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被动定深控制的水下驻留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水下驻留系统
,尤其是一种被动定深控制的水下驻留系统。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对海洋的认知探索、开发利用和权益保护等方面的需求日益迫切,大力推动了相关海洋技术的涌现和发展,水下驻留技术成为海洋新兴技术之一。目前,水下驻留技术主要集中在海底驻留领域,使无人水下航行器等长期驻留在港口、海峡等特定海域的海底,对其周围环境开展监视和探测。为了实现海洋环境监测设备、水空跨越飞行器等海洋装备的定点定深监测,并且,由于监测设备和水空跨越飞行器等自身结构水下耐压的限制,需要在海表面以下一定深度进行驻留。
[0003]目前,水下深度控制主要是面向自主水下航行器、自主式水下潜器等对象的主动控制方法,方法的复杂性对控制对象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且需要携带足够能量。对于结构相对简单或能量相对有限的海洋装备,难以实施主动定深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被动定深控制的水下驻留系统。
[0005]本专利技术提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被动定深控制的水下驻留系统,其用于使水下装备(4)被动地在水中定深悬停,其特征在于,包括释放器(5)和定深悬停控制组件(24),所述定深悬停控制组件(24)连接至所述释放器(5),所述释放器(5)连接至所述水下装备(4),所述释放器(5)被构造成接收到释放指令后释放所述水下装备(4);所述定深悬停控制组件(24)包括:装备配重(8),所述装备配重(8)用于为所述水下装备(4)和所述释放器(5)提供额外重力以使得所述水下装备(4)可被动地沉入水中;装备浮体(2),所述装备浮体(2)用于为所述水下装备(4)、所述释放器(5)和所述装备配重(8)提供冗余浮力;以及防绳索缠绕件(7),所述防绳索缠绕件(7)的一端经由第一绳索(16)连接至所述装备浮体(2),所述防绳索缠绕件(7)的另一端经由第四绳索(21)连接至所述释放器(5),所述装备配重(8)悬挂至所述防绳索缠绕件(7);其中,所述水下装备(4)的悬停深度由所述第一绳索(16)与所述第四绳索(21)的长度差控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被动定深控制的水下驻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绳索缠绕件(7)为防缠绕支杆;所述装备配重(8)经由具有三个连接端的Y字型连接绳(17)悬挂至所述防缠绕支杆;其中,所述Y字型连接绳(17)的两个端分别连接至所述防缠绕支杆的两端,第三端连接至所述装备配重(8)。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被动定深控制的水下驻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释放器(5)设有释放器浮体(6),所述释放器浮体(6)被构造成使得所述释放器(5)在水中悬浮。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被动定深控制的水下驻留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定点驻留组件(26),所述定点驻留组件(26)用于为所述水下装备(4)提供系泊点,所述定深悬停控制组件(24)通过第二绳索(18)与所述定点驻留组件(26)连接。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被动定深控制的水下驻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点驻留组件(26)包括:用于放置在水面的锚系浮体(9);用于放置在水底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解志军,黄景帅,张逸飞,朱正涛,叶德章,廖飞,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空天技术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