、使用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0006]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充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供电回路和充电回路,所述供电回路与所述充电回路连接;所述充电回路用于根据待充电电池电压选择充电接口;所述供电回路用于根据充电接口对所述待充电电池进行充电,并在所述待充电电池的实时电压大于预设电压时,调整充电速度直至将所述待充电电池充电至额定电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充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电回路包括:电压采集单元以及供电单元;所述电压采集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待充电电池电压,所述电压采集单元包括电阻R9,所述电阻R9与电阻R10一端串联,所述电阻R10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9还与电容C7一端串联,所述电容C7另一端接地,所述电阻R9和R10直接采集的电压与单片机的P10接口连接;所述供电单元包括稳压二极管Z5、二极管D7,稳压二极管一端外接直流电源,二极管D7一端接所述待充电电池,所述二极管D7的负极与稳压二极管Z5的另一端与稳压芯片U2的输入端连接,稳压芯片U2的输出端连接稳压二极管Z4的负极,稳压二极管的另一端接地,稳压二极管Z4并联有极性电容E2,极性电容E2负极接地,正极与稳压芯片U2的输出端连接,稳压二极管Z4的负极与三极管Q5的一端连接,三极管Q5的另一端接地,三极管Q5的剩余一端与电容C15连接,电容C15的另一端接地。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池充电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充电回路包括:放大单元,所述放大单元包括电阻R72,电阻R72一端接电源,另一端连接单运放LM321的正输入端,电阻R72并连接有电容C24,单运放LM321负输入端连接有电阻R74,单运放LM321的VCC段与电源连接,单运放LM321的输出端与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3的负极与电阻R73连接,电阻R73的两端并联有电容C8;恒流单元,所述恒流单元包括芯片U4,芯片U4的2引脚与外界电源连接,芯片U4的1与连接与电容C32连接,电容C32的另一端与电感L2连接,电感L2另一端与所述待充电电池连接,芯片U4的7引脚与二极管SS34的正极连接,二极管SS34的负极连接在电容C32与电感L2之间,芯片U4的6引脚与电容C29以及电容C31连接,电容C29与电阻R42连接,电容C31与电容C29电阻R42并联,电容C31一端接地,芯片U4的3引脚与电阻R41连接,电阻R41与电阻C30连接,电容C30与芯片U4的4引脚连接,电容C30一端接地,芯片U4的5引脚与电阻R44连接,电阻R44与三极管Q...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向玉平,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拓普瑞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