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力可控轮足模块及轮腿机构及轮腿复合爬行机器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7994257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6-30 10:0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爬行机器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磁力可控轮足模块及轮腿机构及轮腿复合爬行机器人。通过将全向轮与永磁铁结合,设计出一种磁力可控可调的轮足模块,该轮足模块包括三种状态:轮式有吸附力、足式有吸附力、无吸附力;通过将轮足模块安装在机器人足部的末端,使得机器人在壁面上具备轮式模式和足式模式两种运动模式,即可实现轮式全向运动及足式运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轮腿复合爬行机器人,通过控制轮足模块的吸附状态,可以灵活迅速切换全向轮式运动模式,实现在钢结构表面的高效灵活移动以及攀爬时的跨越沟壑、越障、壁面过渡等动作。渡等动作。渡等动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磁力可控轮足模块及轮腿机构及轮腿复合爬行机器人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爬行机器人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磁力可控轮足模块及轮腿机构及轮腿复合爬行机器人。

技术介绍

[0002]爬行机器人在核工业、造船业、电力以及高空清洁等行业有着巨大的应用前景,它是代替人工进行高危作业和提高作业效率的重要技术;爬行机器人较常用于工业检测、喷涂、焊接和清洁等场合,虽然在工业检测方面采用无人机视检的方式可以较好地满足非接触式检测的工作要求,但对于接触式检测、较多障碍物的环境或者较大负载的工作,爬行机器人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
[0003]中国专利CN113525558A公开了一种轮式机器人及可分体的轮腿复合机器人,该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轮式机器人及可分体的轮腿复合机器人,轮式机器人包括连接模组和动力轮组,连接模组包括底座、安装于底座两侧的稳定轮组件,分别为第一稳定轮组件和第二稳定轮组件;第一稳定轮组件和第二稳定轮组件均包括传动机构、与传动机构连接的脚轮和驱动传动机构伸展或收缩的驱动电机;传动机构在伸展的状态下,脚轮向外伸出;传动机构在收缩的状态下,脚轮收纳至位于动力轮组的直径圆范围内;轮式机器人通过稳定轮组件的作用能够在停止行驶的情况下保持自身姿态稳定且无需额外消耗能量。轮腿复合机器人可分别以足式机器人或轮式机器人的形态工作,而当两种组合形态下工作时,轮腿复合机器人整体兼顾了运动效率与跨越障碍与过渡壁面的性能。上述方案虽能实现永磁体与作业面之间的吸附,但磁吸附力不可主动控制或调整,机器人的足部无法抬离导磁介质,而跨越复杂的障碍;此外,上述爬行机器人也不能实现运动与吸附磁力之间矛盾的协调。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为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提供一种磁力可控轮足模块及轮腿机构及轮腿复合爬行机器人,通过控制轮足模块的磁力,具有轮式有吸附力、足式有吸附力、无吸附力三状态,使得机器人在壁面上具备轮式模式和足式模式两种模式,运动更加灵活,能更好的攀爬越障。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磁力可控轮足模块,包括安装座、第一舵机、第二舵机、第一全向轮、第二全向轮、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第一磁铁、第二磁铁、磁铁支架、转轴以及垫脚;磁铁支架转动套设于转轴上,第一全向轮和第二全向轮分别安装于转轴的两端;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周向间隔安装于磁铁支架上,垫脚安装于第二磁铁的外周;第一舵机和第二舵机均安装于安装座上,第一舵机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转轴连接,第一舵机驱动所述转轴转动;第二舵机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与磁铁支架连接,第二舵机驱动所述磁铁支架绕转轴转动。在本专利技术中,第一舵机控制第一全向轮和第二全向轮的转动,实现轮足模块的轮式运动;第二舵机通过第二传动机构控制磁铁支架的转动,通过转动磁铁支架,以调整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与吸附壁面的位置;当第一磁铁位于吸附壁
面侧,则通过第一磁铁的磁力吸附壁面,实现轮式有吸附力,此时第一全向轮和第二全向轮仍保持与吸附壁面接触;当第二磁铁位于吸附壁面侧,则通过第二磁铁的磁力吸附壁面,此时,垫脚与吸附壁面接触,第一全向轮和第二全向轮与吸附壁面分离,实现足式有吸附力;当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均不在吸附壁面侧,实现无吸附力,此时第一全向轮与第二全向轮与吸附壁面接触。
[0006]在本专利技术中,通过将全向轮与永磁铁结合,设计出一种磁力可控可调的轮足模块,该轮足模块包括三种状态:轮式有吸附力、足式有吸附力、无吸附力;通过将轮足模块安装在机器人足部的末端,使得机器人在壁面上具备轮式模式和足式模式两种运动模式,即可实现轮式全向运动及足式运动;本专利技术的轮腿复合爬行机器人,通过控制轮足模块的吸附状态,可以灵活迅速切换全向轮式运动模式,实现在钢结构表面的高效灵活移动以及攀爬时的跨越沟壑、越障、壁面过渡等动作。
[0007]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垫脚最外侧到转轴的中心距值大于第一全向轮和第二全向轮的半径值。当第二磁铁转动到吸附壁面一侧时,垫脚与吸附壁面接触,通过垫脚实现足式运动,此时第一全向轮和第二全向轮与壁面分离。
[0008]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为齿轮传动机构、皮带传动机构或链条传动机构。
[0009]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第一齿轮与第一舵机的输出端连接,第二齿轮同轴设置于转轴上,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三齿轮和第四齿轮,第三齿轮与第二舵机的输出端连接,第四齿轮同轴设置于磁铁支架上,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啮合。第一舵机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从而可驱动转轴转转动,以带动全向轮旋转;第二舵机带动第三齿轮转动,第三齿轮带动第四此轮转动从而可驱动磁铁支架转动,进而带动磁铁旋转,以改变轮足模块的吸附状态。
[0010]第一齿轮包括齿轮及舵盘,舵盘通过螺钉将齿轮与第一舵机连接在一起,第一齿轮是用于传递动力,使得全向轮发生转动;第三齿轮包括齿轮及舵盘,舵盘通过螺钉将齿轮与第二舵机连接在一起,第三齿轮是用于实现轮足模块吸附力状态的装换,以适应机器人不同模式运动时吸附力的要求。
[0011]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均为半环形径向磁铁,且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成180
°
安装于磁铁支架上,位于转轴的两侧。第一磁铁和第二磁铁成正对180
°
,被安装在磁铁支架上,通过控制带磁铁支架转动,可改变磁铁与被吸附壁面的位置,进而改变吸附力的大小,轮足模块与被吸附壁面的吸附力可调整至接近0,即脱吸附状态。
[0012]第一磁铁是一个半环形径向磁铁,第一磁铁为机器人轮式运动提供吸附力,被安装在磁铁支架上,当第一磁铁正对被吸附壁面时,轮足模块处于轮式有吸附力状态,第一磁铁的磁铁始终未与被吸附面接触,因此不会对轮式运动造成阻碍;第二磁铁是一个环形径向磁铁,第二磁铁为机器人足式运动提供吸附力,被安装在带齿轮磁铁支架上,垫脚被粘附在第二磁铁外圆弧的表面上,当第二磁铁正对被吸附面时,垫脚与被吸附面直接接触,为足式运动提供摩擦力,此时全向轮脱离了被吸附壁面,避免由于全向轮的自由滚子滚动而使得机器人的足部与被吸附壁面发生滑动,导致无法正常进行足式运动。
[0013]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垫脚为橡胶片,垫脚安装于第二磁铁的外圆周表面。第一全向轮和第二全向轮通过螺钉分别固定在带齿轮转轴的两端,带齿轮转轴转动时,带动全向
轮转动。另外,还设有第一挡环和第二挡环,第一挡环、第二挡环与转轴同轴安装,起到防止转轴轴向窜动的作用。
[0014]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第一侧板的一端套设于转轴上,另一端固定于安装座上;第二侧板的一端套设于转轴上,另一端固定于安装座上;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位于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通过第一侧板和第二侧板,限制齿轮的径向移动,而保证齿轮的配合中心距不变。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轮腿机构,包括第一躯干舵机、第二躯干舵机、第三躯干舵机、第一连杆、第二连杆以及以上轮足模块;第一躯干舵机的输出端与第一连杆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磁力可控轮足模块,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座(100)、第一舵机(101)、第二舵机(102)、第一全向轮(103)、第二全向轮(104)、第一传动机构、第二传动机构、第一磁铁(105)、第二磁铁(106)、磁铁支架(107)、转轴(108)以及垫脚(109);所述的磁铁支架(107)转动套设于转轴(108)上,所述的第一全向轮(103)和第二全向轮(104)分别安装于转轴(108)的两端;所述的第一磁铁(105)和第二磁铁(106)周向间隔安装于磁铁支架(107)上,所述的垫脚(109)安装于第二磁铁(106)的外周;所述的第一舵机(101)和第二舵机(102)均安装于安装座(100)上,所述的第一舵机(101)通过第一传动机构与转轴(108)连接,所述的第一舵机(101)驱动所述转轴(108)转动;所述的第二舵机(102)通过第二传动机构与磁铁支架(107)连接,所述的第二舵机(102)驱动所述磁铁支架(107)绕转轴(108)转动。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磁力可控轮足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垫脚(109)最外侧到转轴(108)的中心距值大于第一全向轮(103)和第二全向轮(104)的半径值。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力可控轮足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传动机构和第二传动机构为齿轮传动机构、皮带传动机构或链条传动机构。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磁力可控轮足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传动机构包括第一齿轮(110)和第二齿轮(111);所述的第一齿轮(110)与第一舵机(101)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的第二齿轮(111)同轴设置于转轴(108)上,所述的第一齿轮(110)和第二齿轮(111)啮合;所述的第二传动机构包括第三齿轮(112)和第四齿轮(113),所述的第三齿轮(112)与第二舵机(102)的输出端连接,所述的第四齿轮(113)同轴设置于磁铁支架(107)上,所述的第三齿轮(112)与第四齿轮(113)啮合。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磁力可控轮足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磁铁(105)和第二磁铁(106)为半环形径向磁铁,且第一磁铁(105)和第二磁铁(106)成180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海飞卜永健卜永忠黎浩然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