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人造石墨材料中间体、人造石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人造石墨材料中间体、人造石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0002]人造石墨材料按照其结构的差异分为一次颗粒和二次颗粒,与一次颗粒相比,二次颗粒类的人造石墨材料因其独有的性能优势,市场需求量较大。然而,二次颗粒长期以来仍存在一些问题,其中一个就是制备过程中,需要添加较多的粘结剂,完成多个原料颗粒的粘接;而粘结剂中含有较多的易挥发成分,受热后会挥发出来,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的污染,增加了废气、废水的处理量。
[0003]目前行业内常规评价粘接效果的方法是颗粒粘接前后粒径的变化,即粘接效果。提高粘接效果的操作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调整粘结剂种类,二是改变添加量,但均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在“固定粘结剂种类”、“固定添加量”的基础上,如何进一步提高粘结性较为困难,因此需要一种新的工艺技术,在不改变粘结剂本征化学属性的条件下,有效提高粘接效果、减少其对环境的污染,成为了石墨类专利技术的重要内容。
[0004]CN113371707A中提到的技术方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人造石墨材料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将原料焦和粘结剂的混合物进行热处理,制得人造石墨材料中间体;其中,所述粘结剂的粒径D2与所述原料焦的粒径D1的比值Da值为0.1~3.0;所述热处理温度为200~800℃,所述热处理时间为300~720min。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石墨材料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焦的粒径D1为5~15μm;和/或,所述粘结剂的粒径D2为0.5~30μm;或者,所述Da的值为1.0~3.0。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石墨材料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焦的粒径D1为10μm;和/或,所述粘结剂的粒径D2为0.5μm、1μm、10μm、20μm或30μm;或者,所述Da的值为1.0、1.1、1.5、2.0、2.5或3.0。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石墨材料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处理的温度为400~600℃,例如400℃或600℃;和/或,所述热处理的时间为400~700min,例如420min或600min。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石墨材料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原料焦的种类为针状焦和/或石油焦;和/或,所述粘结剂为固体沥青,优选为油系固体沥青和/或煤系固体沥青;和/或,所述粘结剂的用量为2~40%,例如10%,%是指粘结剂占混合物的质量百分数。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人造石墨材料中间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人造石墨材料中间体的粒径D3为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坤,张秀云,孙文婷,李慧欣,江秉峰,
申请(专利权)人:云南杉杉新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